金芝華
浙江省永嘉縣甌北三江中心小學
體育游戲是游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一個分支,它以特定規則為約束,以運動為基本內容,采用游戲的形式,以提升身體素質,疏導身心,陶冶情操作為主要目的體育活動。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相比,體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事實上,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性并不高。基于引入體育游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體育游戲教學在中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中,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進一步優化和升級,以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中小學生受形態、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表現為矛盾和情緒波動大的特點。他們難以集中精力并長期堅持一項運動。為了適應其身心發展的規律,應當積極引導中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從心理層面分析:體育游戲的開展可以有效調動中小學生的情緒,通過體育鍛煉和智力發展幫助他們消除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參加體育游戲的勝利更能夠激發中小學生的自豪感,滿足感和精神愉悅感。體育游戲還可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概念和堅強品質。從社會適應層面分析:體育游戲依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自我反思來實現游戲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相互溝通,學會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認清自己,學會怎樣與他人建立人際關系,提高社會安全感。
盡管體育游戲可以發揮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但在設置游戲的過程中扔不可盲目選擇。教師應當基于教學目標和任務,設置具有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比如,蛙跳能夠很好的表現中小學生的韌性和反應速度;跑步接力的游戲能夠培養中小學生的速度和反應能力;傳球游戲則會體現學生傳球基本能力的訓練。
應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設計游戲,吸引他們的注意并產生共鳴。自控制能力差是中小學生的一個顯著特征,長時間難以集中注意力。模仿的能力很強,但思維和語言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小學體育游戲設置應控制運動量和運動時間,以避免過度疲勞。這種情況下,可進行諸如捕老鷹等游戲。同時,教師應該在比賽期間鼓勵和引導學生;中學生有較強的記憶力、理解力和思維能力,但他們對情緒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差,心理極為敏感,對男孩和女孩的游戲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如果有必要,可為男孩和女孩設計不同的游戲,比如男孩可以打籃球比賽,女孩可以做體操。
小學生的骨韌性和彈性都比較好,但容易引起骨骼變形和肌肉疲勞。所以,在設置游戲的難度和強度時不應該過大。例如,類似于蛙跳的體育游戲不適合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而中學生的骨骼、肌肉的增長非常迅速,不過也易于疲勞,所以游戲的數量不應該太大。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熱情,而應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游戲的基礎上學生的愛好和教學任務需要調整。有趣且較強的體育游戲可以加深學生對體育的理解,掌握更高層次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盡管體育游戲的選擇需要滿足學生的愛好和興趣,但也必須融入部分體育知識。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游戲,從而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
現階段,公眾常常忽視體育鍛煉,家庭中很少有兒童進行體育鍛煉。中國學生進入小學后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家長們尤其比較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卻忽略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體育活動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圍。其次,進入學校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入學壓力,學校對學生的關注更多地集中在學生的文化課程上。學校不重視體育教育,體育不占高等教育系統考核成績,學生的體育運動量不夠。最后,高強度的校園管理方式在我國中小學校極為常見,學生體育鍛煉的機會不多,鍛煉時間較少。且學生本身懶于運動。學校應加強對體育鍛煉的重視,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體育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教育的標準不斷提升。社會和教育的雙重壓力下,教師應該積極開發一種創新的教育模式。基于中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心理因素以及身體狀況,開展個性化教育,鼓勵學生學習教育游戲的積極性。健康的身體需要經常參與鍛煉,積極參與的價值遠遠高于被迫的驅動。體育課堂通過體育游戲為學生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條件。基于場景的運動模擬場景有助于增強學生運動的興趣。從而達到運動和優化身心成長的目的。
總之,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對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提出了一種新的可能。體育游戲有助于增強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培養智力和堅毅品格,同時,還能夠促進和諧友好是師生關系。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應依據體育課程的教育目標和任務,有針對性、適當和規范的選擇一些利于體育教育的體育游戲,便于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在體育教學設施落后的學校實施體育游戲教學,提出了一種豐富而有趣的教學模式。這不僅符合中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提升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對增強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擁有不可替代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