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漢明
鹽城市北蔣社區教育中心
自開展社區教育以來,以社區服務為基礎,堅持把社區教育作為政府推進公共服務職能、改善民眾對政府認識的重要載體,秉承“創新思路,服務民生;立足街情,優質發展”的社區教育工作理念,發揮轄區教育資源作用,最大限度滿足社區居民接受教育的需求。通過以黨建帶社建、以關愛促和諧,以民生保穩定等舉措,以社區教育推進社會建設。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在促進社區和諧穩定、提升居民整體素質,完善學習型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社區教育工作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社區教育工作,聽取工作匯報,深入社區指導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傾聽社區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解決工作中的熱點問題,同時把社區教育同街道的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現階段,我街的社區教育工作已形成由街道領導統管、社教部門主抓、相關方面配合、轄區單位支持、社區自主活動、居民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為了進一步加強街道社區教育的發展,推進街道學習型社區的建設,街道社區教育工作組分別召開了:第十屆社區教育志愿者聯誼會、社區教育工作部署會,暑期工作部署會,“讓學習融入生活”社區教育專題會議,“教育服務下基層、百名教師進社區”新學期啟動會,“全民終身學習、創造出彩人生”學習節啟動會、文藝社團民情懇談會、“幸福教師”座談會、數字化學習經驗交流會。每次會議、各社區專干積極參加,街道領導親臨指導,會上能結合工作實際,查找本轄區內社區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原因,暢談工作對策和想法,細化社區教育工作中的各項措施,推進社教工作再上新臺階。
學習型城區建設關鍵在隊伍,對于專干隊伍和志愿者隊伍通過系統、規范的學習培訓和筆試競賽的方式,引導社區教育各類人員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在街道社區教育學校的組織實施下,對社區專干、專兼職教師、志愿者、定期舉辦“三人行互幫互學經驗分享”、“社區教育數字化運用”、“教學基本功交流”、“一專多能網格化管理”等專題業務培訓。以“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民閱讀月”為平臺,通過以會代培的方式,對各行業社區教育參與者開展主題培訓會、民心懇談會和座談會,從而激發社區教育工作者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提高社區教育工作者水平,為辦好社區教育學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是推進“四名工程”建設。為更好發揮示范引領效應,不斷將“四名工程”推向深入,使其持續發力,北蔣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將五月份定為“四名工程”展示月。為了保證展示月活動有序開展,街道文教科在“四名工程”推進過程中,注重工作的持續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展示前的謀劃、展示中的指導和展示后的推進三個關鍵階段工作。
展示月期間,街道積極開展知名教師的教學成果展示、知名學校的辦學成果展示、知名社團的展演活動以及知名項目的推廣活動,還針對社區教育工作者開展微課程創建理論和實踐的培訓。做到重心向下,指導協調,培育典型、發現典型、推廣典型,切實推進“四名工程”建設的深入開展,切實推動社區教育的內涵發展與品質提升。
二是推進數字化學習。為創設一個更好的實現時時、處處、人人學習的平臺,街道著力加強了數字化學習社區的建設。
三是積極參與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北蔣社區全面啟動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活動,本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以“唱響終身教育主旋律,弘揚終身教育新風尚”為主題。本次活動周期間,街道及社區為居民們安排了6 次學習講座,8 次主題活動,3 次成果展示,受益群眾近1 萬人。其主要內容涉及健康養生、家庭教育、女性修養、文學素養、傳統文化、法律知識、生活竅門等七大門類。以繪本故事、作品展示、系列講座、課程展示、經驗交流、手工制作形式呈現。同時,各社區專干通過E 網平臺、政府網、“十分鐘”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等載體,把本次學習節的教育理念和學習節活動的影響力帶動給每一位居民。
四是啟動“放飛蒲公英”活動。北蔣社區全面整合社區蒲公英創意工作坊、蒲公英書吧、蒲公英微劇場等功能室,根據不同需求在不同陣地開展主題活動,每個社區覆蓋至少30 名青少年。其中民權社區成立“蒲·藝”社聯,面向轄區青少年主要開設剪彩閣、墨香社、丹青社、DIY 手工吧、生活夢工廠等類別活動,引導更多青少年跟韓奶奶學習多讀書,讀好書,共成長。其他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多媒體教室功能,在區成立蒲公英微劇場。豐富孩子們的寒暑假生活,給青少年帶來更多歡樂。
街道青少年社工站由區青教辦牽頭,人社局配合,街道協助建立。社工站坐落在民權社區。社工站預計在開放以來,社工站的教師由街道出資聘請益晨心理團隊的教師來為轄區孩子做輔導與講座,通過開展個案輔導,“成長課堂”、“心靈呵護”、“安全護航”、“親情陪伴”等不同主題的團體活動,為街道轄區青少年提供成長服務,幫助青少年快樂成長。
街道在開展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方面,與社區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針對貧困的家庭兒童,深入開展“溫暖工程”。近幾年街道黨工委一直關注貧困青少年的生活和學習,每年都會拿出一定的資金資助和獎勵考上高中以上的青少年,為貧困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六一期間,街道拿出一定的錢走訪慰問了幼兒園的困難家庭兒童。9 月份,街道拿出部份錢來資助困難家庭的大學生,全街共有多位學生獲得金秋助學”的補貼發放。針對閑散青少年,深入開展“陽光工程”。街道和社區密切配合,對閑散青少年進行跟蹤教育,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力量、依托轄區巡邏隊、五老志愿者等對閑散青少年及時進行幫教。針對服刑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深入開展“雙助工程”。5 月份,在司法所和社區樓長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幫教民權社區因打架斗毆而取保候審的少年,后期對這位青少年開展家庭走訪,保持經常聯系,時刻掌握他的日常行為及思想動態,大大降低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率。
下一步,北蔣社區將繼續秉承“學習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理念,確立社區教育“一二三”的發展思路,即:“提升居民素質,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一個目標,“夯實基礎全面趕超,優質發展力創特色”的兩大戰略,“創新模式,整合資源,打造品牌”的三項舉措。讓學習成為現代社區人的生活方式,教育成為城區升級發展的綠色引擎,全民致力打造學習資源服務圈,持續使社區教育奔跑在又快又好的發展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