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盈
浙江省溫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是培養學生專業舞蹈技能的基礎學科之一。舞蹈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舞蹈基礎進行教學,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不斷激發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興趣,提高感悟能力,主動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對舞蹈技能進行強化。
目前,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基礎都不是很好,他們大多數零基礎。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在以后的舞蹈教學中必定會遇到很大的困難[2]。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自身要掌握扎實的舞蹈技能,還要具備較強的培養幼兒舞蹈的能力,因此,為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對幼師的要求,要不斷的提高他們的舞蹈綜合素質。
舞蹈本身就是一門展現美的藝術,這種美不僅表現在舞蹈表演者的外在形體和舞蹈動作上,還突出表現在舞蹈的意境和所展現的內在精神。通過舞蹈技能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改善形體,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陶冶學生的情操[3]。
通過舞蹈技能的訓練,能夠為學生打下舞蹈學習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提高舞蹈技能,實現整體素質水平的上升。合理的舞蹈訓練,能夠調整學生的形體,通過肌肉、關節及柔軟度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態。通過多舞種的學習,還能夠加強學生的靈活度、對身體的控制力和彈跳方面的能力。
通過舞蹈的訓練,學生還能夠形成對音樂和藝術的鑒賞能力,對音樂節奏和舞蹈形式的把握更加嫻熟,使學生不僅在舞蹈能力上有所提高,還能涉獵與舞蹈有關的藝術形式上,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訓練和一些專業舞蹈學校的訓練有所不同,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訓練主要是對于舞蹈基礎和舞蹈基本技能的培養,為以后從事幼教工作施展才藝方面的技能做好準備。因此,學前專業的舞蹈技能培訓在廣,不在精[4]。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綜合素質的提高,第一要打好基礎,提高自身舞蹈水平;第二要廣泛涉獵各個舞種,拓寬知識面;第三要會編舞。
1.基礎訓練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訓練,必須要注重基礎。舞蹈基礎就像一座大廈的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大廈就會搖搖欲墜,更不可能成為人類的庇護所。舞蹈基礎也是一樣,一個舞蹈教師,自己的舞蹈基礎都不扎實,還怎么有底氣去教學生跳舞?因此,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勤加鍛煉,務必夯實舞蹈基礎。鍛煉學生的舞蹈基礎可以采用芭蕾舞進行訓練[5]。眾所周知,芭蕾舞的表演要求表演者必須具備扎實的舞蹈功底,一些高難度動作才能被演繹出來。通過科學的芭蕾舞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還能培養專業的舞蹈素質和優美的體態。
2.民間舞訓練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56 個民族的特色文化構成了中國完整的文化體系。中國舞蹈擁有豐富的舞蹈文化來源和優秀的舞蹈傳統。我國56個民族各有各的舞蹈形式,通過民間舞的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舞蹈文化視野,還能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在對學生進行民族舞訓練的時候,可以選取藏族舞、漢族舞、蒙古舞、新疆舞、傣族舞等舞種進行教學,這些舞蹈在日常生活和文娛活動中也是幾個比較常見的民族舞種。
3.兒童舞的學習和編創
對于兒童舞的訓練,可以借鑒北京舞蹈學院和復旦大學關于舞蹈方面的教材進行訓練。這兩部教材的部分內容中強調了舞蹈教學要突出幼兒直觀性和想象力,指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通過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狀況以及他們年齡段的性格特點和思維特點,充分理解幼兒內心世界。只有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學生的兒童舞才更具靈性。通過學生對兒童舞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教師就可以著手培養學生兒童舞的創編能力。兒童舞創編是一項實踐重于教學的實驗,教師在教會學生兒童舞的創編要領之后,可以讓學生試著去創作,然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讓學生從創作中感受到樂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習兒童舞和兒童舞創編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摒棄“成人化”、“專業化”的舞蹈思想,一定要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才能夠創作出優秀的兒童舞作品。(1)培養學生獨立編創的能力。說一萬次,不如動手做一次。通過學生獨立完成舞蹈創編工作,學生能夠感覺到創編的巨大樂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不斷的在創編的路上進行探索;(2)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作。“失敗是成功之母”,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創作,不怕失敗,這也是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具有堅強的毅力和不斷探索的忘我精神,學生才能在舞蹈技能訓練中不斷進行強化,為自己將來的就業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舞蹈的最終目的還是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教學。因此,培養學生舞蹈技能還包括培養學生舞蹈教學能力。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教師自己空有一身舞蹈技能,卻不知道該如何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這將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因此,培養學前教育學生舞蹈教學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一些幼師在舞蹈方面教學能力差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組織教學能力比較差,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幼兒的觀察和評估能力,還缺乏對舞蹈學習的指導能力。對于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夠清晰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訴求,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光是在課堂上,還要求學生通過課外實踐進行培養。例如:到人多的地方進行口語表達或者參加一些演講活動和辯論活動等,說白了就是“練嘴皮子”;(2)觀察分析鑒賞能力和對舞蹈動作的糾錯能力的培養。這項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自身舞蹈基礎過硬,舞蹈動作和要領示范準確,這樣才能夠在以后的學前教育工作中從幼兒的舞蹈動作中發現錯誤和不足,并加以糾正。針對這方面的教學,教師可以通指導學生通過同學間互相監督和指導這種方法來進行培養。
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舞蹈綜合素質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舞蹈基礎以及舞蹈技能對于他們的就業和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讓他們在夯實舞蹈基本功的同時,尋求在舞蹈方面的突破,為以后參加學前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