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一 圖:本刊資料庫
企業攜大量資本正在大張旗鼓地進入藝術品市場,他們緊盯高尖拍品,迅速占有資源,充分利用資本優勢將典藏級別的珍稀作品收入囊中。《黃山湯口》《五王醉歸圖卷》《巨然晴峰圖》等風云拍品,它們以各種形態熱鬧于朋友圈,馳騁在各大藝術媒體的頭條,這些風云拍品最終都花落誰家了呢?
尺寸:題跋35cm×65.5cm;畫心35cm×210.5cm
創作年代:暫無
來源: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
成交價:3.036億元
收藏企業:蘇寧環球集團
這件任仁發的《五王醉歸圖卷》原為清宮舊藏,描繪的是登基之前的唐明皇李隆基與他的四個兄弟:宋王李憲、申王李撝、岐王李范、薛王李業出游飲酒,醉后騎馬回家的情景。曾經《石渠寶笈續編》著錄,明確的收藏記錄自明代便已開始,先后經數人遞藏。圖卷曾由宣統帝溥儀于1922年以賞賜溥杰為名,偷運出宮,由天津轉長春偽滿皇宮,事稱“小白樓事件”。此后數年,這幅圖卷先后輾轉“琉璃廠八仙”博聞簃經理郝葆初與盧芹齋及女婿杜伯秋之手,并被帶往美國,遺落海外。之后此卷在美國又轉給德國裔收藏家侯士泰之手,直至2007年侯士泰去世,才由候氏家族將此卷拿出進行拍賣。
北京保利2016秋拍,此件國寶重歸故土,最終買家為蘇寧環球集團,這也是蘇寧環球集團創建博物館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購藏行為,蘇寧博物館也因此成為全媒體關注的對象。
尺寸:31.5cm×35cm×12
創作年代:1931年作
來源: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
成交價:1.955億元
收藏企業:寶龍集團
白石老人在《朝陽》一頁的題跋中說:“此冊廿又四開。”我們見到的是十二開,另一半不知落在何處。此冊自署標題者八幅,即《朝陽》《放牛圖》《蒼海煙帆》《陽羨山水》《月明人靜時候》《雨后》《荒山殘雪》《柳浦秋》。未署標題的四幅,根據內容可命名為《古木寒鴉》《荷塘游魚》《沙渚鸕鶿》《山上人家》。冊頁的題材,大體源于白石老人的遠游印象和家鄉記憶。1931年,齊白石已進入創作盛期。所謂盛期,是指老人“衰年變法”后,藝術上全面成熟的時期(20世紀30-40年代)。他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突出特點,一曰簡少—物象簡少,突出主體,省略瑣碎,以勾勒為主,不用復雜的皴法。二曰新奇—構圖、造型、筆墨、色彩、點景人物,都奇異不同尋常。白石欽佩“有奇思”的石濤,“怪絕倫”的金農,自己也主張“掃除凡格”。三曰粗拙—他自嘲“咫尺天涯幾筆涂,一揮便了忘工粗”。但實際上能做到粗中有細,拙中有味。此冊充分體現了這些特征,堪稱齊氏大寫意山水的代表。
此幅由寶龍集團以1.955億元競得,成為第二昂貴的齊白石作品,目前為寶龍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尺寸:168.5cm×85cm
創作年代:暫無
來源:中國嘉德2016年秋拍
成交價:1.035億元
收藏企業:寶龍集團
這幅《巨然晴峰圖》創作于1940年代中后期,畫作精絕繁復,融古開今,堪稱張大千盛年山水巨制。張大千的這件《晴峰圖》,借元人《萬山積雪圖》的構圖章法,融以巨然長披麻筆法與劉道士《湖山清曉圖》水法并兼元人筆墨遺趣,“集其大成,自出機杼”,入古開今,借古開新的極具代表性的大幅杰作,足稱大千世界里的銘心極品。這幅畫為何名題“巨然”二字?張大千的摯友謝稚柳在畫上題:“此故人張大千四十九歲之筆,臨巨然筆極少見,為其平生杰作,殊難得也。”巨然為五代宋初畫僧,多以長披麻皴(cūn)畫山水,與董源并稱“董巨”,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張大千此畫,正是運用了巨然擅長的長披麻筆法。
2016年,寶龍集團先以1.955億元競得北京保利的齊白石的《咫尺天涯—辛未山水冊》,同時以1.035 億元在中國嘉德大觀夜場中,競得張大千《巨然晴峰圖》,此“豪擲之舉”直接將其推上企業收藏高峰。
尺寸:182.3cm×141.8cm
創作年代:暫無
來源:中國嘉德2015年春拍
成交價:2.7945億元
收藏企業:新疆廣匯
此幅《鷹石山花圖》是潘天壽20世紀60年代的博物館級創作,更是新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國畫運動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特別是1954年以后,文藝界開始調整在創作中對待傳統的虛無主義傾向,在這樣一個相對寬松的客觀環境中,潘天壽進入了藝術創作的高峰階段。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后期創作的一批山水畫、花鳥畫作品,選景符合自然的視覺習慣,設色明艷,以線造型為主,用筆剛直明確。表現了現實生活中欣欣向榮的一面。沒有了古代文人畫的荒疏野逸而保存了雅致,帶有現代的積極樂觀,同時又多了一份沉靜。
此幅作品于嘉德2015年春拍被新疆廣匯集團收入囊中。新疆廣匯是一家經營房地產、能源等領域的大型企業,董事長孫廣信也是收藏大家。他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收藏書畫,后書畫鑒賞家包銘山成為了其藝術品收藏顧問,孫廣信因此在拍賣場上大量買入藝術品。2015年,還以1.265億元拍下李可染的《井岡山》。
尺寸:73cm×100cm
創作年代:1913年作
來源:紐約蘇富比2015年春拍
成交價:1.27億元
收藏企業:大連萬達集團
莫奈半生心系的吉維尼花園,在他筆下化成變幻莫測的風光水色。在這座靈感花園里,莫奈站在抽象主義的高峰,窺見了抽象主義的端倪。這個時期的作品,成為了莫奈藝術生涯中最富于變化和超前大膽的創作。1913年的《睡蓮池與玫瑰》見證了畫家爐火純青的風格演繹和技巧。莫奈從這同一個觀察角度畫了三幅油畫,其中一幅現藏于阿利桑那州鳳凰城美術館;本作在三幅之中尺幅最大。和許多企業一樣,源于其首創人、董事長王健林的個人愛好,萬達涉足企業收藏領域。早在2013年,王健林投入1.72億元人民幣在佳士得紐約拍下了畢加索名畫《兩個小孩》,同時,還用1700多萬元人民幣買到畢加索的《戴帽女子》。
2015年在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上,此幅作品以2041萬美元(約合1.27億元人民幣)成交,買家為大連萬達集團。
尺寸:本幅28cm×203cm;題跋28cm×45cm×2
創作年代:1338年作
來源:北京匡時2016年十周年秋拍
成交價:1.725億元
收藏企業:三胞集團
吳鎮(1280-1354),元代畫家。《山窗聽雨圖》卷末有吳鎮年款和一首題詩,是其作于元順帝至元四年(1338),當時吳鎮59歲,其存世作品已知的還有創作于同年的《松泉圖》(南京博物院收藏)以及《高節凌云》(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在吳鎮的存世作品中,《山窗聽雨圖》應屬于隱逸一類的題材。作品描繪的是江南丘陵蒼郁的景象。在表現手法上,皴法點苔,仿董源、巨然。遠山采用“米家山水”的畫法,云氣氤氳;近坡與遠山之間近乎融為一體。整幅作品用筆圓厚,先以中鋒勾輪廓,再以濕筆披麻皴表現山石紋理,輔以濕墨點苔,因此顯得非常厚重。據考證,此卷《山窗聽雨圖》歷經元代姚安道,明代李祺、袁忠徹、顧元慶、何良俊,清代莊冋生、宋犖、劉恕、陳長吉,民國羅振玉、王世杰遞藏,流傳有序。
2016年,三胞集團以 1.725億元競得,創下吳鎮作品拍賣最高紀錄。
尺寸:171cm×96cm
創作年代:1955年
來源:中國嘉德2017年春拍
成交價:3.45億元
收藏企業:山東雷丁新能源集團
《黃山湯口》是黃賓虹92歲最后一件精品,此圖五筆七墨俱備,是他畫論主張在紙上“用兵”的有力例證。黃山有兩湖、三瀑、二十七溪、七十二峰,集天下名山之美,徐霞客贊嘆“黃山歸來不看岳”。黃賓虹九上黃山,迭入煙云,畫過無數的黃山題材,《黃山湯口》是他最后一幅的精美大件。全圖用筆飛動,全以草篆狂草筆法出之,或釵頭鼎足,拂索飛毫,或蚓走龍行,放逸淋漓,昔人形容上乘之草書有“騰云度秋月,老木掛寒藤”之句,賓老得之矣!此幅博物館級的扛鼎力作,出版著錄無數,一時不能窮盡,各處專著論及賓翁代表作,此件皆列于首。作品流傳有序,曾是黃賓虹知交陳叔通舊藏。
拍得此畫的山東雷丁新能源集團負責人當時表示:“開創一項全新的事業也跟黃賓虹的畫作一樣,它的價值可能需要很久才會被市場、被行業所認知。所以,要沉得住氣、耐得下心,持之以恒地去長期投入。在中國這塊市場上,很多事物的價值也是被嚴重低估的,我們對黃賓虹先生《黃山湯口》畫作的收藏,是對中國近現代藝術的信心,更是對中國的信心。”
尺寸:216cm×140cm
創作年代:1982年作
來源:中國嘉德2017年春拍
成交價:4945萬元
收藏企業:泰康集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父親》的姊妹篇,《春蠶》同樣是想通過刻畫傳統農村中最具典型性的勞動女性形象。這是羅中立繼《父親》之后,為世人呈現的另一幅扛鼎之作,對于母親的形象塑造也成為了當代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一頁。此件《春蠶》創作于1982年9月,藝術家正處于其藝術生涯的黃金階段。同題材作品,在拍賣市場曾有兩次呈現。最早一件創作于1980年,2013年在香港拍場拍出4940萬港元的高價,現藏于龍美術館;另一張則創作于1983年,2014年由北京拍場以4370萬元人民幣成功拍出。
本件《春蠶》由美國私人藏家購藏30余年,泰康集團旗下的泰康空間于嘉德2017年春季拍賣拍下。
尺寸:46cm×107.5cm
創作年代:1940年作
來源:北京瀚海2006年春拍
成交價:3300萬元
收藏企業:湖南電廣傳媒
作為徐悲鴻藝術生涯最經典作品之一,取材于中國古代經典《列子·湯問》中眾人皆知的故事 “愚公移山”。早在徐悲鴻留學法國,遍覽西方歷史畫經典時,便已進入其構思范圍,前后準備時間長達 20 年,最終在1940年完成了三幅愚公移山題材的作品,展示了徐悲鴻作為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在中西繪畫融合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幅《愚公移山》由湖南電廣傳媒于2006年通過北京瀚海拍賣中以3300萬元競得。2018年6月,湖南電廣傳媒將《愚公移山》委托中國嘉德拍賣,因舉牌價未達到委托最低成交價1.9 億元而最終流拍。
2018年12月,湖南電廣傳媒與子公司湖南有線集團簽訂《資產抵債協議》,約定將徐悲鴻的《愚公移山》抵償公司所欠湖南有線集團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