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培
(南通職業大學 江蘇 南通 226007)
【關鍵字】藍印花布 游戲APP 創新
將非遺文化保護傳承與互聯網相結合,能夠更有效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子技術的進步以及手持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手機APP的繁榮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類APP也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和認可。如果將游戲技術與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APP相結合,必將為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提供全新的視野與理念。
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手機APP涵蓋了游戲、社交、音樂、新聞、閱讀、旅行、商務、工具等二十多種類型。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獲取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市場上監測到的移動應用程序(APP)在架數量為449萬款,其中游戲類應用數量約138萬款,占比達30.7%,位居第一。
新媒體時代,數字游戲技術以其移動性、個性化及交互性等優點,借助新媒體手機移動平臺,以游戲APP形式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成為改變我們傳統體驗方式的重要工具[1]。色彩上運用傳統色彩,簡單大方,融入現代化的設計理念,但是整體上的交互還是簡單的互動陳列式,缺少趣味性,也就難以長久吸引大眾的眼球。
游戲APP跨越了現實和虛擬時空的界限,是用戶對虛擬情境的一種交互行為,并已經發展成為21世紀十分重要的文化傳承載體。因此,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依托,采用電子媒介與視覺平面相結合的創新形式,這樣既有傳統風味,又不失現代感。藍印花布作為南通的傳統手工藝,2006年入選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將藍印花布與游戲APP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藍印游戲APP產品,不僅可以多方面向受眾展現藍印花布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讓人們在游戲過程中主動去探索、理解和學習隱藏在游戲中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而使其潛移默化地實現對藍印花布的學習和傳承。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如圖所示)。
藍印花布作為一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其主要以手工制作為主,制作工藝繁雜,很多藍印愛好者對其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做嘗試。在藍印游戲APP中,用戶可以使用工具親自制作藍印花布,通過獨特的虛擬技術體驗藍印花布花版制作、防染漿料調制、上漿晾干、調制染料、染色、刮漿清洗、晾曬整個制作工序過程[2]。用戶通過體驗,能夠了解藍印花布的制作工序,感受到藍印花布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從而對藍印形成全新的藝術再現和文化詮釋。

藍印花布游戲設定
傳統的藍印紋樣大都“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主要以人物、動物、植物為主,組織形式以連續紋樣為主,穿插對稱與適形。傳統的圖形紋樣,在一定程度上創新性不足,不能引起受眾的視覺注意力。在藍印APP圖形創新游戲環節,可以提取藍印所具有的代表性紋樣,利用現代化數字技術,結合現代設計原理,設定基本打散重構、特異構成、漸變排列等組織形式,用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快速地從圖形庫中選取元素,并進行虛擬重組與再創造。這種創新方式改變了以往直接單純的資源索取形式,為當前設計師和藍印愛好者提供了新的方法,實現了大眾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創造出各種新型的藍印藝術作品[3]。
根據前期重新設計的成品,建立一個使用庫,如服飾庫、帽子庫等,結合當前網絡游戲中流行的換裝游戲,設定該游戲中的虛擬人物,對其進行不同款式衣服的換裝。甚至可以在游戲中通過拍照的自拍方式,利用使用者本人的形象對自身進行換裝游戲,系統生成圖片,使用者可以通過上傳空間、發郵件或發微博等方式分享交流,從而增加游戲者的趣味性與體驗感。
用戶在游戲中除了可以對各類服飾配件進行換裝外,還可以與其他用戶交易,對于加工完成的成品可以在網絡終端進行展示、出售,出售成功獲得相應的虛擬錢幣后,可以在游戲中再次購買新的制作工具及道具,從而進行更加高端的成品制作。有購買需求的用戶可以用虛擬的游戲幣購買成品,甚至可以在游戲中對某種產品進行高級定制。
通過這種游戲APP的互動傳播,游戲APP中工序、試裝、流通、再設計的設定,增強了藍印的趣味性,藍印花布特有的色彩底蘊,可視的視覺化圖形形象,配合以生動有趣的游戲動畫,更加容易讓用戶獲得輕松有趣的體驗,增加大眾對藍印花布的認識,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與愉悅感。
藍印傳統的表現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將藍印文化與現代表現形式結合,不同于床上用品、旅游紀念品等傳統衍生產品具象的表現形式,藍印游戲APP本身決定了其獨特的表現性。同時,不同于一般的直白簡介類非遺APP,游戲類APP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化。
在互動方式上,基于一般的流程制作、圖形創新的互動方式,加入創新的換裝游戲、買賣游戲以及定制游戲等,決定了本款APP強烈的交互性與吸引力。同時也打破網絡的芥蒂,增加人們之間的互動與分享,是人們了解中國文化以及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的有效途徑。
傳統藍印花布的傳播與傳承主要以產業化旅游紀念品為主,在數字化傳承上也主要以數據庫的形式記錄技藝人的技法、工序、紋樣等,傳播渠道單一。創新的藍印游戲APP傳播方式,將以往簡單的呈現轉變成用戶參與和激勵機制,打破傳統的單向式傳播方式,結合主流文化,為藍印的傳承提供了創新途徑,促進青少年用戶傳承與創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