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梅
摘 要:當前中學生寫作普遍存在一種假大空的現象,作文千篇一律,缺少靈氣。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首先以培養(yǎng)學生真實寫作為主要目標。培養(yǎng)真實寫作有效性,首先在于構建真實寫作的作文教學過程,做好學生的命題、構思引導,讓學生的大方向不跑偏。其次需要提升語文活動教學體驗,打造融創(chuàng)式一體化課堂。讓學生語文課堂中感受真實,感受生活。最后要做好學生的素材儲備,培養(yǎng)學生的素材來源,讓學生在寫作中取之有道,取之不盡。
關鍵詞:初中語文;真實寫作;教學策略
1 問題的提出
新課標初中語文大綱強調學生寫作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強調學生文筆的真情實感,能夠個性、真實的表達。但是受到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語文課堂被限縮在課堂內、書本上和輔導資料中,對記憶性、套路格式化的技巧接觸較多,對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與實踐一無所知。以此導致了學生在寫作中套話、假話一堆,文章缺乏個性和靈氣,千篇一律,套路模板化嚴重。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還是得從語文教學實際開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真實寫作的觀念。
2 提升初中作文真實有效性教學策略
2.1 構建真實寫作的作文教學過程
命題是真實性之源。如果作文命題首先輕率,那么也就沒有接下來真實寫作的可能。實際寫作中,作文命題過于隨意,要么文題空抽象脫離生活實際,要么文題看似明確卻暗藏玄機,往往讓學生無從下手。所以首先應當在教學中設題有“理”,審題不難。作文題型設計必須體現考核的要求,必須注意條件的均等性,要估算學生完成的可能性,要有利評價的客觀性。一要有符合寫作規(guī)律、符合課標精神的命題思想,二要有準備鮮明、嚴謹無誤的命題語言。其次是設題有啟發(fā)性,審題可多角度。能引人思索并讓人樂于思索的,只有發(fā)動了思維,觸動了學生寫的欲望,才不至于落入虛造亂編的境況。三是設題貼近生活,審題思路明確。設題都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好題是好文的引子。日常設題也一樣,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設題清晰,讓學生在有限的選材中找真事,說真話,抒真情。學生有了明確旳思路,才能避免天馬行空地漫談。
2.2 提升語文活動教學體驗,打造融創(chuàng)式一體化課堂
語文活動教學則是對語文學科實踐化的重要探索,它把語文與活動教學兩個相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代入感和體驗感更加濃厚,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運用更加深入,語文素養(yǎng)實打實的提升與生活的浸入真實帶入,使得學生有敢想,內心敢想敢寫,內容有深度,言之有物,最終在真實寫作上有所突破。所以首先可以挖掘活動教學資源,形成教育合力,以語文為主體課程,同時結合其他科目,做到讓學生融會貫通,構建新型知識庫。其次重視課外活動與課內教學相統(tǒng)一,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在活動課中感受到生活,感受到真實,做真實、自由、個性的人,因此學生就會在隨后的作文表達中表露出真實思想和真摯情感。面對這些哪怕是幼稚可笑的表達,教師應該站在保護學生的一面,鼓勵其價值觀的形成,并積極給予鼓勵和引導,幫助其的人生的十字路口獲得更好的選擇,培養(yǎng)其精神力量。
2.3 培養(yǎng)學生的素材來源,取之有道,取之不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若無感性的生活與閱讀的積累,又無對生活與閱讀的深層思考,那么面對文題,他們就只能是“空中取米”“空氣下鍋”,寫作素材的干枯,也是使得學生進行虛假寫作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收集構思材料。收集生活中的材料既可以從自己親歷的生活中取材,也可以通過觀察與了解他人的生活來取材。寫作是一種“物一意一文”的過程。可見,寫作的源頭在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源頭,文章之“意”與“文”將枯燥無味。閱讀也是收集材料的重要來源。中學的閱讀教學往往伴隨寫作訓練。教師可以在上完相應的一節(jié)課讓學生進行正反對比寫作。讓學生將每單元提煉一個主題,圍繞單元主題”展幵寫作訓練,通過寫作鞏固吸收閱讀課文的精華,又能通過仿照課文寫法提高寫作水平。還需要結合課外閱讀收集寫作材料。讀作品就是讀作品的靈魂人物,結合閱讀寫相應文章。用第一手的閱讀資料,寫真誠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
3 結語
新課標強調學生寫作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強調學生文筆的真情實感,能夠個性、真實的表達。但是受到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語文課堂被限縮在課堂內、書本上和輔導資料中,對記憶性、套路格式化的技巧接觸較多,對活生生的生活案例與實踐一無所知。以此導致了學生在寫作中套話、假話一堆,文章缺乏個性和靈氣,千篇一律,套路模板化嚴重。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還是得從語文教學實際開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真實寫作的觀念。把語文與活動教學兩個相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代入感和體驗感更加濃厚,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語文能力的運用更加深入,語文素養(yǎng)實打實的提升與生活的浸入真實帶入,使得學生有敢想,內心敢想敢寫,內容有深度,言之有物,最終在真實寫作上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錢斌.淺談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5).
[2]郭穎.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中學語文,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