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鵠 廣西欽州市欽南區那彭中學 535015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計算機的計入,可以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促進學生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提高學生在信息搜集和處理上的能力。從當下鄉鎮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對學生進行良好的信息技術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項任務。本文主要圍繞鄉鎮課堂上常見的情況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探討更好服務于鄉鎮中學的教學方案。
由于鄉鎮各中學的經濟條件有限,所以在鄉鎮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普及相對落后,接觸到計算機的機會較少,很多學生對計算機的使用還較為陌生,而且在鄉鎮的生活中,信息技術和網絡并沒有給生活帶來改變和沖擊,加上相應學校的師資水平有限,經濟條件的不足,導致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始只流于形式,很多學生和家長對信息技術課程不能予以重視。隨著這種錯誤思想的出現,通過幾年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僅沒有掌握到計算機最基礎的操作,還不能很好的使用文字輸入功能。所以鄉鎮中學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時,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才能正確的引導學生參與到相關學習中來。
在上機之前要先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深入淺出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相應技術的重點和目標。根據教學安排讓學生知道本章節要學什么、會什么,平均每節課可以安排四個左右的知識點,將每一個知識點用較為簡單明了的話進行概括,方便學生進行鞏固和記憶。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中一定要注意要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介紹,抓住重難點逐一突破。
首先是信息技術的教學與其它科目有所區別,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發展中具有較強的時代性,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并將目標準確的傳達給學生,在黑板上進行板書的時候一定要清晰明了,注意細節。其次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公平公正,并給予每一個學生同樣的學習機會,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充分的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提升。對于基礎操作要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學生能學會,基礎差的同學盡全力,基礎好的同學拔高水平,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是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并給學生一定的自我發揮空間。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個人特點,讓學生可以自行進行思考。結合鄉鎮的設施條件,學校每周可以針對學生展開一次信息技術課程,每次在課程上用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回憶和鞏固,加深知識記憶。課堂安排上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定時間的自由訓練空間,部分同學可能會使用這段時間打游戲,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游戲的角度入手,激發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上的學習,讓游戲服務于課堂,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在創新能力上的培養,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綜合操作能力。
在教學展開之前,信息技術老師應該詳細的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及水平,通過分析后選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在難易度上控制在學生可接受范圍之內才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積極性。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后設定教學目標,爭取讓學生在技能操作上做到最佳。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和操作,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學會通過思考解決問題。
信息技術與其它科目的區別是更趨向于實踐和技術,所以針對相關知識要反復的進行訓練,若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則無法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意義。針對課堂內容,要不斷的進行練習,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認可,所以具有較強的榮譽感,老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在學校展開信息技術競賽,通過比賽的形式給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施加壓力和動力,不定時的展開競賽活動,不僅活躍了班級的學習氛圍,也培養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通過比賽既鞏固了信息技術能力,又讓學生的榮譽感得到了滿足,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構建展示平臺,不僅僅是讓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得到展示和認可的機會,還能將自己的作品與同學進行對比,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通過展示成果的方式,讓學生的自身欲望得到滿足,從而提升自信心,同時也能讓其他的同學有取長補短的機會。例如可以在平臺上對自己的繪畫作品、攝影作平、寫作文章等進行展示。還可以在網絡上進行相關競賽,通過競賽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學習成果進行交流,相互促進,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自己。現如今在網絡上進行比賽和投稿越來越方便,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打開知識視野,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通過一系列信息技術的測試,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萌發成就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上獲取更多的自信,讓考試不再成為學生的敵人,為學生在其它科目的學習上提供更有利的學習動力,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對鄉鎮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研究探討,其教學的主要應氛圍三個步驟,首先是理論教學,其次是實踐操作,最后是水平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生置于主題位置,做課堂的主導人物,充分調動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上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上不斷創新,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其它科目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