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音/1.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武進分院;2.武進中等專業學校
五年級高職在培養學生方面往往重技能,輕人文。目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課程和零星講座,形式老套,理論性強,內容單調,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作為一名五年制高職英語任課教師,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恰如其分地融入英語教學中,融入學生活動中,建立立體性、全方位的思政教育體系,以達到思政育人潤物無聲的最佳效果,幫助五年制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一方面要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實現教育的人文性目標。在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為了學生在應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只注重學生綜合運用( 聽、說、讀、寫) 技能的訓練,課堂內容多為講單詞、詞組、語法、句型、翻譯、寫作和習題,忽視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英語課和思想政治課一樣也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英語課程中如果有正確的政治思想作為引導,不但能提高本課程的思想高度、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文化深度,使英語課程不僅僅具有語言教學的功能,還富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完成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起到相互促進,互贏互利的作用。
習近平2019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主席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在遵循英語課程標準的同時,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德育素材,并融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師在英語課程設計中,除了明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還要加入明確的德育目標和價值觀引導目標,有穩定的、統一的、規范的和整體的課程思政設計,有體現價值觀引導的教案、有促進價值觀引導的教學方式方法、有體現價值觀引導的考核內容與形式。這樣才會讓思政教育成為英語課程的一部分,并切實地貫徹落實下去。
高職學生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職業技能,對于五年制高職學生來說,價值引領還應強調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英語課程德育目標的設定,需要結合學生實際,調查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態和學生們關心的現實問題、時事熱點。只有從五年制高職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切入,才能增加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增加其英語表達的欲望,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無形中循序漸進滲透思政教育。
作為英語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時,也要教授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幫助其分析良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如視聽、閱讀、調查、演講、游戲、表演等;要充分利用APP學習軟件、微信和泛雅等媒介,使課內、課外學習聯動,及時診斷學情,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有機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例如:每堂課前3分鐘讓同學們講個具有教育意義的英文版的小故事來進行聽說訓練,使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每節課課前 問 好“Good mor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課中文明用語“Sit down,please.”“ see you next time!”利用日常教學培養學生謙虛、懂禮貌、相互關心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的點評也值得注意,一句簡單的“Well done! Excellent! Good job”等語句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使他們建立自信并學會去贊揚別人,發現別人的優點,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高校辦學育人全過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引領師德建設”。當然,在英語課程教學中也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具體地說,在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要融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并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語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授語言知識和訓練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逐步引導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認識,引導學生從多個視角看待西方文化,進行客觀的比較,揚國學、傳古道、樹仁德,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強大,培養他們理性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自己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為一名班主任兼英語教師,多年來,無論是教學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感恩意識和擔當精神,為他們的人生打下溫暖的底色。讓學生在學習中思、在學習中看、在學習中悟,學到英語教材和課堂上永遠學不到的東西。比如:在英語基礎模塊Unit6 Go Out and Enjoy Life!單元中,引導學生熟悉有關娛樂休閑方面的交際英語片段后,我因勢利導,根據單元內容設計一個演講主題“我最喜歡的地方”,在學生查找資料的同時可以更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將來走入社會參與祖國建設時時,心中有愛國情感,做任何事情就會有自己的底線,不會為所欲為。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旨在引導學生在傳統文化中成長。我讓學生收集并整理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的相關知識,摘抄相關節日的詩詞名句,分析其蘊含的情感與哲理。我積極緊扣社會現實問題進行教育,如第四冊第六單元“Where’s Your Recycling Box”一文,是以環保為主題,我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同時,把環保教育、環境教育納入主題,培養同學們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社會主義眾人翁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典型實例,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際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的建設與發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促使學生養成各種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我想,學生今天學會了感恩父母、長輩,明天自然而然會感恩偉大的祖國,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就會油然而生了。
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告訴我:只有將思政教育的切入點變細、變小、利用一系列的活動和契機,引導學生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再到國家,才能讓思政教育變得鮮活生動、扎實有效。每一次課堂的組織,每一項任務的布置,每一次活動的設計都要我們任課老師去精心準備,以生為本。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