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璐/安徽大學管理學院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快速發展,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網絡輿論監督逐漸替代了以傳統媒體為媒介的輿論監督。網絡輿論監督成為公眾實行輿論監督的一種新型模式,降低了我國公眾的政治參與門檻,同時也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新的平臺;可以說網絡輿論監督為公民和政府進行對話交流,開辟了新的渠道;它提高了民意在政府公共決策中考慮的分量,推動了我國的民主化進程。網絡輿論監督已經成為信息化社會公眾參與輿論監督的主要方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得到了發展,網絡作為新興的媒體,一經出現便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對網絡輿論進行研究。網絡輿論監督具有廣泛的內涵,大多數人認為,凡是通過網絡監督的行為,都屬于網絡輿論監督。
姜嶺君認為:“網絡輿論監督是傳統監督方式在網絡信息條件下的拓展,它是指以互聯網為平臺,通過網絡技術如電子數據庫、電子課件等和各種網絡形式如網頁、電子郵箱、電子留言板、虛擬社區等,對掌握一定社會公共權力者行使權力的行為進行監督的過程,以達到權為民所用的目的”,張軍認為,“網絡輿論監督是公眾通過互聯網對現實發生的違反社會常態和規范的行為,通過意見整合形成輿論,以實現監督。其主體主要是網民,客體通常是各種權力組織及其工作人員,以及社會公眾人物的違法和不當行為”。
我國著名學者陳力丹對網絡輿論監督的看法有以下幾點:“網絡輿論監督的主體是復雜的群體,網絡輿論并非都是正確的,這就要求我們的網民具有自己的理性,能夠分辨是非;網絡輿論體現了網絡的互動性,它往往來自最基層民眾和社會各界,社會范圍較廣;在現代化大眾傳媒社會中,特別在網絡媒體出現以后,輿論的分散形式找到了一個相對集中的信息平臺,網上的信息傳播,網絡媒體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輿論,在這個意義上網絡媒體是最接近輿論的一種現代化媒體。通過互聯網實施網絡輿論監督的主要特點是,意見被傳到網上形成輿論,并不能直接對被監督人形成輿論壓力,因此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綜上所述,網絡輿論監督就是一國公民以互聯網為媒介,對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提出看法,表達意見,并進行交流的輿論監督新興模式。
雖然網絡輿論監督的低門檻性為更多的公民進行政治監督提供了基礎,但是就其參與群體特點來看,網絡論監督中青年群體參與較多,高學歷人群參與較多;而其地域特色上來看,公民采取網絡輿論監督方式的地區大多是經濟、科技都比較發達的地區。我國實行網絡輿論監督凸顯數字鴻溝,其參與的主體主要分布于經濟發達的地區,以高學歷人員為主,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廣泛性。
網絡輿論監督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網絡輿論監督所特有的匿名性使得網民在互聯網上進行發表看法和表達意見時,不需要考慮復雜的社會關系,以及他人的喜惡。因此,公民可以在互聯網上隨意表達他們的意見與想法;甚至有人會對他人進行惡意的人身攻擊,散布虛假信息;一些網絡媒體為了增加點擊率,甚至會發布虛假消息,而網民們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反而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息無的態度對其進行散播,從而加速了網絡謠言的傳播。
伴隨著網絡輿論監督傳播的另一個詞匯就是“人肉搜索”?!叭巳馑阉鳌笔蔷W絡上一種信息搜索的方式。它是以互聯網為平臺,以廣大網民為資源,通過人傳人的方式,獲得信息的過程。當互聯網上剛剛出現熱門話題時,有關話題的當事人信息并不完整,而網友過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促使他們搜索相關信息并把它曬到互聯網上,滿足公眾的“看客心理”。在公民進行網絡輿論監督的過程中,公民有自身的言論自由。但另一方面“人肉搜索”出當事人的相關信息必然會侵犯當事人的隱私權。當不明真相的網友在事件進行討論與傳播的同時,無形中給當事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侵犯當事人的隱私權,這就形成了網絡暴力。
在出現有影響的案件時,網民往往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進行評斷,所以常常會出現輿論“一邊倒”的情況,在司法審判的結果和網民的價值觀念出現沖突時,具有人數優勢的網民往往會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指責司法部門,對司法審判形成輿論壓力,影響司法審判的獨立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往往對人的行為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只有在綠色干凈的互聯網環境中,廣大公眾才能公正、客觀的看待發生的事實,并理性進行評論。
第一,逐步實現互聯網用戶的實名制。網絡輿論監督是借助互聯網這個信息量大且信息傳播迅速的平臺。在實行匿名制的網絡環境下,網民們散發謠言的違法成本很低,同時也加大公安部門在對謠言的查處的技術難度,這就給良好的網絡輿論監督環境帶來了安全隱患。在實行互聯網實名制后,網民們在發表言論時,會考慮到后果,能夠有效杜絕非理性言論以及謠言的散布;一旦發生網絡謠言的非理性傳播,也便于公安部門迅速鎖定目標,查明真相。
第二,促進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維護廣大用戶的隱私。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網站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增強網絡的安全性,保證用戶的隱私;另一方面要加大研究不良信息過濾軟件的投入,對信息進行過濾、篩選,將血腥、暴力、色情等一些不良信息阻擋在互聯網之外,為公眾參與網絡輿論監督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第三,加強行業自律?!耙环矫?,網絡媒體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獲取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網絡媒體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應切實把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信息價值等尺度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边@也就是說,網絡媒體在以市場經濟為導向追求經濟價值的同時,必須堅守自己行業的道德底線和價值底線,以實現社會價值為最終目標。網絡媒體要遵守傳統媒體的原則和道德準則,不能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其應該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良好的網絡秩序。
自我國網絡輿論監督產生以來,其參與主體主要是廣大公眾,因此,公眾自身的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公眾在有序的參與網絡輿論監督時,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第一,學習互聯網技術,為參與網絡輿論監督實現軟實力。網絡輿論監督凸顯數字鴻溝,主要是公眾自身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程度的差異性造成的。假如一個人不會運用互聯網最基本的技術,那么他參與網絡輿論監督就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公眾要積極學習互聯網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為參與網絡輿論監督做好技術準備。
第二,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一方面網民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相互尊重,為創建綠色良好的輿論監督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網民要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在實行網絡輿論監督時,要做到理性、客觀和公正。隨著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加,公眾的自身素質就成為網絡輿論監督有序化參與的重要因素,因此,通過網絡進行輿論監督,必須要提高自身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虛擬的互聯網上,網民的行為都是隱蔽的,所以公民的行為都要依靠自覺性,只有公眾自覺做到才能真正發揮網絡輿論監督的優勢。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網絡輿論監督已成為公眾進行信息傳播的最主要的方式,它彌補了傳統媒體輿論監督的缺點,提高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便捷性;但是,隨著網絡自身的發展,網絡輿論監督在實行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這就要求互聯網行業自身加強自律,創造健康的輿論環境;公眾自身則要加強道德修養,掌握相關的科學技術,積極有序的參與網絡輿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