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安·何吉海/新疆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在教育事業不斷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高校是為祖國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也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其思政課教學實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建設性人才的培養實效。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的發展為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課作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基本觀念的主要教學途徑,是幫助大學生抵御新時代下消極思想的重要武器。另外,還能夠有效幫助當代大學生對互聯網上各種內容進行甄別,幫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為促進大學生今后取得全面、健康發展而言有著積極的意義。針對當前我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一場思政教學改革志在必行。
雖然教育事業改革在我國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了一段時期,但是很多人錯誤的將教育事業改革的重點放在素質教育階段,對我國高校教育事業進行改革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于思政教學來說同樣如此,雖然教材能夠及時更新,但如何將教材能容轉化為教學內容存在很大的難度,很難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自主學習的欲望。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我們應當辯證看待這個問題。但是很多教師缺少根據社會思潮的變化開展教學的意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課堂教學內容和模式固定守舊,學生沒有興趣就容易在課堂上走神,十分不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的課堂教學效率[1]。大學生對社會上的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的,陳舊、固定的教學內容難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
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旨在通過課程教學,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和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的繼承和發揚,促進學生與時俱進發展的能力,將經典的思想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為大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奠定基礎。但是很多高校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點,僅僅將思政課作為一門公開課、興趣課,與專業課比起來地位無足輕重,對學生形成的影響自然不大。部分高校對這門課程的資金投入、課時安排等都比較缺乏,教師在思政課教學安排上也沒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很難保證教學效果,久而久之,高校和教師對思政課教學的教學目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退化,教學內容也難以圍繞現代社會的發展進行選擇,對新時代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關鍵性認識不到位,失去了高校思政課程開設的初衷,取法引導當代大學生思想意識發展。
由于教師和高校對思政課教學的認識程度不夠,很多教師對自身的專業素養也放松了要求,缺乏對新時代下出現的新意識形態的分析,導致高校思政課教學只是教師一味的對教材內容生搬硬套,這又進一步降低了高校思政學科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還有個別學校在引進思政教育人才的時候,放松了基本要求,強調教師的教學能力而不是思政素養,難以提高高校思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2]。
我國高校當前面臨的思政教育的問題是多樣且嚴峻的,高校首先需要牢固樹立教學改革的意識,與時俱進,對高校思政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全方位理解,突出教學改革的層次和深度。在與時俱進改革的過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要改變傳統教學下居高臨下的地位,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在課堂上能夠實現師生之間平等的溝通交流。教師要善于引進最新、最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傳統高校思政課堂教學能夠在確保教學效率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教師應當認識到,全面、有層次的深度教學是促進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理想信念的捷徑,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重點掌握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性特征等,以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作為教學內容,準確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教改要求,多方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模式,明確教學的目標,將思政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重點講解,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基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切入點又能夠全面激發大學生對開展思政學的興趣,促使大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思政教育中來[3]。同時,教師還要善于把握高校思政課改革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例如,教師可以將思政課程教學與其它專業課程等結合起來開展,將思政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其它學科的內容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質,構建起一套更加科學的知識結構體系,不斷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政素養,讓大學生在良好的思政教育下獲得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等。對當代大學生進行關鍵能力的培養,不能靠過去一言堂式的教學,而是應當從根源上激發學生進行學習的意識,觸動學生的靈魂,完全喚醒學生內心對民族的自豪心理,促使他們樹立以良好的思想意識基礎引領為中華民族不斷發展而奮斗的決心。只有對學生進行靈魂深處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可謂之成功的教育。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育中,很多教師僅僅對學生進行了理論教育,缺乏以實踐教學提升教學實效的意識觀念。在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下,要求學校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相關能力。例如,在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開展實踐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新疆農業大學八一大道的習總書記故事園,通過學生講課來開展一堂充滿生趣的實踐教學,在這里可以讀到“18份申請書叩開入黨之門”“照亮黑暗的人道之光”“培養什么人要從六個方面下功夫”等58個主題鮮明、短小精湛的故事,圖文并茂的向學生展示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使學生在陽光下感受著信仰之光,享受一次特殊的精神之旅。另外可以讓學生們去實踐之余還大膽地展示實踐成果,在實踐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學習并且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去處理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課件制作時應當插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音頻、視頻等元素,讓枯燥的可見更富有趣味性,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在思政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此外,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各階段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微課的核心仍然是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等教學素材,但是同時微課又有別于傳統教學下單一的教學資源來源,并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微課就是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學科內容進行集中突破,精簡而且高效,反射了一個微課堂。當今信息化的時代,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發展勢頭迅猛,成為與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人人都能熟練運用新媒體來分享生活、表達情感。在思政課教改中,任課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和借助新媒體的平臺,圍繞思政課程的內容設置,大力建設校園公眾號平臺,將一些歷史事件、著作文獻、時政熱點推送給學生,隨時動態更新上面內容。
綜上,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基于長久以來我國高校開展思政教學的問題,高校和教師都應當積極轉變觀念,制訂一套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充分彰顯思政教學的重要作用,采取積極的手段讓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落到實處,全面提升我國高校教育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