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力/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三位一體”公共體育課程的組織架構是指體育基礎課程,晨練和課外體育俱樂部的有效結合,這是目前許多大學體育課程的改革目標。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需要許多相關的設施和系統的配合。課程體系是一個聯鎖鏈,要求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以及課程的持續性,這直接影響著課程改革的效果。在公共體育課程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建設和操作過程中,相應配套系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配套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基礎。
所謂模式就是指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式總結在理論高度上形成一個穩定的過程結構和系統的方法。模式和“結構”以及“功能”與大學體育文化教育模式的建設密切相關,我們必須首先明白大學體育文化的教育要素和特點。
大學體育文化包括大學體育精神、體育系統和體育物質等方面,從狹義上講,大學體育文化指的是全校師生的體育運動概念、體育意識等。大學體育文化教育是以這些體育文化現象為手段,加強同學們道德、情感以及規范等非智力方面的發展。這是一個完整的互動和相互關聯的教育系統,不僅包括教師、學生和教育內容,還包含了隱形和顯性教育方式、硬性教育環境、系統教育環境和行為教育環境。
在大學體育文化教育具體的施行過程中,高校及教師主體既利用顯性的教育方式例如體育課、戶外活動、體育比賽、體育建筑標志、體育設施以及體育信息等,也充分利用隱形的教育方式例如大學體育傳統、學生的運動熱情、體育教師的個性魅力、當代知名體育人物的引領等,來共同促進教育內容的學習。這體現了大學體育文化教育基本結構的重要特征,也是和體育技能教育不同的重要特點。
大學教育的目的是散播先進的思想內容,著力于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培養,而大學體育文化教育中的勇敢精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公平競爭精神和自我完善精神,可以極大得培養學生意志力、競爭意識、創新精神與自信心,最終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大學體育文化教育的目標定位方面,前者的教育者基于教育價值取向的研究主要著重于除去運動技能的情感、態度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
在大學體育文化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同學們接受教育信息主要要認知活動以及非認知活動,學校及教師灌輸校本體育概念,并進行體育教育和課外活動的教學。 體育教育活動對學生的影響是有形的,學生是有意識地進行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展示的個人魅力以及對同學們方法上的指導,是不可見的是無形的,同學們接受的就是這種認知與非認知活動的有機組合。不同的學生對教育活動有著不同的接受力與理解力,有的接受比較強有的理解就弱一點,但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直存在并發生著的,教師既應明確對有形教育的認識也應明確對無形教育的認識,從而形成一套體育文化教育的教學體系。
無形教育和有形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都需要對學生進行“領導”和“引導”。體育教育需要借助于適當的媒體或者相應的載體,使學生獲得對教育精神的感悟,得到更強烈的學習欲望以及堅韌的意志,在無形教育方面,加強教師課堂上的感染力,帶動課堂氣氛、運動情緒、體育情緒,踐行體育準則。根據有關機構的調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目前教師的體育文化教育能力比較低,而教師的教育能力是動員同學們主觀主動性的關鍵所在。
從文化領域,體育文化應該包括全部的體育活動,以及與促進體育發展有關的現象。根據這一定義,大學體育文化教育包括體育理性文化以及體育非理性文化。因為系統的龐大內容,必然導致重復和膚淺的研究,所以本文研究的教育是指非理性的PE文化教育,如運動精神、價值觀和規范,而不是運動理性文化。經過幾個階段的修訂研究,本文把教育的具體內容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獨立、果斷和堅定等優質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意志,如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靈魂凈化以及情緒激動等。其次,提高學生的道德感、審美感、理性感和其他感性教育,加強行為守則教育,如誠實守信用、公平正義、團結合作、尊重理解等。
高等院校的體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人格素質,行動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線”。 這以教育目標為基礎,以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實踐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教育。雖然不包括運動技能教育,但隱性運動中的技能教育過程更為復雜。研究表明,大學體育文化教育主要包括體育比賽中的體育和體育課外活動和學習實踐、體育人文活動的認知經驗和校園體育環境,并在其過程中進行領悟及內化。
體育教育和課外活動在教育中對教師的教育有很強的依賴性,在教學中組織教學活動和體育比賽,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勤奮工作、艱難奮進等思想風格以及智慧和靈活、冷靜和果斷、謙卑謹慎、團結和善。從某種程度上說,體育人文教育是一種無意識的教育,學生通過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中展現的個人魅力感受老師的運動風格、運動魅力,并通過體育課外活動和體育比賽在學生中產生的微妙影響,以及參加表演的人群所體現出來的的群體美和運動感,深刻體會到不同類型的教育信息。
大學體育文化教育的途徑是通過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達到體育文化中的教育價值的實現。教育管理涉及載體搭建、平臺建設、能力提升以及制度的完善等。學習評價體系包括體育經驗、意志鍛煉、道德情緒、行為準則等要素。其中一些要素比較宏觀比較抽象,比較難用統一的量化方法進行確定,可以采用管理評價中的定性為主。研究顯示,大多數的院校未進行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評價體系,但是這是整體教育組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對人的影響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有形的是直接的“力”,而無形的作用是通過不可察覺的滲透影響人們的思維,治愈和調節人類行為。“三位一體”這種模式的建設有利于大學體育文化教育的實施,克服現有體育文化和教育自由下的的缺點,幫助在學生體育教育過程中正確理解體育文化的內容對其中的困惑進行指導,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素養,促進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