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燦/國神公司神東核算中心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企業世界化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簡單的規模、價格的競爭,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競爭。對國有企業而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黨的政治優勢在國有企業的延伸,對促進企業規范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的企業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國有企業如何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是企業值得關注的課題之一。
國有企業黨的政治優勢是黨的政治優勢在國有企業的延伸。主要體現在理論優勢、組織領導優勢、群眾決策優勢和監督優勢等方面。首先,理論優勢。國有企業黨組織肩負貫徹落實黨的政策、方針的責任,確保企業在戰略實施中始終能夠在思想文化上發揮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積極作用;其次,組織領導優勢。國有企業黨組織自上而下形成了以黨委為核心的堅強領導,黨的紀律嚴明的優良作風引領和帶動著企業的作風建設,使企業行為越來越規范,這樣能使企業再做戰略規劃和重大決策時得到支撐和保障,提升企業的執行力;再次,群眾優勢。國有企業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并且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系統,在工作中,黨員會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群眾員工朝著正確的發展方向邁進。同時,我們黨歷來都是走群眾路線,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通過動員和組織引導群眾、使企業能穩步、和諧發展;最后,監督優勢。國有企業黨組織在落實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廉政建設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監督作用,這是國有企業能夠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
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技術和知識方面的沉淀和積累,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與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外部環境的一種競爭合力即為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是一種不容易被復制、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價值鏈活動中形成的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的獨特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創新力。國有企業有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工作體系,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能夠在國家的政策的指導下主動調整狀態,從而適應市場的變化,并能在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不斷的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發展水平;第二,影響力。企業的組織文化、價值觀得到全員的普遍認同,企業的發展是和企業員工的個人發展緊緊相連的,企業在員工心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第三,執行力。國有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形成了完善系統的領導班子,班子中的領導干部和優秀的黨員職工是企業的中流砥柱,在企業發展中起著模范帶頭的作用。這種影響力引領和推動著企業的進步發展,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無形的生產力。第四,保障力。企業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形成了完善的監督機制,以紀檢監督為導向的監督管理機制,形成企業全覆蓋監督。各層領導干部、黨員、群眾在關鍵崗位和關鍵環節都合理合法合規履行責任,從而形成了健康有序的經營環境,同時提升了自我保障的能力。
國有企業黨組織應該通過思想理論建設,充分利用黨的理論優勢,特別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確保企業做重大決策時的科學性,以此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機會,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力。只要企業能深入貫徹落實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方向保持一致,與時俱進,就能使企業及時、準備的跟隨經濟市場發展的方向,獲得新的發展機遇,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使企業屹立不倒。企業在制定戰略規劃和實施時,首當其沖應該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理論水平,進而提升黨員干部的政治修養,最終建立完善的民主決策機制,這樣不僅有利于企業在做出重大決策、制定重大戰略規劃時能符合黨的政策方針,而且有利于企業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戰略規劃得到深入貫徹落實。
國有企業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優勢就是指黨組織的原則、宗旨和制度三者結合的一種優勢。企業的執行力就是指深入貫徹落實企業的戰略規劃、及時完成企業既定的經營目標,使領導決策能有效落實,解決現有問題的一種能力。執行力的強弱是企業經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直接影響因素。要想使國有企業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優勢轉化成企業的執行力,必須做到三點。首先,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優良作風和嚴格的紀律可以帶動員工隊伍的作風建設,使員工和企業行為都收到制度規范,員工是企業發展的主體,員工是企業的主人翁,這樣不僅調動的員工工作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保障了企業戰略規劃和重大決策的執行力。其次,國有企業黨組織要嚴格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民主集中制原則,使企業黨組織做出正確的決策,確保企業能不走彎路,穩健發展。最后,黨組織發揮組織領導作用還能為企業各項工作有限實施提供保障。
21世紀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企業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一個企業如果善于選賢任能,發揮人才優勢,那么這個企業不可取代的競爭的優勢。國有企業黨組織有結實的群眾基礎,而且黨組織歷來善于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通過做群眾工作,把企業的價值觀潛移默化的融入到員工的生活中,讓群眾感受到企業的組織文化,人文關懷,把黨的群眾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影響力。
國有企業的控制力主要就是指國有企業掌握國民經濟大局、控制發展方向的能力。要想增強這種控制力,就需要經濟、行政、法律、技術等手段多管齊下。通過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和領導干部隊伍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加強黨風廉政的建設工作,把黨組織的監督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管控優勢,從而擴大企業的內部影響力,增強企業的向心力。
打鐵必須自身硬,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的提到的。與此同時可以看出,國有企業只有只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尤其是黨的政治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使企業得到更長足的發展,為國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