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露露 王玉婷 陳 敏/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技術的應用,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了了極大的挑戰。本文首先針對網絡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然后再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幾點有效的解決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提高。
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咨詢,同時也受到了西方一些思想意識的影響。現階段高校大學生幾乎人人都有手機或電腦,也會從網絡中搜集到更多的有關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西方的一些意識形態也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各種社會思潮、文化觀念發生碰撞,這些思想內容中,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影響,面對這些源源不斷內的思想文化,大學生缺乏對正確信息的辨識和選擇,會受到一些不利思想的影響,例如暴力文化、色情文化、虛擬文化等,使學生產生心理疾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
以往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是通過演講、講座、文字宣傳等方式來進行的,工作途徑比較單一,網絡時代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有了很大突破,可以通過網絡的渠道來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做,學生通過網絡可以看到很多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視頻、圖片等資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學校利用網絡途徑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將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透明化。同時通過網絡資源,學校可以獲取到更多的時下社會上出現的熱點問題,這些也是高校學生普遍都十分關心的,學生也會通過網絡的方式對這些社會熱點發表看法,學校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這些熱點看法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有針對習的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網絡時代下,高校雖然開始利用網絡的手段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但是還是存在很大的不足。例如現在學生利用數字化平臺進行交流的非常多,例如微博、微信、QQ等平臺已經成為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但是很多高校認為網絡環境下,學校只要建立好學校的官方網站和思想政治專題網站就可以了,至于微博、QQ、微信、微信公眾號等數字化平臺依然沒有得到高校的重視,這就導致了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官方網站的宣傳力度和影響力度遠遠落后于這些新興的傳播媒體。比起學校的官方網站,學生更愿意到微博、微信等平臺上去搜尋咨詢、互動交流。
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網絡上宣揚主旋律,有利于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就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高校利用網絡開展政治思想工作時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開展各項活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改變以往的工作管理模式,對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多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現在雖然很多高校都意識到網絡對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重要性,但是在管理方面卻存在很大的不足,基本上是以預防為主,即對網絡上的一些言論進行實時觀察,一旦發現有不合理的言論或者是不健康的言論就進行刪除后者是限制發帖等,卻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即使有的學校在網絡平臺上發布有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內容,但大多是沿用學校官方網站上的宣傳模式,較為古板,不符合學生現在的學習要求,這就導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
網絡時代下,高校要想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對學校信息網的建設,從而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高校不僅需要建立好學校的官方網站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專題網站,還需要增加對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建立。現在高校學生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手機,平時也習慣于用手機來搜尋各種資料信息,學校建立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這樣學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就會由靜態變為動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另外學校利用網絡平臺將社會中的一些正在發生的社會熱點問題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與時俱進,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這樣的方法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學校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建立一個互動平臺,讓學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討論,發表意見,學校根據學生的言論從而確定下一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有一段時間人們都在討論釣魚島事件,學校就可以以這件事為論點,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搜集學生的建議,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掌握和分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以往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但是這種教育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在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高校應該改變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根據學生實際的需求來開展工作。例如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時,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或者是學生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將學生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而不是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教育,這樣就能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可以從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發,在網絡上打造積極向上的網絡學習平臺,從正面來教育學生,而不是一味的采取阻礙的方式,對于網絡上出現的一些不良思想,學校不應該一味的進行刪除,而是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在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咨詢時才能自覺的進行分辨,對網絡信息進行選擇。
網絡環境下,不同的思想、觀念、文化等都是通過網絡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其中包含有很多的不利思想和內容,例如暴力、色情、虛擬網絡等等,這些內容都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學校應該建立完善的網絡運行和保障機制,加強對校園網站內容的監督和管理,對網絡信息進行排查,盡量減少不良信息對學生思想的危害。另外還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一方面讓學生保護好自身的網絡信息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提高對網絡信息的提防,對網絡信息進行正確的選擇。
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加強社團、公寓以及網絡文化的建設,構建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文化宣傳陣地。現階段高校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就是公寓、網絡和社團,這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重點區域,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融入公寓、社團和網絡中,對校園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進行維護,只有將這三個教育陣地維護好,才能有效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公寓是學生在校期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貫徹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學生的公寓文化活動為載體,開展多種多樣的思想教育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之外依然可以獲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在高校社會團體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網絡時代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工作形式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應該加強對網絡傳播平臺的應用,充分應用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清晰的認識和對待網絡,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