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灝/江蘇警官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在當今社會,互聯網計算機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并且這些技術深深的影響著每一個行業和領域。在社會的發展過程里,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的加劇,各國也都在對教育的信息化進行探索和改革,希望借助新的技術來使教育工作取得一個全新的突破。從而也就誕生了教育現代化這一概念,借助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在如今這個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思政課的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將在結合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探索思政課教學的新模式和新途徑。
思政課的信息化教學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互聯網中存在的教育資源,改變傳統的老實講,學生聽的固有模式,它可以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學習新的知識,網絡課堂的形式是非常多樣化的,有著非常多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對知識點的吸收和把握,讓原本枯燥無味政治理論知識變得充滿趣味性,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研究式的學習,在開展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運用好現代化信息手段,通過一些諸如微視頻等方式展開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于活動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在這其中也不斷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將思政課和信息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使得教學模式的創新讓思政課的教育改革更加深入有效。
在思政課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具體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愛好以及一些當下正在發生的時事新聞跟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像類似于微課、慕課等教學手段的不斷應用,可以不斷地改進教學質量,創新并拓展思政課的教學方式,讓思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開放。對于學生群體來說,信息化給他們提供了方便且高效的信息,通過獲取這些知識來使得自己能力的不斷提升,互聯網這種交互式的溝通,會使他們對于思想政治理論會不自覺的去接受,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次數和頻率也會變得更高,對于學生的一些問題和疑惑也能夠及時的得到解決,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形成一個優秀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互聯網在線教學的優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所以說網絡信息資源的硬件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這個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思政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就能有一個比較好的支持,這也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搭建好穩定的教學網絡平臺。以此來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實施。在思政教學里面要合理的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促進思想教育渠道的網絡化和信息化,推進思政教育方式的變革。其次,還需要學校準備好有效豐富的課程教育資源,這也是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老師在上課以教材知識點為中心輔助指導學生整理圖形、視頻等信息資源,打造一個素材的資源管理數據庫,來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拓展。
信息化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天然的區別,在準備教材和教案的同時,還需要準備方案、工具等,這對于教學設計的要求就變得非常高,要提前設計好整個教學課程。這是一個將已有信息進行重新編織的過程,通過這些信息技術方法制作的微課,可以有效地概括總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難點和重點。舉個例子來說,老師可以深度結合微機課的理論知識點,對于教學內容可以進行優化加工處理,制作成微視頻等。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思政課相互融合的過程也是一個思政課程如何實現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過程。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新教育理念,改進課堂學習的效果。
在如今這個現代化信息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課教學要想取得突破,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在這個新的教學模式下,對于教師來說,也會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所以從教師自身來說,一定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思維模式,建立起信息化教學的教學理念,使其能夠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借助并利用信息化的教學平臺資源,不斷強化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知識的理解。還要定期組織對教師的相關技能的培訓,使教師對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利用更加得心應手,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思政課信息化教育改革道路。
老師要不斷發揮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在引導啟發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有興趣的學習,并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創造性學習,不斷將課堂的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雖然從本質上來說,思政教育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的灌輸。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也特別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這才是思政課信息化改革的初衷,借助互聯網平臺不很多思政課程上的知識用微課等方式展現出來,并且這種播放途徑也是自由多樣化的,可以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播放輔助講解,也可以自己課下通過互聯網平臺觀看學習。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學生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另一方面也增加拓展了這門學科的趣味性。還有傳統的教學模式上課需要依靠老師手動點名來做考勤登記。但是像思政課這樣的公共理論課程,往往上課的同學人數會非常多,這時候依靠點名就會非常浪費時間和效率得不到保證。如果采用信息化計算機技術來輔助,就會變得簡單輕松地多。例如云簽到和GPS 定位功能,可以對學生的位置進行精準的定位,節省了很多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有云課堂的引用,更是極大提高了思政課的趣味性,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也增進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和交流。
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有時候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課程改革就是為了改善這一現象。老師在開始教學授課之前可以把相關的教學內容發布到網上,讓學生可以提親預習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在隨后的教學活動里,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對于思政課的學習有一個全方位的掌握,通過這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課程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效果,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是有著積極地作用。在思政課信息化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因勢利導,利用好信息化網絡技術,來不斷改善和提高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范圍,來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也可以借助這些多媒體工具來完成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數據收集,對學生的最終學習成果進行多方面的考核。信息化的教育模式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外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教學場景,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信息化網絡大數據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作為培育人才的高校來說,應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在這個信息化背景下開展思政課程教育改革,將互聯網思維好高校的管理信息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將它們運用到實際領域,提高整個思政課教學的信息化普及程度,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獲得感,從而使得高校的思政課程教學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