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對話
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于10月19日至20日召開,期間舉辦了高端對話,聚集多位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跨國公司在中國成功的做法和經驗,破解跨國公司“成長的煩惱”。
主持人
田薇 中央電視臺英文國際頻道主持人
對話嘉賓:
蔡瑞德 中國美國商會榮譽主席
小野元生 三井物產專務執行董事、中國日本商會會長
白禹錫 韓國OCI集團會長
繆建民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譚旭光 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田薇:請蔡瑞德先生就中國新一輪開放談談自己的觀點。
蔡瑞德: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外商投資目的國。據《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在190個經濟體中名列第46位。其實這兩個數字是一個對比。
我們非常重視新的《外商投資法》通過,因為這會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法律,它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現代化,并且縮短我剛才說到的第二大外商投資目的國和第46位營商環境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距。
田薇:根據《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8年白皮書》,日本在華企業盈利預期情況在過去10年穩定增長,由59.6%上升到70.3%。請小野元生結合三井物產在中國的業務談談日本跨國公司在華競爭的優勢和可供借鑒的經驗。
小野元生:回顧三井物產近40年的經歷,我將成功經驗歸納為:一是把握時代變化,與時俱進;二是發揮綜合實力;三是創新;四是與合作企業、客戶共同成長。作為一家綜合商社,三井物產在世界各地以各種方式和形態在眾多領域提供著產品和服務。我們是一家將世界連接起來的企業,也是一家由連接邁向創造、自身業務不斷進化的企業。
三井物產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從改革開放初期,以鋼鐵制品等資材銷售及加工、基建項目為主,到目前對應中國新時代的社會需求,現正積極向消費端發力,以環境、食品和農業、醫療保健、服務和生活產業、智能移動、信息技術等為重點領域發展業務。例如,在上世紀90年代與寶山鋼鐵集團(現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加工服務中心等,到2010年與新希望集團合作的7-11便利店項目,與武漢斗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實時流媒體業務,與華潤醫療合作的醫療健康基金等等。
田薇:山東是韓國在華投資最集中的區域之一,韓國OCI集團在山東連續投資了兩個項目。請白禹錫先生結合貴公司在山東的投資,談談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對韓國企業帶來了哪些投資機會?
白禹錫:OCI在中國國內3個城市投資建設4家化工廠,其中兩家化工廠位于山東省棗莊市。OCI在棗莊市投資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與OCI產品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經調查發現,山東省內有完善的產業鏈,所以OCI決定在山東省內投資建設化工廠。
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持續加快,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我相信中國越是開放“市場之門”,更多的跨國企業獲得進入中國市場機會的同時,中國企業也將獲得與外資企業合作的機會,最終實現中國和全球產業的共同發展。最近,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預計更多的韓國先進產業,包括IT產業將會擴大在中國的投資。
田薇: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既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也與全球跨國公司有著廣泛的業務合作。請繆建民董事長談談央企眼中的“跨國公司與中國”。
繆建民:從央企的視角看,跨國公司要積極擁抱中國新時代,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創造高質量發展新價值,履行維護全球化新責任,結成共拓全球市場新伙伴。
新時代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既是中國自己的機遇,也是全世界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機遇。中國近14億人口特別是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購買力,潛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以保險業為例,目前中國在全球保費中所占份額約11%,到2030年占比有望翻一番,提升至20%以上。
最近,中國政府宣布了金融保險行業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放松外資金融保險企業在華設立企業股比限制的政策,這對跨國金融保險企業分享中國市場潛力提供了難得機遇。
目前,有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遇到了成長的煩惱。癥結在哪里?我認為還是要更多融入中國改革發展,在中國發展大趨勢中捕捉機會,這是多數成功跨國公司的做法。中國政府適時提出了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新時代戰略部署,創新驅動上升為國家戰略。但一些跨國公司并未跟上新時代中國的戰略部署,在全球價值鏈布局中,有意或無意地將中國置于價值鏈“微笑曲線”的底部,其結果就是供需不匹配。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不僅是“世界工廠”,而且正逐步從研發全球化的“外圍地帶”,變為重要的創新參與者和活動者。未來,跨國公司需要走出將中國作為低成本生產基地的傳統定位,融入對接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中國加大創新性的研發投入,才能更好適應中國市場的競爭。許多跨國公司的領導人跟我講,在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他們將把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帶到中國,助力中國金融供給側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除了連續的聲學模型,sphinxtrain還可以訓練半連續高斯混合模型[11]。這些模型接受了梅爾頻率倒譜矢量的訓練。在默認情況下,sphinxtrain與HTK相似,由13倒譜系數、13個變量增量和13個加速系數組成。進一步的特征提取參數如表3所示。此外,本文利用線性判別分析,最大似然線性變換(LDA+MLLT)來減少特征維數。
田薇:山東重工集團是中國跨國經營最成功的企業之一,下面請譚旭光董事長談談中國企業國際化之路的成功經驗。
譚旭光:結合山東重工、濰柴集團的國際化發展實踐,分享幾個觀點。一是,國際化戰略一定要清晰,我們一直堅持“出口貿易引領+國際并購提速+當地制造落地”國際化三大方略。近年來我們又提出要聚焦“家門口”市場,加快“一帶一路”沿線布局和深耕,重點從一般貿易向當地制造轉型。
二是,對國際化并購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原則。我們的每次跨國并購和海外布局,都是基于“補短板、調結構、強主業”的戰略原則,聚焦“企業急需、技術高端、國家瓶頸”,進一步增強主業的競爭力、拓展和升級產業鏈。
三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合”國際化技術融合工程管理方法論,即“合作控股-合資建廠-合創提升”,首先通過入股收購海外先進技術企業,取得其控制權;然后再主導其在國內組建合資企業,掌握并提升核心技術,最后再輸出給海外企業,實現國內外企業共贏發展。以此方法,我們主導收購并在國內合資建立了7家高端液壓、高端發動機等核心技術企業,為我國高端制造業和國防工業補齊了關鍵技術短板。
田薇:韓國OCI集團的愿景是引領全球綠色能源,請白禹錫先生談談OCI集團在中國的投資企業是如何體現這一愿景的?
白禹錫:OCI連續11年被編入道瓊斯持續經營指數,這是一個通過對企業經濟、環境和社會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的持續性經營指數。OCI作為化學及綠色能源企業,特別強調環境和安全領域的管理。OCI總部正在持續地實施強化安全經營體系、CEO定期發送安全信和改善企業安全文化等活動。我也在不斷要求OCI的中國國內所有子公司要積極配合履行中國強化環境保護的政策。
田薇:三井物產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商社,已有140多年的歷史,請小野元生談談對品牌傳承與創新的見解。
小野元生:較“品牌傳承”而言,或許“DNA傳承”可能會更貼切一些。三井物產的公司自成立以來,“挑戰與創造” “人的三井”“自由闊達”是其核心價值觀,并且我們非常注重傳承。因為世界在不斷變化,商業、人也都在變化,無法應對這些變化將無法生存。
田薇:山東重工集團近年來先后并購了德國凱傲、法國博杜安等企業,請譚旭光先生談談如何與所并購的海外企業高管及員工更好地溝通、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譚旭光:眾所周知,在行業內跨國并購有一個鐵打的“七七定律”,即70%的并購沒有實現預期的商業價值,其中又有70%失敗于并購后的文化整合。并購難,并購后的整合更難。
現在分享一下我們的主要做法。一是,要有一套管理國際化集團的模式,我們叫濰柴WOS運營管理模式。它的核心方法論是“用指標統一管理語言、用秩序提升運營效率、用文化鎖定客戶需求、用質量提升企業價值”,該模式榮獲了中國質量獎。
二是,以文化融合為主導的“四融合”跨國整合方法。通過“以技術融合實現創新提升,以文化融合實現戰略引領,以工程融合實現標準一致,以信息融合實現統一管控”的四融合跨國整合方法,實現了所有并購企業100%成功整合。
三是,一把手親自抓,用好外腦、科學治理、共贏發展。對于海外公司的經營治理,我們堅持外方團隊主導、中方團隊輔助的模式。選好用好當地職業經理人,同時執行總裁帶隊派駐專業中方團隊,共同實現管控目標落地。目前,濰柴的海外業務占比40%,近5年海外收入和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30%、47%,打造了全球知名的“濰柴”品牌家族。
田薇:商業模式創新是跨國公司的永恒課題。目前,中國人保正在推進實施數字化戰略。請繆建民先生談談保險科技對保險業態的影響和人保集團的實踐。
繆建民:全球正在發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對保險商業模式也必將帶來巨大影響,我把這種影響概括為以下四個“重”:一是保險業態“重構”;二是保險價值鏈“重塑”;三是保險體驗“重新定義”;四是保險經營基礎“重整”。
基于上述認識和判斷,人保集團把數字化作為商業模式變革的靈魂,謀劃實施“智·惠人保”數字化戰略,將用3-4年時間,使人保的數字化運營和IT建設水平達到保險行業領先、金融行業比肩,推動商業模式變革與技術變革融合,把人保從一家傳統保險企業轉變為具備科技賦能優勢的現代保險企業。
田薇:請蔡瑞德先生談談跨國公司如何在中國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
蔡瑞德:山東人民比較直率、實在,這對美國企業來說特別重要,因為美國文化極其崇尚的一點也是實在。另外一點是要開放,讓山東與中國美國商會建立關系,讓企業了解即將推出的規則和規定,并且可以提供一些意見。讓制訂的政策,不僅對山東有益,而且對跨國企業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