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看到這套大書的出版應當講是云岡的幸事,也是中國文化的幸事。

鄔書林 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非常榮幸有機會能見證這套大書的出版。
今天我發言的身份是作為青島出版社的老朋友,作為他們這本大書立項的見證人。青島出版社從成立伊始發展到今天重要的上市公司,成長為在國內出版界有重要影響的一家文化企業。我很欣喜地看到《云岡石窟全集》的出版。我大概去過云岡石窟四次,每一次都給我深深的教育。大家知道云岡石窟今天有路,是因為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向周總理提出來他要去看云岡而修筑的,因為他的祖父曾經在那里傳教,那個時候云岡石窟連路都沒有,我1979年暑假期間去看的時候尚且觸目驚心。因為路修好了,車才能到,那條公路50米左右,路過的卡車塵土飛揚。當時去看,一方面被云岡石窟的藝術所震撼,一方面為我們國家這方面的欠缺發展感到遺憾,遺憾的是這么一個文化寶庫卻與世隔絕。去年張院長請我去,我去了以后感覺到有了重大進展,方方面面都有重大進展。特別是我事先知道青島出版社正在投巨資出這套書,今天我們看到這套大書的出版應當講是云岡的幸事,也是中國文化的幸事。借助葛先生的話說一說,他剛剛講了中華民族敦煌的研究成果,我們不能怪我們的前人沒把這個事情做好,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要走到世界前列,我們要建立文化中國,這方面的基本文獻都不全,談什么走到世界前面去?所以經過新中國成立70年,經過改革開放40年之后,今天的學術界、出版界應當聯起手來完成這么一個宏偉目標,今天這本書出得非常好。今年中央發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文件,加強和改善出版工作的建議,把內容生產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要求列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中。我們的科技、文化研究能走到前列,這要按照世界規律去做,如果沒有全集這樣的大書,就無法比較真實地展現出它的原貌,如果沒有一批學者前赴后繼地研究就達不到這個高度,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是一位學者能夠完成的,剛才講了出版界應當虛心地跟學術界聯合起來做這個事情。大家知道工業革命之后,世界的文化有了革命性的進步,原因是什么?是因為大家找到了一個共同的機制,不管科技者做科技創新工作還是文化研究工作,一定是學術界和出版界舉世界之力走到世界前列。把前端已有的成果,現在能看到的東西全部展現,然后在同等的前提下看你有沒有創新。去年10月國務院出版聯盟向所有出版人提出一個新的任務,就是信息革命技術進步之后我們有了云計算、有了大數據,特別有了區塊鏈這樣的技術,每一項進展都可以快速、方便地展現給你。你有沒有創新,人工技能、計算機可以幫你弄清楚,像這樣的大書,或以后再出這樣的著作,要有嚴格意義上的創新。而且出書的時候,需要學術質量、學術門檻的把門人,所以出版界要更好地要求自己的邊界,成為專家,更好地依靠全世界的專家來做好創新工作。
今天,青島出版社出了這套大書,是科技與文化合作的成果,希望青島出版社在原來30多年立社基礎之上有更高的目標,現在青島出版社在中國出版界有一個很好的名字,什么名字?他們善于做大書,而且善于把大書做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好。能不斷做大,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希望青島出版社在這個基礎之上有更高的目標、有更高的基礎。再次祝賀這本書的出版,再次感謝所有為這套書做出貢獻的出版學者、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