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
郭建龍著,鷺江出版社2018年9月版
推薦人:艾舒(專欄作者)
本書以中國封建哲學為經,以現代政治理論為緯,上至秦漢,下至晚清,劃分神學讖緯期、玄學自然期、三教開放期、經世致用期、道學封閉期、實學興起期六個階段,詳細梳理中央帝國兩千余年統治哲學的發展脈絡,剖析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力圖說明中國哲學的演化與封建帝國的統治有著必然的邏輯關系。中央帝國的哲學可以看作思想格式化與反格式化的歷史,分為兩個大的周期:第一個周期從西漢的儒教哲學開始,經過魏晉南北朝玄學的“反叛”、佛學的產生,直到隋唐三教并存、互相競爭才宣告結束;第二個周期從宋代一直持續到晚清,至今仍有影響,包括宋代道學體系的建立、理學的思想控制,明代心學的誕生及反思,清代實學的興起及發展……

《荊楚歲時記》
【梁】宗懔撰,【隋】杜公瞻注,姜彥稚輯校,中華書局2018年9月版
推薦人:胡竹峰(媒體人,作家)
《荊楚歲時記》,是一本名氣很大的筆記體文集。記錄了中國古代楚地的(以江漢為中心的地區)時俗風物故事,由南北朝梁宗懔撰,記載了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令和時俗,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書,舊時中國復活在風俗、物候里。

《六:一個日本人在大理的耕食與愛情》
【日】上條遼太郎口述,蘇婭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
推薦人:李崢嶸(書評人,媒體人)
一個日本人在大理七年,耕種、釀酒、歌唱,這個故事本身很具有新聞性,的確,早在兩年前就有很多媒體采訪過他,但是作家蘇婭和上條遼太郎一樣,放棄了大城市生活、回歸大理的自然生活,所以她的寫作能夠深入到上條的內心里,細膩、平淡、沉靜。上條遼太郎為什么喜歡種地?他說:“我喜歡自然的感覺,自然的性格,想做自然的東西。”他在田地里耕種,也在田地里歌唱,“他仿佛是用音樂來播種,用種子來歌唱。”讀完后,我特意從網上找了上條遼太郎演唱的歌,如其書,簡單純凈。

《日本國立小學365天》
譚琦著,三聯書店2018年6月第三次印刷
推薦人:方韶毅(媒體人,文史寫作者)
讀完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日本小學教育不是把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而是注重孩子生活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會做飯、會洗衣、能交朋友,而后才是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用作者的話來說,“總結日本國立小學的教學特點,應該是:學得少、做得多、寫得多。學得少,為的是多做、多寫,有目的的自學能力也就隨之提高。”對比沉重的中國教育問題,我們早該反思了。

《譯文華彩·漫游》
【美】海明威、【日】永井荷風、【英】毛姆、【法】紀德、【英】D.H.勞倫斯著,湯永寬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8月版
推薦人:黃昱寧(翻譯家,作家)
“譯文華彩”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書系。主題明確,分輯出版,每輯五種,配以符合主題風格的精美書匣。封面與書匣設計感很強,宛若一只裝滿奇妙文字與哲思的旅行箱。內容擷取諸多散文名篇,做成盈掌小書,第一輯的主題定為“漫游”,收錄紀德、海明威、D.H.勞倫斯、永井荷風、毛姆五位文學名家的游記文字,分別為紀德《放棄旅行》、海明威《巴黎永遠沒有個完》、D.H.勞倫斯《漂泊的異鄉人》、永井荷風的《荷風細語》和毛姆《國王陛下的代表》。

《黃裳致李輝信札》
李輝編著,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年9月版
推薦人:綠茶(書評人,作家)
黃裳是當代藏書家和學者,他在世時和眾多愛書人有密切的交往,李輝和黃裳先生交往深厚,有密切的書信往來。本書全彩影印黃裳致李輝信札一百余通。這批信札寫于1988年至2011年,生動反映了黃裳晚年與李輝的交往,書信內容涉及人物評騭、文壇掌故、文學品鑒,皆率性而談,娓娓道來,是了解和研究當代文壇的絕好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