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鴻
摘 要:對大遺址進行保護是保護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工作內容。在對大遺址進行保護時,需注重對其整體性的保護。因為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均會導致大遺址所體現出的韻味發生改變。為解決旅游開發商的利益問題、人民對旅游的需求問題及當地人民的經濟發展問題,可通過政府出臺旅游開發限流政策、大遺址旅游限流政策、政府編制大遺址旅游業員工的方法解決問題,以對大遺址的整體性進行保護。
關鍵詞:保護;整體性;大遺址
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其發展歷程中留存下許多歷史大遺址。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的旅游需求越來越大。因政府部門對旅游開發商的管制力度有限,導致許多旅游開發商對大遺址不斷進行開發、建設,許多大遺址遭到破壞。目前對大遺址進行保護成了熱點話題。但如何保護好大遺址成為當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文章從保護大遺址整體性的角度出發并進行研究。
1 大遺址整體性保護的概念與意義
保護大遺址是我國的重要工作內容。大遺址是我國重要文化文物,具有傳承價值,一旦遭到破壞,依據現在的科技水平并不能完全對其進行修復。因此,對大遺址的保護應當謹小慎微。對大遺址進行整體性的保護是對其進行全面保護的最好方法。整體性保護可以從大遺址的建筑物、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保護,確保大遺址能夠維持最原始的狀態并繼續保存下去。
在對大遺址進行保護時,不能僅考慮對大遺址建筑進行保護,還要考慮其周圍環境等問題。如果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與大遺址建筑所相呼應的自然環境就會發生變化,大遺址自身的恢弘就難以真正地體現出來。在對大遺址進行保護的時候,需要對其整體進行保護,否則其中一個因素出現了不同,就會導致大遺址整體的韻味發生變化。
2 大遺址整體性保護存在的問題
文章以江西省樟樹市為例,探討在對大遺址進行整體性保護的過程中面臨的重重問題,其中包括旅游開發商的利益問題、人民對旅游的需求問題及當地人民的經濟發展問題。
2.1 旅游開發商的利益問題
江西省樟樹市的旅游業非常龐大,每年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我國也逐漸顯露出來旅游開發的潛力,優秀的旅游開發商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地冒了出來。旅游開發商積極地研究不同大遺址中所潛在的商機,并對其進行規劃,在大遺址中興建對旅游業有幫助的建筑物等,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破壞,導致大遺址的整體性嚴重受損。但如果政府完全禁止旅游開發商對大遺址進行旅游開發項目,會導致旅游開發商損失慘重,甚至許多旅游企業會面臨著倒閉的問題,企業員工也會面臨著失業問題,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極其不利。
2.2 人民對旅游的需求問題
由于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地提升。在滿足物質的基礎上,開始追求精神的消費。旅游是我國人民非常喜歡的精神消費,人們通常會選擇較大的景區進行旅游。通常這些較大的景區多是大遺址。人們在大遺址進行旅游的時,會對大遺址產生破壞,如有些游客會在大遺址的墻壁上寫“xxx到此一游”,還有一些旅客會將自己所養的魚或鳥帶到旅游的大遺址處進行放生,導致大遺址當地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大遺址地出現了與歷史遺跡不同的生物種群會導致其生態圈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當地的自然環境發生變化。但如果為了避免此類問題而限制我國人民到大遺址進行旅游,會導致我國人民喪失對我國歷史文化進行實際了解的良好機會。此外,如果我國限制人民到大遺址進行旅游,我國的人民對不能前往的大遺址會充滿好奇心,有可能會出現私自前往而發生意外的情況。
2.3 當地人民的經濟發展問題
我國是旅游業非常發達的國家。每年不同的大遺址均會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并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通常大遺址旅游景區附近的人民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許多當地人民會積極地投身到旅游事業中,當地許多家庭中的青壯年會成為導游、景區服務人員、演員等。大遺址景區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當地許多具備一定年紀且擁有自己手藝的老人,會使用自己精湛的技藝制作具有當地特色的物品,作為旅游的紀念品進行售賣,從而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所以,大遺址有利于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是當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經濟來源。但大遺址旅游業也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當地人民的收入通常與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呈正比。當地的游客越多,人民的經濟收益越高,但過多游客會對大遺址整體性的保護產生破壞。如果限制游客的數量,又會導致當地居民的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當地的人民同樣也是構成大遺址完整性的關鍵因素,保護當地人民生活的文化內涵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 大遺址整體性保護的策略
對大遺址的保護應當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從而確保大遺址整體性的保護工作可以正常地進行。為解決旅游開發商的利益問題、人民對旅游的需求問題及當地人民的經濟發展問題,可通過政府對旅游開發限流、大遺址旅游限流、政府編制大遺址旅游業員工的方法對大遺址整體性進行保護。
3.1 政府出臺對旅游開發限流政策
政府為確保我國大遺址不會遭到過于嚴重的破壞,在允許我國旅游開發產業發展的同時,需對旅游的開發出臺限流政策,管制企業單位對大遺址的開發程度。首先,旅游開發商需要在計劃大遺址開發項目前,先向當地政府進行申請。由當地政府選擇既能夠帶動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同時對大遺址損害性較小的項目,并每年嚴格限制審批數量。其次,政府需要制訂相關的規則,即參與大遺址旅游項目開發的企業,需對大遺址所遭受的破壞承擔全部責任。并對旅游開發所賺取的經濟收益收取更高的稅,限制我國旅游開發商對大遺址的損壞。從根源性引導旅游開發商在設計旅游開發項目時盡量減少對大遺址的損壞,且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重視對大遺址的保護。
3.2 大遺址旅游限流政策
我國游客對大遺址旅游的興趣逐年高漲,且旅游的高峰期通常在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期間。為保護我國大遺址,需要對游客進行限流,并且區分出法定節假日與非法定節假日的限流標準。所有進入大遺址的游客,均要通過官方的網站預約并購買門票。一旦所銷售的門票達到限流需求,便不可再開售當日門票。通過制訂這樣的規定,可保障大遺址不因游客過多而遭受破壞,又可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不至出現人擠人、人頭涌動而嚴重影響旅游體驗的問題。再者因為所有的門票均要通過互聯網進行預約,可有效避免游客到達目的地后出現門票售空、無功而返的情況。游客可依據出行當日大遺址的門票所剩數量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旅游計劃。對跟隨旅行團出游的旅客,政府應當對旅行團采取相同限流管理手段。
3.3 政府編著大遺址旅游業員工
為了確保大遺址的完整性,需要對當地的人文進行保護。因此當地從事于旅游業的居民,應采取政府編制的方法進行管理。這些員工的工資可以通過旅游開發公司所上交的稅進行分配。通過合理的規劃,可有效避免因當地的游客量而限流導致當地人民經濟收入減少的問題。同時,政府還可為當地居民提供宣傳教育,幫助其了解保護大遺址整體性的重要性,鼓勵當地居民自發地組織保護大遺址整體性組織,對大遺址的保護工作出謀劃策。
4 結束語
我國大遺址完整性的保護工作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經濟的發展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上,需要不斷地平衡二者間的關系,從而尋找到二者的平衡點。
參考文獻
[1]耿一淏,顧雪玲,徐麗硯,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旅游產品發展初探——以曲阜魯故城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6):140-142+146.
[2]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構建大遺址綜合闡釋與展示體系[N].中國文物報,2019-07-09(004).
[3]郭蓮純.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的遺址文化保護與開發[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7-02(008).
[4]何瓊華.從城市設計角度看南宋臨安城遺址保護[J].杭州文博,2019(1):176-182.
[5]付清遠.保護 傳承 發展——淺議《臨安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J].杭州文博,20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