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娉婷 王海濤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牡丹江師范學院項目《俄羅斯戰爭小說中的語言個性》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QN201609。
摘? 要:在語言文化學研究中,語言個性作為一種語言現象具有具體民族文化的固有特性,并在民族文學作品中得以充分體現。阿·托爾斯泰的戰爭小說《俄羅斯性格》的語言個性清晰地反映出其民族歸屬,呈現出俄羅斯民族家庭世界圖景,展現出俄羅斯民族性格與心智。
關鍵詞:語言個性;世界圖景;定型;民族文化
作者簡介:郭娉婷(1981-),女,遼寧省沈陽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化學;王海濤(1979-),男,遼寧省朝陽人,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化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7--01
語言個性作為語言文化學的研究對象始于20世紀中葉。20世紀80年代 Ю.Н. 卡拉烏洛夫在《俄語與語言個性》一書中系統地闡釋了語言個性理論。他認為語言個性是人作為語言載體的能力和特征的總和,這決定了語言載體對言語文本的生成及理解 [1]。
根據Ю.Н. 卡拉烏洛夫的觀點,語言個性能夠分別呈現在言語–語義層 (вербальн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 уровень)、 認知層 (когнитивный уровень)、 語用層 (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 уровень)三個層級。如果將語言個性三個層級視為一個整體,則它所代表的是語言個性在掌握語言、理解語言和使用語言過程中所應具有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和交際知識為一體的綜合能力總和[2]。語言個性這一中間媒介使得語言與文化產生了相互作用。趙愛國教授認為“語言個性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是民族個性、民族性格、民族意識以及民族經驗世代傳承的對象”[3]。在語言文化學研究中語言個性作為一種語言現象具有具體民族文化的固有特性,并在民族文學作品中得以充分體現。
戰爭文學作為俄羅斯文學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語言文化個性。阿·托爾斯泰的戰爭小說《俄羅斯性格》的語言個性清晰地反映出其民族歸屬,呈現出蘇聯時期俄羅斯民族的家庭世界圖景。在文本的具體語詞中反映出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特征、家庭傳統及生活方式。
1. 形成“家”為核心義素的詞匯語義場
在整篇小說文本中作家并沒有使用“家”(семья)一詞,而是運用了“回家” (домой)一詞構成核心義素,因而劃分了一層語義場:家宅、家人、故鄉。其中,家宅可以進行二層劃分:1)家宅的基礎設施 (изба 木屋 / калитка 籬笆門 / дворик 小院子 / крыльцо 臺階 / притолока 門框 / стол 桌子 / лавка 長凳 / печь 爐灶 / шкапчик 小廚柜) ;2)家宅的生活用具及餐食 (чайник 茶壺 / чашка с молоком 牛奶碗 / склянка с вином 酒瓶 / ложка 勺子 / солонка 鹽碟 / рыболовные крючки 魚鉤 / спичечная коробка 火柴盒 / пшенные блинки 黍米面薄餅 / топлённое молоко 加熱的牛奶 / хлеб 面包)。“家人”語義場包括:мать 母親 / отец 父親 / невеста 未婚妻 / жених 未婚夫。“故鄉”語義場包括:станция 車站 / подвода 大車。
2. 家庭情境定型作為俄羅斯民族家庭生活傳統的反映
在小說主人公的世界中鄉村的“家”與小木屋、籬笆門、小院子、火炕、爐灶等事物聯系起來,與面包、鹽、酒、牛奶、茶等傳統食物聯系起來。小說中描寫家里的長凳 (лавка)讓葉戈爾一下子聯想到媽媽經常一邊撫摸他長著卷發的小腦袋瓜,一邊對她說:“吃吧,小寶貝 (Кушай, касатик)。”父親的手讓葉戈爾聯想起他小時候每當犯了錯誤父親用來懲罰他的那只又寬又大的手 (знакомая была, широкая, справедливая родительская рука!)。家中加了熱牛奶的茶水是大多俄羅斯人的所愛,而按照俄羅斯習俗用面包和鹽來招待貴客,同時這些食物也是家庭生活富足的象征,即使在戰亂年代也是每個俄羅斯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資。這些情境定型恰恰反映出衛國戰爭時期俄羅斯戰士對家的理解與想象,切實地表現出俄羅斯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俄語語言個性以固有的定型形式體現在俄羅斯文學作品文本中,反映出俄羅斯民族世界圖景片段。小說《俄羅斯性格》突出了家庭世界圖景的語言個性認知。家庭作為典型的社會群體,其語言個性在小說文本中揭示了俄羅斯民族的生活方式、行為定型與形象定型,展現出俄羅斯民族性格與心智。
參考文獻:
[1]Караулов Ю.Н.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 М.: Наука, 1987. c. 35-37.
[2]楊海云. 語言個性理論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東北亞外語研究,2016年第3期.
[3]趙愛國. 語言個性理論及其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