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基于探討新時期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首先分析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意義,以及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有效策略,要正視創作態度、增加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的責任感、加強群眾文化音樂創作隊伍的建設、提高人們對音樂創作的認知等。最后分析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明確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音樂創作
中圖分類號:G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9-0230-02
群眾文化音樂是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自娛自教為主要方式,滿足人民群眾自身精神生活需要。新時期我國的群眾文化音樂迅速發展,陜西寶雞地區的群眾文化音樂開始活躍起來,為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增添了正能量。因此要努力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促進群眾文化音樂不斷發展。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時期的物質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在群眾文化音樂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群眾的精神文明得到了有效改善,逐漸縮小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的差距。[1]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群眾文化音樂具有積極意義,有效壓制了糟粕文化,消除了封建迷信等不良現象。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能夠讓人們花些時間與精力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緩解了人們生活中的焦躁情緒,提高了陜西人民群眾文化音樂素質。群眾文化音樂對文化產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群眾文化音樂帶動了音樂培訓、演出、道具、服裝等產業的發展,在群眾文化音樂中發現了豐富的民間音樂,挖掘出很多音樂天才,為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群眾文化音樂的重視。在新時期的陜西寶雞地區的群眾文化音樂中,首先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群眾文化音樂不夠重視。相關部門缺少對群眾文化音樂的宣傳,目前很多音樂創作者只看重自身利益,不能創作出從根本上體現陜西人民生活狀況的作品,阻礙了陜西寶雞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進展。其次在新時期社會的發展中,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網絡上的歌曲對傳統音樂造成了影響。其中部分不健康的音樂作品對文化音樂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使部分群眾文化音樂的創作者,開始進行網絡流行音樂的創作,削減了群眾文化發展的力量。而且在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流行音樂和國外音樂文化的追捧,使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遇到了“瓶頸”,不利于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群眾文化音樂的普及率較低。在新時期的群眾文化音樂背景下,群眾文化音樂的普及程度較低。比如從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范圍來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在陜西城鎮的發展明顯要高于在鄉鎮的發展。鄉鎮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的開展較少,缺乏統一性和組織性。并且在群眾文化音樂活動中,缺少各個年齡層次、各個社會階層的參與,導致群眾文化音樂活動看似人數較多,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群體,不利于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開展。
三、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創作者要正視創作態度。群眾文化音樂創作是神圣而艱巨的,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要端正自己的創作態度。因此音樂創作者要認真創作群眾文化音樂,改變自身追逐利益的思想,懷著滿腔熱情創作音樂,加深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使群眾文化音樂發揮出真正的價值。所以音樂創作者要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豐富自己的音樂文化知識,拿出對音樂的熱愛,去追求音樂上的財富,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得創作靈感,在人們的生活實踐中發掘音樂素材,創作出優秀的、符合陜西人民群眾的音樂作品。
(二)增加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的責任感。在新時期的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音樂創作形式比較單一,題材匱乏。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要貼近群眾的生活,要反映出陜西人民的新生活、新情感、新追求。[2]因此要增加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讓音樂創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自身的音樂創作技巧,拓展自己的創作思路。并且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不僅要創作出各種民族音樂作品,還要創作適合交響樂隊的作品,以及適合單獨演唱的作品,也要有集體合唱的作品,從而真實反映我國人民的思想情感,以及群眾的生活狀態。而且音樂創作者要抓住群眾文化音樂的特征,了解陜西寶雞人民群眾的興趣喜好、生活習慣和音樂欣賞水平,進而創作出有利于群眾文化的優秀音樂作品,加深群眾對音樂文化的理解與認知。
(三)加強群眾文化音樂創作隊伍的建設。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是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音樂應該由陜西人民共同創造和守護,因此要有一支高素養、高水準的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團隊,促進陜西寶雞群眾文化音樂的發展。[3]群眾文化音樂創作隊伍,應該是一個有創作意識、有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的團隊。對于群眾音樂文化來說,一個團隊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團隊要具備前衛的音樂知識,豐富的音樂文化素養,從而更好地發展群眾文化音樂。
(四)提高人們對音樂創作的認知。在新時期的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追求音樂的人很多。但有人創作就要有人欣賞,因此要提高人們對音樂創作的認知,讓陜西人民懂得分辨群眾文化音樂。[4]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者對音樂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對音樂內容進行不斷改善與創新,讓人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對音樂內容里包含的思想有所理解,學會正確欣賞群眾文化音樂,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和藝術氣息。
(五)擴大群眾文化音樂的參與群體。群眾文化音樂主要是將青年人納入到音樂創作活動中。[5]首先在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活動中,可以與學校、企業單位合作,組織學生和員工開展廣場文化,或者在學校和禮堂舉辦各種音樂文化活動,挖掘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人才。其次在新時期背景下,廣場和社區文化對老年人群來說,可以享受音樂生活,又可以鍛煉身心,利用公共資源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使他們都主動參與到群眾文化音樂的創作工作中。
(六)豐富群眾文化音樂內容。群眾文化音樂是具有大眾化、通俗化的特點。相關部門應該積極豐富群眾文化音樂內容,讓群眾文化音樂與高雅音樂有效結合,注重高雅音樂文化的培育。并且可以建立相關體系,讓音樂院校、藝術團體等與群眾文化音樂融合,有計劃地進行高雅音樂文化的滲透,提高群眾文化音樂創作水平,從而豐富人們的創作思維,提升人們的音樂素養。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音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明確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價值和意義。在開展群眾文化音樂創作過程中,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和解決,創作群眾文化音樂時,要貼近群眾的生活,要反映人民的新生活、新情感、新追求,從而逐漸提高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水平,提升人們的音樂素養和藝術氣息,為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增添正能量,促進群眾文化音樂走向更好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丁.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J].黃河之聲,2017,(13):115.
[2]王雁冰.音樂大眾化進程中社區音樂文化構建路徑探究[J].音樂創作,2017(1).
[3]游智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音樂創作分析[J].黃河之聲,2017,(21):161.
[4]朱爽.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音樂創作的突出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北方音樂,2017,(37):12.
[5]苗園園.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發展新思考——以音樂類群眾文化活動為例[J].牡丹,2018,(6X):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