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湘華
廣東惠州市榕城中學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個語言的專業學科,在學習上是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想學好漢語言文學,加強自身的文學素養,就要循序漸進的不停的學習和積累漢語言文化知識,才能到達良好的掌握程度。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家的發展以追求經濟發展為重點,整個社會更加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導致學生在未來的職業選擇上呈現功利化的趨勢。高中生在高考之后填報專業時往往選擇一些熱門的專業,比如金融、計算機、銷售、工程建筑類專業。因為,這些專業在學生畢業后是很快“變現”的專業,而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短期內不會給學生帶來很高的收入。全球化背景下,英語的普及也給漢語言文學帶來的很大的沖擊。現在無論是畢業升學考試、還是工作、出國旅游、留學,各個方面都少不了使用英語。我國的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重視遠遠超過了漢語,這也使漢語言文學現在處于比較難堪的境地。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我國的漢語言文學,是急需思考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教授語言的學科,要遵從學習的規律。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過程,要從幼兒園的娃娃開始普及漢語言文化。比如,可以在幼兒園添加國學的課程。從小讓孩子接觸古漢語文化,背古詩、學漢字。通過多元化的課程,讓孩子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思想品德。從小培養孩子對中國古代漢語文學的興趣,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掌握一定的漢字、詩詞,有利于為孩子建立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也要多鼓勵孩子,重視對漢語言的教育,不要讓孩子過早的學習英語,以免孩子會混淆兩種語言,最后顧此失彼。
從事漢語言文學相關專業的人,都有著一個熱愛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漢語文化的熱忱的心。比如:語文教師在個人的崗位上孜孜不倦,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為祖國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的人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教師為每一個孩子的學習嘔心瀝血。教師雖然是一個受尊重的職業,但是教師的工資始終不高,這也是很多畢業生不去選擇成為一名教師的原因。所以,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就要保證教師擁有較高的收入,保證教師的福利待遇。讓全社會尊師愛師,才能讓人們更加重視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
上文已經提到,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處于一個比較難堪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外語帶來的沖擊。英語作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是世界上使用語言最多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學習英語,對英語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漢語。想讓中國人轉變觀念,重視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國的主流媒體,就要發揮作用。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傳播漢語言的節目。這個節目通過比賽晉級的方式對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的學生進行選拔,最后得出冠軍,給予獎勵。這是一個非常好看的節目,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漢語言文化知識,還帶有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各地的電視臺也應該多舉辦類似的節目,這也是新時代媒體的職責所在。與此同時,一些主流的報刊和雜志也應該多推廣漢語言文學的知識。報刊和雜志上可以刊登一些古詩詞、小說、故事等等,比如四大名著、《史記》、《孫子兵法》,這些國學的經典之作需要被閱讀和流傳。這也是主流報刊和雜志應該履行的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職責。
如同英語的傳播一樣,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國家,重視漢語言文化的輸出,有利于提高我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有利于世界人民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比如,中國人到美國、英國留學,都要參加托福或者雅思的考試。中國的教育部門也應該建立和完善一個漢語言的等級考試系統,讓來中國工作和學習的外國友人有一個學習漢語的標準,有利于我國漢語言文學的輸出。再如,我國應該在各個國家設立漢語言的教育機構,像孔子學院已經開設起來了,但是并沒有普及到很多地方。對于想學習的漢語的外國人來說,他們處在異國,沒有找到學習漢語的有效途徑,只能以自學為主。所以,我國應該把漢語的培訓機構建立起來,讓想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也可以像我們學習英語一樣方便。希望,未來我們在其他國家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漢語培訓學校、學習班。很多外國人也在努力學習漢語,愛上中國的文化。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國漢語言文化也源遠流長。自全球化的推進,中國的文化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漢語言文學在中國的發展現狀令人堪憂,外來語言的沖擊讓我們猝不及防,我們要提高漢語言文學的地位,從小普及漢語言文學教育,只有中國人本身學習和熱愛本國的文化,才能把漢語言作為中國的一個特色文化,繼承和發揚出去。唯有特色,才能讓中國在世界各國中突顯出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