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靜
廣東惠州市榕城中學
中國語言文學中廣泛存在著多種審美因素,如:中國語言文學作品的語言美、文學人物的形象美、文學情感的情感美、文學作品的作者體現的思想美、在文學作品中體現的哲學美等等,通過學習、發現這些審美因素,可以讓我們高中生建立起完善的審美標準,為審美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高中階段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如果能對中國語言文學進行學習,受其熏陶,培養起我們高中生的審美意識,這對于我們今后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國語言文學博大精深,其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體現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追求,這種審美追求在中國語言文學的不同文學形式中均有體現,例如:字詞、詩歌、小說、散文、劇本、歌曲等方面,下文就挑選了三個最能體現審美因素的中國語言文學的文學形式進行詳細的分析說明。
中國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獨有發明,自遠古時期誕生以來生機不絕,一直為人們采納和實用,現代社會中,漢字依然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最有效途徑。漢字不僅有著巨大的實用功效,漢字本身也是一門藝術、一門文化。在漢字形成和發展的漫長時期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斷根據自身的審美傾向對其改進,使其越來越具有美的特征,漢字不僅成為人們交流溝通、傳播文化的工具,還成為美育的一重要載體和人們審美追求的具體體現。針對漢字的書寫延伸出的書法還成為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重要內容,書法的誕生也側面印證了中國漢字與其詞語所蘊藏的審美因素。每個方塊字都是獨一無二的語言文學樣式;每個詞語都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漢字以及漢字組成的詞語在形、聲、意上往往有其豐富內涵,漢字的形、聲、意三者共同構建起漢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處處體現著漢字具有的審美因素。
詩歌是中國語言文學最重要的文學形式之一,也是發展較為快速、規模較為龐大、影響較為深遠的中國語言文學形式之一,人們對詩歌的喜愛一直從古代延續至今,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詩歌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詩歌的創作門檻較高:詩歌由于其自身的形式特點,對詩詞創作者的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創作者有著純熟的技藝、豐富的生活實踐感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動人的思想情感,還要求詩詞的創作者在裝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詩詞對于格律的要求,使其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情感的同時又有濃縮的語言形式和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的節奏,方便人們的傳誦和二次的藝術創作。因此詩詞這種文學形式必定具有高度的音樂美和韻律美;古代人民創作詩詞往往是為抒發內心情感,因此詩詞也具有情感美;詩詞是高度濃縮的語言精華,詩詞必定含有語言美;詩詞中往往含有詩人此人的生活感悟,因此詩詞具有思想美和哲學美。
我們高中生群體受到高考的壓力一直不敢放松對于各項高考科目的學習,平時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大部分都向各科高考內容尤其是數學物理等重難點科目傾斜,從而無暇顧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針對這種現象,我們高中生應該正視中國語言文學的價值,還應看到學習中國語言文學對于學習語文、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作用。而語文也是高考的重點科目之一,我們高中生在平時學習中也不能放松對語文的學習。這樣將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與語文的學習捆綁在一起,就能使我們高中生加強對中國語言文學學習的態度。
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并非一日之功,僅靠課上時間的學習肯定不夠,因此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思路,將教學重點放在課下,及時督促我們高中生在課下進行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不斷對詩詞、小說、散文等中國語言文學形式進行閱讀學習,既能放松心情,也能培養我們的審美意識,提高我們的審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國語言文學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在其中還體現著眾多審美因素。針對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擴大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的語文成績,還能在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審美意識,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因此,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并不是沒有意義、消遣時間的游戲項目,而是值得我們每個高中生都應認真對待的學習科目。我們要及時的調整對中國語言文學的學習觀念,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以更好地學習中國語言文學,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形成審美意識和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