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榮會/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本科)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改革開放進程加速,當代大學生務實的思想使他們不滿足于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而緊跟社會信息潮流,把追求完美的人格質量、了解五彩繽紛的社會、拓寬知識面、鍛煉各種駕馭生活的能力、樹立自強自立放在第一位,注重個人利益,淡化了對理想的追求,忽視了社會目標,缺乏奉獻精神,表現在:狹隘的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現象嚴重。甚至小部分大學生開始接受并認同金錢至上的觀點,出現了拜金主義,以金錢、地位和權力作為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這種金錢觀念極大地擾亂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秩序、阻礙了經濟社會和人的和諧發展。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與個別大學生的高消費、高享受的追求已經針鋒相對。
第一,當代大學生出現社會責任意識淡薄
當代大學生從小到大是在改革開放的勝利春風中成長起來的,在這種大環境下長大的這一代大學生,他們的思想更為開放,他們的個性更為張揚,他們的行為更令人不解,這是時代所賦予他們的。但是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社會上也產生了許多的不良現象,尤其貪污腐敗現象越來越嚴重,拼爹現象更是被吵得沸沸揚揚,金錢與地位在現在生活中愈顯得重要,國人精神文明的淡薄,做人最基本的喪失良心使的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冷漠無情。種種不良現象使得許多當代大學生的心靈也受到了嚴重的扭曲,交友要交有錢有勢的,穿衣服要穿名牌的,長大的志向就是賺大把鈔票,享受美好生活。
第二,家庭教育的滯后
中國從古至今幾千年來漸漸形成了子女的命運受父母安排的精神文化。雖說今天的中國已經是開放的社會主義社會,子女有戀愛自由的權利,完全可以擺脫父母的左右。但是多少年來形成的傳統思想導致現代中國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干涉太多,慣性思想使當代大學生有時候失去了自己選擇的機會,而按著父母的安排毫無排斥的遵循自己的人生之路。當今社會又是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短短的10年就可以造就兩代人之間深深的代溝,更何況是父母與子女的年齡差距都在二十歲以上,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做事觀念更是相差甚遠。一貫順從父母的安排導致當代大學生失去自信和判斷力的能力。現代的城市化進程太過于急速,大量的農民工遠離自己的家鄉,去城市謀生,導致許多留守兒童的出現,他們大多數年齡較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愛和母愛,這樣下去孩子的心靈免不了會受到扭曲,長大后的價值觀也很有可能進入誤區。
第三,大學課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不高
在當代經濟浪潮的沖擊當中,大學校園的圍墻再也圍不住當代大學生狂野的心胸了,大學畢業終究還要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社會是魚龍混雜的,良莠不齊的,同樣帶給大學生的也是雙方面的,在這時大學就顯得有點無能為力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本意是以人為本,學會做人第一,做事第二,而當今社會是一個“經濟地位決定發言權的社會”,大家都在追求著利益的最大化,大學的圍墻也開始擋不住利益的誘惑了,教授也放下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國史和國情,開始引導所帶學生組建科研團隊,做起了更有錢途的工作,教學甚至成為兼職工作,學生也開始走出校門,在校外進行著各種的活動。大學里面大家談論的更多的不是競賽中獲得幾等獎,更不是獎學金,而是在談論著富二代開著豪華車,各種名牌衣服與配飾。學習在大學校園里似乎已退居二線甚是三四線,攀比風,金錢風,地位風刮遍了大學的每一個角落。教授與學生都不淡定了,什么人生素養,個人情操,在金錢與物質面前似乎那些精神文明已經不值一提了!
第一,體育精神有利于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操
體育精神是由體育運動所孕育出來的意識形態,它超出了體育運動本身的境界,內化為人類心中的一種信念和追求。體育精神帶動當代大學生關注體育賽事的同時激發了愛國情操。奧運會是通過競技的方式來展示最高水平的力與美的盛會,其實質是為了向全國人們展示運動員的精神價值和追求。當代大學生具有參與性強、情感豐富、悟性高、熱愛體育的特點,親眼目睹國家隊隊員們在比賽場上為國家榮譽頑強拼搏的精神,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國家爭光的場景,這是在向世人們昭示著一種頑強奮斗、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時也是一種不斷超越、銳意進取的人生信念。人的奮斗如運動場上的追求一樣是水無止境的,對大學生而言進行體育精神教育正好順應了這一教育要求,使大學生在磨練中,在頑強拼搏的運動競賽中,在更快、更高、更強目標的不斷追求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培養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的精神,更使當代大學生親身體會到國家的榮辱與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
第二,體育精神有利于當代大學生個性特色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當代大學生面臨的社會是一個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社會,各種新穎的體育項目給當代大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有利途徑。當代大學生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和參與集體活動以最自然的方式有效地緩解壓力消除不良情緒,培育堅忍冷靜的意志品質;有些身體正面對抗和心理上較量的項目,可以培養大學生勇敢、沉著的感知能力;比賽中的曲折性和競爭性,能夠培養大學生不畏困難、永不言棄的奮斗精神;體育競賽的成功與失敗可以培養大學生的自信與堅韌不屈的精神。大學生通過對自己的感知、行為、意識等方面的審視和反思,適時地進行著自我調節,有助于健全完善人格,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
第三,體育精神可以改變當代大學生不良慣性思維
部分當代大學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受家庭教育慣性思維影響比較大,處事方式比較保守,失去了當代大學生開放的個性,更失去了當代青年的朝氣,表現為缺乏自信心,尤其在受到學習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慮癥和抑郁癥時,不良的慣性思維導致當代大學生失去了判斷能力。在激烈的競爭和較量的體育鍛煉中,健康向上和不懈奮斗的精神不僅可以減緩這種消極心理疾病,而且能夠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境界,糾正個人慣性思維上的錯誤價值偏向,更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融洽發展。
第四,體育精神培養大學生遵守規則
每個運動項目都有嚴格的比賽規則,比賽規則對運動員的行為起著“戒律”作用,運動場上所倡導的規則是公平競爭,即必須遵守規則、光明磊落、公正平等,它是保證體育競賽能夠正常進行的規范和準則,競爭,特別是公正的、平等的競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發展潛力。體育比賽中的雙方都必須在遵守體育道德和比賽規則的前提下公平競賽,這樣無論比賽的結果輸與贏都會贏的對手和觀眾的尊重,公平競爭精神是大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必須具備的素質。在競爭激勵的當下,學校應通過體育活動和競賽組織學生積極參并養成遵守規則,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體育場上需要遵守的是比賽規則,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則是法律法規。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具備健全的法律意識,對于大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具備健康向上,不懈奮斗的精神,為祖國和家人的美好未來而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也應當義不容辭的挑起光復中華的歷史使命;作為當代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使自己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