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菲/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藝術設計專業屬于綜合性應用型學科,是以“人”為主體的應用學科,除了創新還強調實踐性。只有去實踐才能完成設計過程,將“人”為主體的設計想法應用于“物”或“人”,才能將創新思維轉換為實際價值。因此,實踐是藝術設計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環節,藝術設計教育在重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實現自己創新想法的實踐能力。各大高校對于實踐教學的研究探索逐漸予以重視,希望通過完善重視實踐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設計實戰能力,在實踐中探索鞏固藝術設計專業知識。
縱觀歷史,著名學者對于實踐的論證研究從未停止。著名教育學家、哲學家、實用主義代表人物杜威認為,知識源于經驗,積累經驗的過程與教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經驗的連續性與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人的成長。這種經驗和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起點。實用的、能用于解決問題的知識才是有價值的。他建議在學校建立能夠供學生進行模擬生活的情境或者問題解決的情境。
筆者通過閱讀大量文獻資料,總結綜述各專家學者們的觀點。將實踐教學的概念概括如下:實踐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理論結合實踐,整合校內、校外教育資源,教師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與專業相關的應用性學習的一種教學活動。廣義上講,實踐教學是理論實踐有機整合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狹義上講,實踐教學是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校內實踐教學、校外實踐基地和社會實踐的整合配置,建立與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的教學體系。
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特點,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符合專業特點與培養目標、系統科學、整合滲透、規范管理”的基本原則。
以學生為主體原則:在實踐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從“教”轉換為“引導”。藝術設計專業是以創新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依賴于教師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實踐教學重在“實踐”,學生做為“實踐”的主體,就需要學生自主參與到實踐教學當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則需要進行規劃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符合專業特點與培養目標:實踐教學必須遵循符合專業特點與培養目標這一原則,不同學校根據自己不同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各有側重;不同藝術類專業有著各自不同的專業特點。但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是當前各大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目標的共性,這就要求藝術設計專業根據培養目標結合專業特點,設置能夠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符合行業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
系統科學: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注意學科交叉,整合各方面資源,系統科學的設置教學活動。協調教學內容與實踐活動的比例,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平衡融合,通過實踐鞏固理論基礎知識,通過實踐明確知識應用要點。
規范管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還需要規范的管理制度支撐。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教學質量,需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點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考核標準、資源整合到設備與安全管理等環節,都需要建立規范的標準制度。
實踐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統稱,潘魯生教授在《論新形勢下高等設計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一文中將其內容分為五個方面,即課程實踐教學、創作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行業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
課程實踐教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實踐鞏固,涉及具有明確知識體系的課程,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學生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會應用理論知識;創作實踐教學是更深層次的教學,側重設計與創新,設計與創新離不開實踐,只有再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反復的思維過程才能完成創新能力的提升;項目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了解設計策劃的完整過程,提高實踐與合作能力;行業實踐教學是實踐教學更高層次的目標,實踐教學目標之一就是縮小實現高校教學與行業需求的距離,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設計品牌真正所需人才;社會實踐教學主要引導學生融入社會,是更廣泛的實踐教學,目的在于建立學生設計觀,價值觀及責任感。
我國藝術設計教育自形成以來不過三十幾年,從無到有至今已經基本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體系,但相較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這樣的距離,影響了我國在創新領域行業的發展速度。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要求加強實踐教學,重視原創,重視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全國高校相繼增設了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對專業的投資支持逐年增長。迅猛擴張的同時,很多問題也逐漸浮現,比如培養的藝術人才與設計行業需求脫節。橫
行發展之后的縱向發展也尤為重要,藝術設計教育面臨著改革提升,從而培養國家稀缺的創新型應用人才。這就迫使在藝術設計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實踐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改革實踐教學、規范實踐教學評價標準、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我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實踐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高校中存在將實踐教學淺顯理解為實驗課程、實習實訓、實踐專業課等,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實踐教學的本質認知不足。第二、實踐教學與行業需求還有距離,雖然現今高校已逐漸重視教學與行業需求之間的接軌,但實際效果還差強人意。眾所周知,藝術設計行業需要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但本科畢業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還是不能達到行業需求標準,還需要設計公司花大量人力財力及設計去培養可用人才。第三、實踐教學標準不清、實踐教學管理需要完善,實踐教學效果及質量不夠理想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實踐教學標準不夠明確,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還有管理體系,高校大多沒有設置專門負責管理實踐教學的崗位,應用的考核標準也不適合藝術設計專業特點。第四、實踐教學師資力量需要提升,現今高校教師大多都是博碩畢業后直接進校,并沒有實際進入行業實踐的經驗,學校忽視了對青年教師的實踐培養,這也是導致藝術設計教育與行業需求脫軌的一部分原因。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改革力度的深入,社會重視加深其發展前景可謂光明。
首先,實踐教學應逐漸滲透到本科各類型課程當中,未來實踐教學的發展會逐漸融入到藝術設計專業的方方面面。實踐與理論相輔相成,將實踐與理論融合,才能提升學生的基本工,提升動手能力。其次,實踐教學的發展必定與行業緊密相關,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基地的建立就是與行業接軌的第一步,如何檢驗考核實踐基地效果、如何讓學生真正從行業實踐中獲得幫助則是進一步的發展,再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面,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還在于評價體系不健全,沒有健全的評價體系,就沒有如實的教學效果反饋,實踐教學就不能進一步深入下去,只停留在表面建設。最后,實踐教學要想真正發展,還需要師資隊伍的完善強大,學生需要順應時代發展所以要改變教學方式,那么改變教學方式前提,則需要提升教師的能力,加強教師培養機制、評價機制、聘任機制也是尤為重要的。
實踐教學的發展建設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尤為重要,物質條件豐足的時代背景下有利于尋找實踐教學的深入發展契機,藝術設計教育的高層次發展有利于國家培養創新型高級人才,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不改革則會迅速被時代拋棄,相信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積極改革會給我國設計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為我國經濟產業變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