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寧夏師范學院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評價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著重評估學生解決情景化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反映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發展水平?!备咧兴枷胝握n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學科,高中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上的學習過程,既是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過程。因此,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評價不能單一地從高中學生對高中思想政治的知識掌握情況來進行終結性的考查,而是需要在整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全面的、系統的考查和評價。
教學評價由來已久,教學評價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結合發展也有了一定的時間。但不可避免的,將教學評價的理論知識、某一教學評價方式方法或者某一教學評價模式運用到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當中因為受到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特點、一些教學評價方法實施的困難性等因素的影響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當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評價,仍然主要以終結性評價這一評價方法為主,而且在評價內容上強調高中學生對思想政治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對高中學生較為全面的思想政治評價的具體的評價結果還是以高考分數的高低來進行判斷。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內容以學科知識為主的特點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以應試為最終目的是不可分割的。無論是從教師的角度,還是從學生以及家長的角度,甚至是整個社會來看,參加高考以及取得優異的高考成績是所有高中學生的最終目的。而高考的題目內容設置以及考試形式均是以學科知識為主導的。缺少對高中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全面的、系統的、綜合的評價。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頒布后,普遍受到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課程目標的調整和變化。即從原來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轉變為了現在的“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四個方面。因此,在教學評價方面也要隨之調整,而不能僅僅局限于對高中學生在思想政治相關知識方面的評價與考查,更應該關注高中學生的綜合發展和終身發展。對高中學生的評價也應該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價高中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發展水平。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評價在方法的運用上還比較單一,主要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或是在單元結束后,或是在學期結束后進行一次“筆試”測驗來對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和評價?!肮P試”測驗主要從理論知識層面對學生進行考查,而忽略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的評價。終結性評價這一評價方法有其優越性,多以筆試測驗為主要形式,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評價較為客觀,實施起來較為便捷,沒有過于復雜的流程。但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一錘定音”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學生努力學習的過程,也忽略了學生不斷發展的特征。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雖然明確指出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此來對高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在現實當中,也有一些學校、一些教師嘗試使用過程性評價這一評價方法,但缺乏系統、規范的統一指導和實施,每位教師對于教學評價的認識存在差異。這就造成了過程性評價的運用在數量上比較少,在質量水平上也比較低。而且由于過程性評價的諸多具體實施方法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使用并且在實施過程中有些耗時較長,因此在實施中被舍棄。
高中思想政治課普遍上還沒有受到廣泛地重視。對高中學生來說,目前由于大部分省市和學校在高中階段還實行文理分科制,因此,高中學生對思想政治掌握的水平存在著差異,并且因為文理分科所學科目存在差異,思想政治課也被邊緣化,得不到學生的重視。對高中學生的思想政治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評價主要是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為主導的。而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采用的評級方法較為單一,評價內容又偏向知識化,對于學生的評價也存在著一些誤差,并且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對于高中學生的家長來說,一方面,家長并沒有參與到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的評價當中;另一方面,大多數家長只是從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判學生的“發展水平”。從社會角度來說,社區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很少。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與在社區的表現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情況是存在的。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社會生活的教育性很強,但學生是否在實際中落實到實處或者說是否能夠正確地將理論知識外化為行為需要社區給予評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學科核心素養實則是對高中學生綜合性、全面性發展提出的目標要求,既包括對高中學生的理論知識、價值觀念的要求,也包含著對高中學生行為實踐、社會參與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不能僅僅將學科核心素養體現在教學設計中,設置好某一節課的核心素養目標作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而是應當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到實處,無論是在知識、理論層面要求學生達到相應的標準,也要在實踐中規范學生的行為。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當接受繼續教育,不僅僅從學科知識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對于教育、教學的理論也需要不斷加強。在教學評價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首先要在理論上廣泛了解、學習不同的教學評價方法。學校、教師要選擇與本校學生、本班學生情況相適應的教學評價方法。
終結性評價存在不足,但并不意味著要徹底拋棄它,而是要加強過程性評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評價,包括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正誤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進行評價。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也要善于對學生的平時表現進行觀察以便做出恰當的評價,包括對學生參與校內校外活動的情況評價,高中學生參與校內校外活動也是其公共參與能力的最基礎、最直接的表現方式。
改變對高中學生思想政治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對高中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的主體不僅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擴大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外延,豐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評價主體。
首先,可以展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考試作為對學生教學評價的一種手段,主要是對學生知識層面的評價,促使學生產生競爭意識以獲得自身的提高。對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的評價還可以在能力、實踐方面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評。例如在課上的小組討論過程中、在綜合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每位同學的表現是不同的,小組內學生之間可以展開互評,從學科知識的掌握方面進行評價,也從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角度進行評價。
其次,可以將家長納入到教學評價體系中。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的接觸要多于教師,學生也更能表現出真實的情感與態度。家長要善于細心觀察學生的舉動,不單是從成績來看學生的發展水平,還要從綜合素質角度出發來評價學生的發展水平。
最后,加強社區與學校的聯系。目前,大部分學校在寒假、暑假期間會布置社區實踐活動的任務,社區也會相應的展開一些活動,但大多數活動只是流于形式,只是為了配合學生完成任務。因此,不僅僅是在假期,而是要在日常,學校要加強與社區之間的聯系,可以制定社區評價表,每周、每月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將其納入到學生的綜合成績之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課在全社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對高中學生在本學科的評價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高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為基礎,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客觀地、全面地、發展地評價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和終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