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琴
重慶市松樹橋中學校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小學教學從原先的教師教學為主體進一步轉變為學生學習為主體,而教師則在教學環節中成為一種合作者、組織者的角色。對于數學教學來說,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基于觀察、動手、思考、動腦等一系列行為,采取創造性的學習模式,進一步將數學知識納入到自我的認知結構。
目前的初中數學的主導教學模式還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原本應該是生動有趣的數學思維過程被五花八門的題海戰術取而代之。學生的思維變得愈發狹窄,學習過程中忽視了數學知識的核心——數學思想,所學知識往往只停留在了數學知識表面。更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失去了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數學學習變得被動、消極。新課標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但由于我們現在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具體的改變,所以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覀儜撟寣W生喜歡上學習數學,從而再深入研究數學。要有效地培養興趣,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功課,教師也應該做好導入學習新章節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興趣的方法。同樣,良好的教學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建立一種和諧輕松的教學環境。我們都知道,環境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作用,在這個階段里,學生容易遭遇瓶頸期,失去對數學的興趣,甚至從此在數學學科上沒有自信和動力,因此,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是數學教學方法至關重要的前提。要注意學生情緒,和學生一起研究和學習,數學學科本就是一門艱澀的學科,怎樣引導學生在艱澀中找尋到快樂和自信,數學教育者的教學方法和創造的教學環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每名學生的成長環境不一樣,教師教學的時候就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進行教學.教師要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學生在學習目標和作業布置上的科學合理地安排,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逐步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做到課前充分預習,讓學生了解學習的內容,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示錯法”的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在解題中的錯誤展示出來,讓學生討論、找到問題、及時糾正錯誤、并引導學生有效預防這類錯誤的發生,提高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和總結能力等,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創新來源于自主學習和思維有個性的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通常由興趣信念以及追求進步等個性品質才能形成。從某種意義上說,自主學習就是有創新意識的表現,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可激發其追求成功的健康心理,并理智地開展各種創新活動。因此,初中數學教學要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形成對問題探究與合作的學習過程,要從培養學生勤學好問,謙虛誠實的個性品質上進行自主學習活動的深層次的指導。
沒有合作,就沒有合作學習。因此,在合作學習中,合作是核心。受傳統的教學的影響,學生一般更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對小組和小組其它成員的學習情況不夠關心,致使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差生主動求助較多,優秀學生主動幫助同學較少。出現這種情況,合作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有效方法:
(1)在評定成績時,把每個學生的個人成績與本組及其本組其它成員的學習狀況掛鉤。要讓學生形成這樣的觀念:只有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成功,才有小組集體的成功,只有小組成功,才有小組成員個人的成功。這樣,小組的每個成員都不僅努力爭取個人學習目標的實現,而且愿意幫助小組同伴實現學習目標。
(2)引進競爭機制,促進組際競爭。初中生一般都有爭強好勝心理,在具有競爭性質的活動中會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和集體主義熱情。在組際競爭中,學生可以體會到:要在“組際競爭”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加強“組內合作”。在合作學習的評價中,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這就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個人成績為標準、以學生個人為獎勵對象的做法,從而改變了學生的交往方式,促進了組內成員的互助與合作,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指引者。初中數學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的觀念,扎實采用一些聰明高效的行動,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全面落實數學教學的目標,為初中數學教學事業的發展添磚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