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華
四川省隆昌市石燕橋鎮義大小學
所謂的趣味性教學指的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尤其是身心特點將學習內容同學生的喜好結合起來,讓教學活動更加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學階段,這種趣味性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產生巨大興趣,并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對于老師來說,這將帶來教學質量上的提升。
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有利于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教師要充分轉化教學模式,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第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能被動接受數學知識,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利用趣味性教學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教學中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第三,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小學數學教學中,并且在教學中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學生在教學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有效理解記憶小學數學知識,從而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自覺主動接納知識的程度是密切和對學習內容和自己所生活背景在所聯系的。課堂上,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矛盾是每個數學教師的難點。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教師不僅要把重點放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還要能夠熟練地使用其他各種技巧和直觀的教學方式。“直觀”包括實物、模像、言語三種類型,特點是可以直接接觸,也就是可觀,可觸,這種特點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很好的工具,所以教師要靈活合理地根據課堂內容加以運用。現代普遍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剛開始組織時是會有困難的,小學生見到直觀的演示時難免會不受控制,增加教師管理課堂的難度,但當“使用規則”和優勢體現出來被學生所體驗,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學生就是課堂的活力所在了,教師則可以真正體會到“學生在課堂主體”這句話。控制教學節奏,提高教學效果是多媒體技術帶來的最大便利。
要想構建小學數學快樂課堂,首先就必須要有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愉悅和諧,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頻繁。學生積極與教師探討問題,而教師也可以用課堂上的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學習。老師上好一節課的標準就是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程度,學生在課堂上會集中注意力,思維敏捷,對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大有裨益。而且老師還需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偶爾的幽默感也將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也能夠與孩子們健康地交流,讓原本比較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具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與老師交流從而增強自信心。另外,老師對培養孩子的個性能力并不是什么都不管孩子,而是讓孩子們能夠自我約束,還可以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為老師創建快樂課堂提供便利。
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到生活。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不強,因此,在介紹數學原理和公式的時候不能僅僅依靠教材內容來分析,將數學知識融入學生生活的講解模式將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生活化的學習機會,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為生活提供便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不再覺得數學遙不可及,增加數學學習的興趣。
除了課堂教學外,作業環節對小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影響深遠。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當努力超越以往的枯燥呆板的作業風格,讓作業變得更豐富多彩,同時,作業設計要圍繞學生這個主體展開,并用教學目標引導設計活動。例如,學習完了等腰三角形內容后,老師可以設計一道作業問題:有一扇三角形的門,門的形狀是一個等腰三角形,門的頂點處掛著一大塊奶酪,米老鼠和一只普通老鼠為了吃到奶酪分別從門的兩側往上爬,等他們最終吃到奶酪的時候,誰走過的路程比較多?將經典卡通形象“米老鼠”、超乎常理的“三角形的門”以及“誰動了我的奶酪”中老鼠吃奶酪的概念運用到課后作業題目中,無疑會讓孩子們感覺非常有趣,他們不光重溫了這些經典的形象和概念、提升了想象能力,而且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多的興趣。
綜上所述,將趣味性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意識,真正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