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韓梅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新北關小學
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一門語言,而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更是英語教師追求的課題。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也對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目標也提出:小學生要能用短語或句子描述系列圖片,編寫簡單的故事。因此看來學生英語口語教學是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話題。在多年的課堂實踐中,我遵循話題契合原則和語言匹配原則,設計出了課程實施方法和有效評價體系。
所謂拓展銜接法就是在課堂中進行主題和內容的無縫對接。繪本與教材的整合首先應該基于新課標話題原則,凡是與話題接近的繪本,或者與教材內容契合度較高的繪本就可以作為首選。在教學中很自然地從教材文本內容過渡到繪本故事內容,基于熟悉話題的拓展,小學生更容易理解。通過大量與所學內容匹配的拓展訓練,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展了學生對主題內容理解和應用的視野,使語言學習得到合理化、趣味化的重復和強化。增強了學英語的信心。
例如:在執教PEP五年級上冊 Unit 2“My week”時,可對接《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本書圖片顏色鮮明,句子簡單有趣,有韻律而且重點句型從談論一周的活動到動物毛毛蟲的日常,使學生在愉快的想象世界中記住了較難記憶的表達星期的相關詞匯并能靈活的表達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在此課中老師可以在呈現這本書后說:“Look,it’s a caterpillar.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does it do in a week?”引出繪本,孩子看過后,可以通過問答的形式,詢問學生每天毛毛蟲做什么。比如“What does this caterpillar do on this Monday?”……還可以在小組活動中,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設計學生訓練口語的活動,如:程度好的可以復述、角色表演或者改編故事;程度弱的可以選取一個圖片描述、一個片段復述等。
所謂獨立浸潤法就是用一本完整的繪本作為課堂內容獨立上一節繪本課。這樣的課一般我們在學習一個單元或者一個話題之后進行。學生可以通過浸潤到繪本故事中來理解并運用強化主要單詞和句型的運用。首先我們仍然是選取與新課標主題接近的繪本。力求繪本包含所學單詞或句型,并在此基礎上再上升一個難度。即語言難度稍稍高于教材。因為繪本學習重在意義,語言難度稍稍高于教材是可行的。只要教師的教學方法恰當,不要過于關注語言碎片,如詞匯等,就可以讓學生更多地關注文本意義,并利用提問、敘述和角色表演等活動聚焦訓練繪本中與教材匹配又稍有拓展的語言。聚焦的語言量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教學時間來確定。
例如:在執教PEP五年級下冊 Unit6“Work quietly”中,第1部分,教材內容是描述自己或者他人正在做的事情。這一部分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們選擇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中《The Big Box》這本書,在學生學了這一部分過后,利用這本繪本讓學生浸潤到故事情景中來理解并強化訓練正在進行時的句子。這本繪本故事貼近學生生活,有趣好玩,講的是Kipper一家用紙箱做房屋,后來下起大雨,淋濕了房屋的故事。這個故事孩子們應該都經歷過,所以孩子興趣倍增。里面的句子如:What are you doing mommy?I’m making the windows.It’s raining 等句子都是正在進行時的表達。呈現玩繪本后,可以問答的形式先把每個情節描述一下,然后在小組活動中進行角色扮演,可以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分層設計任務,程度好點的可以續編故事,創編故事,其他學生將故事表演出來就可以了。最終目標是學生們能順利的過渡到熟練表達日常生活正在做的事情,提升口語能力。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學習英語需要充分的語言環境,才能將英語自然而然運用到生活中。因此在課堂之外,我們要設計一些有效的特色作業,比如:自制繪本,及學生回去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語言能力,創編英語小故事,制作成英語繪本,將所學的句型表達運用到其中。還可以定期組織英語沙龍活動,可以在一周中選擇一整天,學生在課下用英語交流,分享自己所看過的繪本,也可以講述自制的英語繪本故事。
在構建英語繪本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口語表達中,有效的評價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評價不僅能肯定學生的達標速度,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學習的成績,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的自信,而且起到反饋調控的作用,有利于及時發現、彌補、矯正學生的知識缺陷和認知錯誤,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能。在滲透繪本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基于學生的程度能力和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可以進行繪本講演會、講故事比賽、自制繪本評比等活動。
第一、繪本講演會。就是將繪本故事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給大家講出來。根據學生的程度,可以是小組共同參與,角色表演,這樣分層展示,既提升了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口語水平,同時其他學生也鍛煉了自己的口語,并增強了學英語的興趣和信心。這個活動適合放在課堂拓展繪本后作為展示環節,也可以是第二節課的導入部分進行。最后評選出“最佳演說家”,“最佳合作小組”等。
第二、講故事比賽。這樣的活動我們并不陌生,就是找一個合適的時間舉行全英文講繪本故事。但是要注意比賽時間最好設置在獨立繪本課堂上,作為小組活動,學生在小組里用自己整理好的語言講本節課的故事,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可以設計不同要求:簡單講述故事大概,帶表演講故事,續編故事,創新自編故事等形式。通過學生點評,投票最后評選出“最佳口語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創新獎”等。
第三、自制繪本評比。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特色作業,及繪本的制作后,我們要進行繪本展示評比。學生利用課下時間互相用英語介紹自己的繪本,并進行初步互評。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能力,學生及時找出自己的表達錯誤,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時糾正;在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時開拓了視野,提升了思維。課堂時間短暫有限,因而在課下學生已經充分的介紹,分享,互評繪本成果后,我們在課堂上展示最佳繪本,作為導入環節,讓學生感受英語優美,有趣的一面,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快速投入到英語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