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廈門大學圖書館信息化發展歷程回顧與反思(1986-2016)*

2019-11-15 02:20:48陳定權蕭德洪
圖書館論壇 2019年11期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化信息技術

肖 錚,陳定權,蕭德洪

0 引言

2018年是改革開放的第40個年頭,伴隨著我國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圖書館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仡?0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歷程,信息技術幾乎顛覆了傳統的館藏結構、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1]。南京大學圖書館大約于1978年開始和計算機系合作,嘗試將計算機應用于圖書情報工作[2]。1980年代中期,逐步出現應用于圖書館計算機管理的實用化系統[3]。進入1990年代,隨著國產自動化系統的研制成功,一大批圖書館實現了自動化管理[3]。1994年CERNET的建設,讓大部分高校通過CERNET接入因特網,開始與全世界進行信息交流[4]。進入21世紀,因特網的普及使得圖書館面臨轉型,數字圖書館突破了傳統圖書館在服務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5]。Web2.0時代信息產生和傳播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圖書館的服務模式隨之改變[6]。當今社會,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浪潮正在引領新的變革,圖書館向著智慧知識服務這一目標前進。

圖書館技術部門是圖書館信息化的主要建設力量和具體實踐者,從技術部門視角回顧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歷程,能夠較為完整準確地記錄下圖書館技術發展脈絡,有助于了解圖書館技術的過去,把握圖書館技術的現在和未來。1980年代,計算機及自動化系統的引入使圖書館傳統的工作流程和業務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作為業務支撐保障的圖書館技術部門應運而生[7]。服務器、網絡設備及相關軟件在圖書館中的深度應用,使技術部門成為圖書館必備的部門之一[8]。在信息技術浪潮下,互聯網蓬勃發展,Web2.0運動所產生的社交媒體、社群文化、個性化應用對圖書館服務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9],信息技術與現代圖書館融為一體[10],技術部門逐漸成為圖書館的核心部門之一,成為圖書館在當前信息技術環境下服務轉型和業務重組的主要驅動者。

廈門大學由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辦,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A類建設大學名單,素有“南方之強”的美譽。廈門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廈大圖書館)歷經90多年的積累,以豐富的文獻資源、優良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高效服務,成為學校教學科研及師生學習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本文通過回顧廈大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歷程,梳理技術部門在信息化建設歷程中的歷史作用,一方面可以真實還原那段激情澎湃的歷史,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信息技術對圖書館行業可能更加顛覆性的影響[11]。

1 廈門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三個階段

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一般可以劃分為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3個階段[12]。廈大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歷程有其獨特性,大體上可劃分為計算機化管理階段、自動化網絡化并行發展階段和數字化階段,每個階段的目標任務都有所不同,既受到當時技術環境的限制,也受到學校政策、經費、人員等方面的影響。計算機化管理階段的目標是嘗試采用計算機模擬人工操作流程,提高業務工作效率。自動化網絡化階段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提高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建立校園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并依托CERNET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電子資源。數字化階段的目標則是在自動化、網絡化的基礎上構建一個資源豐富的“聯合、開放、電子化”的文獻服務體系。3個階段承前啟后,使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逐步發展提高。

1.1 圖書館計算機化管理的探索階段(1986-1992)

廈大圖書館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的探索始于單功能業務軟件的研發,利用計算機運算速度快、數據保存準確、檢索統計方便等特點,用計算機程序模擬人工操作流程,提高業務效率是探索階段的主要目標。

1980年代初期,廈門大學為了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引進一批現代化的科學儀器、培養師資、聘請專家和引進圖書資料。為此,廈門大學成立了實驗教育辦公室,統一管理學校分析測試中心、計算中心、技術服務中心、電教中心和實驗室管理科[13]。1985年圖書館向學校提交報告,申請購買微機開展外文圖書采購和流通服務。1986年圖書館又在“七五”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強現代化服務手段設施,建立與全國圖書館情報網連接的數據庫,并在采訪、外借圖書等工作環節普遍使用計算機。幾經爭取,學校在引進的一批微型計算機中給圖書館分配了兩臺IBM AT微機(Intel 80286處理器,1024KB內存,20MB硬盤),圖書館還接收到1臺由華僑捐贈的286兼容機。利用這3臺微機,在MS DOS操作系統下利用COBOL語言①編制外文圖書采訪程序,具有通過ISBN、書名和著者查重、外幣折算、價格統計、記錄修改、訂購清單打印的功能。在CC-DOS②下使用漢字dBASE II③編制的中文期刊管理程序,可通過刊名、刊號、序號進行查詢、日常登到、統計訂購份數、金額匯總、打印清單和信函催單等功能。

通過自編程序模擬原有業務工作流程,嘗試用計算機替代純手工操作,圖書館從中意識到計算機在管理中的作用和發展趨勢,于是一方面開始逐漸增加微機數量,另一方面通過培訓培養館員計算機的使用能力,進一步擴大計算機在其它業務上的應用。1988年圖書館與計算機系商議,由計算機系李名世、吳碧霞與圖書館王駿組建試制小組聯合攻關,規劃開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此外,為配合向國家教委文科文獻信息中心提交西文書目的要求,引入BiblioFile④光盤系統開始西文圖書計算機編目[14]。針對中文文獻,圖書館購買了北京圖書館⑤的書目數據,使用當時較為流行的息洋GCS通用編目系統⑥進行中文圖書編目工作。從此圖書館進入了計算機編目時代,采用標準化的MARC格式制作書目數據[15],為日后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使用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圖書館根據已有的工作模式,通過計算機程序模擬業務工作流程,使圖書館工作開始從手工階段逐步進入計算機化階段,提高了業務處理速度和工作效率。1992年5月,校領導將我國臺灣廈大校友會及校友陳安琪、杜俊敏先生,友好人士李該博先生的2.3萬美元捐款撥給圖書館,用于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經過學校專家和圖書館自動化技術組的討論決定,爭取通過免稅進口2臺網絡服務器(AST P-II 386,內存8MB,硬盤320MB*2,VGA彩顯,1.2MB+1.44MB軟驅),8臺COMPAQ無盤工作站,2臺有盤工作站(AST 386 SX/20,內存2MB,硬盤40MB,VGA彩顯,1.2MB+1.44MB軟驅),以及150M磁帶機、針式打印機、網卡、條碼閱讀器等設備。隨著計算機設備的增加,圖書館組建了技術小組,主要負責程序開發和數據錄入的工作,更多館員開始接觸和學習計算機。

1.2 圖書館自動化與網絡化并行發展階段(1993-1999)

進入1990年代,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學校規劃自1991年起,利用5年時間投入經費,規劃、實施全校圖書情報自動化、網絡化建設[16]。廈大圖書館的自動化建設與學校網絡化建設幾乎同步進行、協同發展。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相對滯后,高校網絡化建設能夠順利推進,幾乎跟隨著自動化發展的步伐和節奏,再者網絡化建設并沒有改變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功能體系,只是延伸了物理距離。

圖書館和化學系組建了最早的校園網雛形,使用粗同軸電纜建立10BASE-5總線型以太網,實現圖書館大樓與化學系大樓間的網絡互聯,圖書館內則采用Novell令牌環網方式組網,使資源共享成為可能。1993年2月,由圖書館技術小組和計算機系聯合自行開發的流通系統⑦投入使用,標志著圖書館自動化建設進入實用階段。經學校批準,1993年4月成立圖書館技術部,由從學校計算中心調入圖書館的黃海擔任部主任。1994年10月,借助于香港扶輪社40萬港元的捐助,廈大圖書館率先在我國高校建成光盤檢索中心,配置塔式光盤服務器和30臺486計算機,提供20多種光盤數據庫和多媒體光盤資料的查詢檢索[17]。

廈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發展過程較為曲折。最初是自主開發單機版的外文圖書采訪程序和流通程序⑧,隨后又在BiblioFile系統和息洋GCS編目系統上進行西文和中文圖書編目。1992年開始進行圖書書目回溯工作,大約到1996年初完成了約30萬條圖書書目數據回溯。為了解決各系統間的數據共享,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圖書館決定放棄單功能系統,轉而引入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當時主要調研了深圳大學圖書館開發的SULCMIS[18]和深圳圖書館開發的ILAS5.0。經過比較和試用,1996年最終選擇了當時處于我國領先地位的ILAS5.0系統[19]。ILAS5.0系統包括采訪、編目、流通、連續出版物、檢索、參考咨詢等6個子系統,并由公司提供免費維護和用戶培訓[20]。為了配合自動化系統建設,圖書館采購了SUN SPARC Server 1000E小型機和30臺486計算機,并使用第一代UTP電纜和10M HUB(集線器)組建館內星型局域網,用于保障自動化系統的運行[21]。

伴隨著自動化系統的成功運行使用,圖書館傳統的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隨之重組。在原技術部的基礎上成立自動化技術部,主要職責是保障自動化系統正常運行、網絡建設運維、計算機維護。人員編制也在原技術部人員基礎上,將部門人數擴充到6人。通過ILAS系統的實施,圖書館在自動化網絡化建設方面積累了經驗,培養了技術隊伍。福建省高校圖工委聯合廈大圖書館開辦了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研究班,為省內高校圖書館培養圖書館自動化管理高、中級人才,并開設計算機技術學習短期培訓班[22],培養和提升館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1994年學校成立校園高速信息網絡建設領導小組,黃海被委派成為小組成員,同時抽調了技術部館員參與組建學校計算機網絡管理中心,說明圖書館在全校信息化建設起步階段處于領先地位。廈門大學校園網一期主干網采用當時最先進的ATM交換技術,選擇IBM公司提供的校園網解決方案構建。1995年4月,廈大校園網接入CERNET華東南地區中心,并通過CERNET與因特網連接。1996年4月,校園網光纖主干網正式開通使用。1997年,完成了全校教學、科研和行政部門及部分學生宿舍的網絡覆蓋。1998年初,采用光纖寬帶接入方式完成了廈大東區教工住宅小區(700戶)上網工程[23]。期間圖書館內部網絡也進行了大規模升級,采用準智能化的三層交換機組網,網絡穩定性和網絡速度大為提升。至此,圖書館也從局域網時代,通過校園網接入CERNET連接因特網,正式步入因特網時代。

隨著校園網的全面建成,廈門大學提出“數字校園”建設方案,圖書館資源“上網”,向校園網乃至因特網提供資源成為首要任務。與此同時,圖書情報電子化趨勢愈發明顯,電子出版物的類型和規模不斷增加。廈大圖書館經討論規劃,1996年在我國高校圖書館中率先成立了電子文獻信息部,主要負責電子文獻的采編與通報、電子文獻信息查詢服務、計算機輔助教學、電子文獻制作與建庫、電子文獻與會議通訊。建立獨立計算機機房,購置了服務器、塔式光驅服務器,架設Novell網絡,附設高速同步影音傳輸器。33臺486型微機(486/66和486/100機型,4-8兆內存、圖像回放卡、聲卡、光驅、540M硬盤),還配有打印機、速印機、幻燈機、投影儀、TV Code卡⑥等。1臺586型32M內存的高性能微機,配圖像編碼卡、光盤刻錄機、可擦寫光盤機、掃描機、影碟機、錄像編輯機等[24]。電子文獻信息部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計算機學習場所,讀者可以上機檢索光盤數據庫和因特網資源,收發Email,進行數據庫利用和信息檢索培訓,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英語聽力練習。此時的電子文獻信息部設備先進,規??捎^,在全國高校中居領先地位,深受讀者喜愛,長期處于“一機難求”的狀態。為保證設備正常工作,專門從自動化技術部抽調了技術人員負責機房設備維護和電子文獻制作。電子文獻信息部和自動化技術部成為館內信息技術相關的主要部門,電子文獻信息部主要為用戶提供服務,自動化技術部則更加偏重設備管理和技術支持,這也是技術部門融入圖書館用戶服務的開端。

通過1997年開始的“211工程”建設,廈大圖書館提出以建設計算機網絡為中心,構建一個“聯合、開放、電子化”的文獻服務體系的目標,采用先進的軟硬件平臺,向校園網提供文獻信息服務[25]。1997年建立起了圖書館主頁,成為校園網上資源最為豐富的網站,先后引進SCI/SSCI/ABI/Inform等大型光盤數據庫,OCLC FirstSearch數據庫,Science電子版,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EBSCO Academic Search Elite和Business Source Premier等數據庫,大大豐富了校園網學術資源。

在這一階段,一方面隨著自動化系統的全面應用,圖書館的業務模式發生了改變,服務效率得到了提升,人員配置也適時作了調整,如期刊部、流通部的人員需求降低,數字資源建設的人員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大環境的變化要求圖書館不斷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電子資源獲取需求,服務的網絡化成為發展的新方向。自動化技術部的工作職責也擴展到為全館自動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制定規劃、圖書館局域網和虛擬網的網絡規劃與建設、服務器系統維護和設備故障處理、系統安全和網絡安全的保障、ILAS系統管理和系統數據庫維護、圖書館主頁的設計制作與維護、網絡信息系統的開發及運維、本館數字化資源開發及各類電子資源的整合、自建數據庫項目規劃設計開發及維護推廣、多媒體資料采購、全館人員的計算機和網絡知識培訓。

1.3 數字圖書館建設發展階段(1999-2016)

網絡化極大地刺激了電子資源的需求,數字圖書館逐漸走入國人視野,數字資源成為本階段原始需求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1999年,圖書館從各個部門抽調了一批優秀的年輕館員,組成自動化技術部資源開發小組[26],專門進行資源數字化和自建數據庫開發工作。該小組先后自主建設了法學全文文獻學術數據庫、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全文數據庫、澳臺論文、華人華僑論文、東南亞研究論文等特色數據庫,還有教學參考書系統、多媒體館藏(聽力磁帶、CD資源、VCD資源)在線播放平臺、影視頻道(紀錄片、科學探索、教育講座)、音樂頻道(音樂酒吧、CD圣經)等,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進入全面推進大發展階段。2000年廈大圖書館本地服務器上的可用資源數據量達8TB,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資源港”。

此時自動化技術部這一名稱已遠不能涵蓋其工作內容,同時部門成員多達19人,工作職責的繁雜對管理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根據數字圖書館的特點,圖書館開始依據資源、技術、服務來重組圖書館的業務部門。2003年,圖書館對自動化技術部進行調整,分別成立了以資源建設為主的多媒體中心和以技術保障、系統開發為主的信息技術部。另有若干館員去到一線服務部門,他們憑借在自動化技術部的技術歷練,帶動了全館信息化應用水平,推進了數字圖書館建設與服務轉型。經過重組,信息技術部集中了全館技術精兵,下設系統維護組和技術資源開發組,根據工作任務重新梳理各崗位職責,設立自動化系統管理員、網絡工程師、資源開發主管、軟件工程師等專業技術崗位,專業化分工進一步的明晰既有利于技術人員的專業發展,也有利于技術團隊的建設[27]。系統維護組主要負責全館服務器、網絡、計算機和外設設備管理維護,保障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數據安全。技術開發組的主要工作是跟進數字圖書館建設標準規范,開發建設圖書館網站、自建數據庫、應用軟件,支持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提高內部業務管理水平。

信息技術部明確了以信息化建設和技術服務保障為主的工作方向后,將工作重心聚焦于圖書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圖書館平臺建設、信息系統開發。規劃實施圖書館信息化基礎硬件平臺提升方案,包括機房環境改造、館內局域網改造、分級存儲體系建設、服務器規模擴充。2001年圖書館大樓完成了擴建,校園網二期工程亦已完工,與學校網絡中心的核心主干升級到千兆光纖互聯,館內接入區實現百兆網絡到桌面,網絡環境得到極大提升。隨后又在館內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28],實現了穩定、高速、便捷的網絡接入層。規劃實施數字圖書館存儲系統建設,逐步建成基于SAN的分級存儲體系,于2006年建成容量40 TB的光纖存儲陣列,100 TB的磁帶庫備份存儲,為數字圖書館提供了大容量、高可靠性、易于擴充的存儲系統[29]。購置了新的SUN Fire E4900小型機,替換服役10年之久的SUN Enterprise 3500小型機。2006年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也從當時已停止更新維護的ILAS II遷移到更加開放、不斷升級完善的匯文Libsys3.0,保障了圖書館業務的持續發展,并為日后相關信息系統的開發奠定了基礎[30]。

Web2.0的出現給圖書館服務增加了新的動力和思想,廈大圖書館大膽嘗試將Web2.0的相關技術與圖書館服務相結合,如建立基于Wiki的內部知識管理系統,利用Movable Type和WordPress開源軟件搭建圖書館讀者服務博客和館員個人博客平臺,采用RSS推送圖書館公告信息、預約取書信息、新書通報信息,在OPAC中引入標簽(Tag)實現讀者對圖書的個性化分類,通過調用豆瓣網等公共平臺API利用Mashup技術增強圖書館OPAC系統[31]。Web2.0的理念也在悄然改變圖書館的組織文化,在人人參與、集體智慧、開放協作的氛圍下,潛移默化地形成了一支泛技術團隊,也被大家戲稱為“飯團”。“飯團”打造了一支組織松散但卻通過IM/SNS溝通順暢,來自不同業務部門卻能相互協作配合,有著不同專業背景卻能常常碰撞出創新火花的隊伍[32]。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智能手機APP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廈大圖書館除了跟蹤嘗試新的技術和產品外,還更加關注將新媒體與圖書館業務的結合,通過營銷推廣圖書館服務[33]。比如,嘗試自主開發了移動圖書館APP[34],是最早一批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圖書館,在社交網絡上與用戶廣泛互動,解答咨詢問題,開創了讀者服務的全新模式[35]。在迎新[36]、離校[37]兩個對高校學生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推出設計清新、內容個性、有情感依托的專題網站,宣傳推廣圖書館,營銷圖書館服務。其中,專門為畢業生準備的“圕·時光”網站獲得2016年IFLA國際營銷獎第二名[38],受到業內同行的廣泛關注。

2 廈門大學圖書館技術部門的工作重心與轉型發展

從1986年圖書館引入計算機,組建技術小組,嘗試對業務進行計算機化管理;到1993年成立技術部,自主開發流通系統,并于1996年更名為自動化技術部,全力推進自動化系統建設;再到2003年,經過人員重組,部門改名為信息技術部,發力數字圖書館建設,在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技術部門始終是有力的推動者,技術部門的工作重心直接體現了不同階段的主要任務,其理念也處在不斷的轉型當中。

2.1 部門崗位設置的調整

部門工作重心和工作內容的變化,帶來工作職責和崗位設置的相應調整,以配合不同時期的信息化建設工作。表1列出了信息技術部歷次崗位調整中崗位設置和崗位主要職責。從崗位設置中可以看出,除部主任外的其他崗位名稱都有變化,早期并沒有明確的崗位,統稱為技術員,后來隨著業務增多,工作重心轉移,逐漸劃分出不同的專業崗位。技術部成立初期,含部主任只有3名成員。1996年,圍繞自動化系統實施,人員擴充到6名。1999年,自動化系統已穩定運行,部門工作職責增加了數字化內容建設,人員激增到19名。當時因職稱關系,將崗位根據職稱設為高級、一般、助理三類,在崗位工作職責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因人設崗”的嫌疑。2003年,伴著業務重組進行了機構調整,重新梳理信息技術部的崗位設置和工作職責,設置不同的專業崗位,并實行圖書館重點崗位制度,推行“按崗選人”,使符合崗位要求的中初級職稱館員有機會出任重點崗位。2012年以后,信息技術部主要工作為對內提供技術保障和對外提供技術支持,新增用戶服務工程師和媒體創意工程師,以滿足新的工作需求。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專業化的館員參與,人才保障是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部門崗位由少及多,由泛及精,從變化頻繁到相對穩定,反映出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劇烈變化階段,然后進入顯著爬升階段,再到穩步發展階段,這與技術成熟度曲線十分類似。

表1 廈大圖書館信息技術部歷次崗位變化表

2.2 部門工作重心的演變

廈大圖書館信息技術部門的工作重心隨著信息技術大環境的發展,以及圖書館對新技術的采納應用而不斷變化。從技術部門名稱的變化上,可以看出圖書館對技術部門所承擔工作的定位在不斷調整,對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業務工作中所扮演角色的認識在不斷提高。總的說來,可以將技術部門工作重心的演變歸納為關注、探索、實踐、提升、融入幾個關鍵詞。

(1)技術小組的工作重心。探索使用計算機模擬或改進提升圖書館當時的工作是技術小組的工作重心,計算機化也是在自動化概念出現之前經常使用的專業術語。技術小組開始關注國內外同行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動態,嘗試利用計算機程序取代傳統的手工操作,以提升傳統工作的效率。

(2)技術部的工作重心。通過前期的嘗試,圖書館認識到計算機對圖書館可能帶來的影響,開始探索研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此時技術小組已經難以匹配自動化系統的研發任務,升級技術小組為圖書館技術部也就水到渠成。受限于當時的技術環境,圖書館以自我為主,自行研發單功能系統,培養圖書館技術館員的技術能力,為探索適合本館情況的自動化發展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礎。

(3)自動化技術部的工作重心。當我國商業化的自動化系統日趨成熟,引進商業化系統并保障軟硬件正常運行就成為自動化技術部的工作重心。此時部門工作以升級改造和技術保障為主,通過采購成熟的商業化自動化系統,實現業務流程改造和組織結構重組,全面提升了圖書館管理服務水平。

(4)信息技術部的工作重心?!皵底謭D書館”概念出現后,圖書館提出建立以計算機網絡為中心的,“聯合、開放、電子化”的文獻服務體系,信息技術部的工作重心便轉移到建設高速穩定的網絡基礎、性能強大的服務器集群、安全可靠的存儲系統、資源豐富的數字化內容上。當萬維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時,圖書館面臨著如何與搜索引擎競爭的重要課題,此時信息技術部的首要工作是梳理圖書館資源,建設資源導航,整合資源檢索平臺,向用戶提供更加方便易用的系統平臺。在Web2.0時代,信息技術部宣揚推廣2.0理念,實踐應用各種2.0技術。當社交媒體興起,幫助圖書館建立微博微信,利用新媒體進行圖書館營銷,提供讀者服務也成為信息技術部的工作之一。這一階段技術部門工作不再限于圖書館內部,而是不斷地擴展圖書館服務邊界,融入到用戶環境之中。

信息技術一直處在快速發展之中,圖書館對技術的認知和理解在各階段也所有不同,技術部門的工作重心也勢必隨著社會信息化發展趨勢不斷變化。工作重心的變化反映出圖書館整體目標和讀者需求的變化,也反映出技術所承擔的任務在不斷變化。圖書館的使命是保障讀者信息查詢和獲取,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讀者獲取信息的途徑從紙質文獻擴展到電子文獻,從實體館藏遷移到數字資源,圖書館的目標是不斷滿足讀者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的需求。信息技術的應用,從最初開始關注館員的業務效率,探索計算機化管理策略,到建設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實踐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和網絡化的資源服務,豐富數字化內容資源,再到提升社會化網絡服務,融入讀者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圖書館利用信息技術的范圍從改變內部工作流程以提升業務效率和管理水平,到增加服務內容適應讀者需求,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展,不斷將信息技術與圖書館自身目標使命相結合,切實推動圖書館事業逐步發展。

2.3 從技術推動到理念驅動:技術歷史角色的變遷

從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歷程中我們看到,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和館員的技術能力對于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從決定性因素向支撐性因素轉變,技術的工具屬性逐漸明朗。從最初的自動化系統自主研發到后來的信息系統建設,信息技術部的工作始終要求其成員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如軟件開發能力,網絡規劃實施能力,數據庫管理能力等。技術員的技術能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化建設的高度。隨著商業化的自動化系統的不斷涌現,技術服務供應商的不斷發展,自動化市場呈現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讓圖書館難以果斷決策。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需要有科學發展理念的指導,避免在追求先進技術的過程中,單純地認為技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盲目崇拜技術,過度地追求技術的先進性,而忽視圖書館的實際需求和技術能力。圖書館作為保障信息獲取和平等使用的機構,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更好地應用新技術解決信息獲取和信息使用問題,是圖書館技術采納的出發點。具備對圖書館基本價值觀的認知,良好的人文素養,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切實關注讀者的需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理念。

2.4 從系統研發、技術保障到服務創新及新型服務推廣:面向服務的技術轉型

早期信息技術部工作主要以技術支撐(IT Support)為主,工作對象是服務器、網絡設備和計算機程序,長期被視為圖書館的后臺工作。隨著IT服務化的日趨成熟,各類云平臺的蓬勃發展,IT基礎服務中保障性工作在IT部門中所占的比例逐漸降低。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執行主編尼古拉斯·卡爾在《IT不再重要》一書中談到IT基礎設施標準化及云服務成熟之后,個人能按需便利地使用各種信息服務,IT部門在機構中的重要性將有所降低。信息技術部轉型發展勢在必行,不再囿于單純的IT工作,其與圖書館服務相融合,是未來發展之道。數字時代的來臨,讀者獲取圖書館服務的途徑也逐漸從實體書庫擴展到各類網絡信息資源平臺,圖書館服務內容也擴展到對網絡資源的導航、對用戶在數字資源使用上的支持。作為圖書館的技術部門,一方面因其自身具備較好的技術背景和信息素養,可以直接面向讀者提供IT支持服務,服務系統宣傳推廣和信息素養教育。另一方面通過參與圖書館一線服務,與讀者直接交流,收集讀者對于網上服務的反饋意見,及時了解掌握讀者需求,有助于系統平臺的升級改造,快速響應用戶需求。通過對新技術和新媒體的長期跟蹤、研究與實踐,使得信息技術部能夠更快地發現適用于擴展和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新技術應用,讓讀者隨時隨地了解圖書館的各項新服務新業務的宣傳推廣渠道,幫助圖書館提升整體服務效率。

3 廈門大學圖書館信息化歷程對圖書館技術部門發展的啟示

在廈大圖書館信息化發展過程中,技術部門也面臨著各種困擾,反思這些問題,能對高校圖書館技術部門發展有所啟發。

3.1 項目建設是圖書館技術部門保持生機活力的重要途徑

技術部門是伴隨著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一路成長發展的,通過信息化建設中各個項目的調研、規劃、實施、維護,促進了技術館員的能力發展和對圖書館業務的理解。各類項目的申請立項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持續的經費支持,是信息化建設不斷發展提升的基本保障。廈大圖書館技術部早期以研發自動化系統為項目,申請學校教育現代化的經費支持,積極爭取海外校友和機構的捐贈,探索圖書館計算機化管理,培養館員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后來依托國家“211工程”,提出“以提高文獻信息保障率為前提,以建設計算機網絡化為手段進行圖書館現代化建設,構建一個聯合、開放、電子化的文獻保障體系”,獲得學校網絡信息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全面提升圖書館基礎網絡設施和服務器存儲設備,部署實施自動化系統,再造圖書館業務流程和重組機構。在“985工程”中以“公共資源保障與服務支撐體系-數字圖書館”和“學術資源網絡”為建設項目,得到了學校持續資金投入,此外還積極申請CALIS、CADAL、CASHL下的各類項目支持,開展信息系統開發和資源數字化建設,拓展圖書館服務內容和邊界,更好地融入用戶環境。技術部門通過項目需求調研,跟蹤學習國內外最新行業動態;通過項目申請立項,獲得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通過項目實施,將新技術與圖書館業務工作相融合,促進圖書館服務;通過項目維護,得以掌握新的技術,提升自身技能,積累經驗。技術部門以項目促發展,激發技術館員不斷學習進步,保持了部門發展的生機活力,信息化建設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鯰魚效應,讓技術部門和技術館員們技術能力更新迭代,始終能夠跟上整體社會信息化發展潮流。

3.2 館員良好的職業規劃是緩解技術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館員的職業發展一方面是通過傳統的職稱評定,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調換崗位從事其它工作,擴展新的專業領域。處在環境變化中的圖書館,新興崗位需求隨之而生,如學術交流與機構庫建設館員、數據館員、新媒體運營館員、服務推廣館員等。新興崗位大多都會涉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從事技術崗位的館員,一般具有較強的學習鉆研能力和挑戰新事物的精神,可以適時地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個人特長,謀求新的崗位。如軟件開發工程師,就可以憑借其掌握的技能,從事數據分析工作,在大數據時代深度挖掘圖書館各系統中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為圖書館服務和業務決策作支撐。系統工程師也可憑借其在軟硬件建設方面工作的經驗積累,逐漸轉型為系統架構師,重新規劃本地硬件資源,利用集群化虛擬化技術提供私有云服務,結合SaaS服務、云存儲、云安全等公有云服務,將未來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架構在混合云之上。工作的新鮮感是保持工作激情,防止職業懈怠的有效方法,也是促進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動力。圖書館應該有組織有計劃地幫助技術館員們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引導技術館員的業務能力提升,幫助他們找到行業歸屬感,而不是任由他們游離于行業發展之外。

跟其他大學圖書館一樣,在廈大圖書館信息技術部的發展歷程中也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前后共有14名成員前后離開信息技術部。早期懂計算機技術的人才鳳毛麟角,圖書館待遇偏低難以留住具有專業技術的年輕館員,是當時人才流失的主要問題。廈大圖書館早期通過設置重點崗位,使從事技術崗位的館員可以獲得稍多于普通館員的崗位津貼,通過提高待遇來挽留人才。近年來學校整體待遇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學校與外界的待遇差距,為吸引年輕技術館員提供了可能。除去待遇問題,個人價值難以體現也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技術部門在圖書館中的地位長期處在二線后臺,其服務保障工作的價值較少得到管理層關注,工作業績難以體現。但是一旦出現故障,造成服務中斷時,技術館員卻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在事業上得到的褒獎少,聽到的抱怨多。久而久之,對待圖書館工作的態度發生轉變,萌生去意。對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問題,廈大圖書館通過搭建各類館內交流分享平臺,使技術館員有機會向領導和其他同事展現個人工作成果和工作價值。通過提供讀者咨詢服務、參與學科服務和信息素養教育,直接獲得讀者的肯定和贊揚,這都使技術館員有機會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正面評價,從而獲得工作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受到外界的技術環境的影響,技術部門工作職責發生轉變,繼而引發崗位調整,也是人員流動的原因之一。崗位職責的變化對人員專業背景和工作技能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早期對于硬件維護和軟件開發的專業人才需求量大,專業技能要求高。隨著SaaS平臺的興起,開源軟件的蓬勃發展,技術崗位的IT背景要求有所降低,只要善于學習,非技術專業人員也可以勝任相關的技術性質的崗位。

3.3 團隊建設是圖書館技術部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面對人員流動,保持團隊的整體能力格外重要,必須盡量減少因人員變化而導致的項目失敗或服務停止。廈大圖書館信息技術部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踐學習型組織:第一,利用每周部門例會時間,進行主題分享,內容可以是近期工作項目介紹、新知識新技術、行業最新動態、軟件工具使用技巧、新設備使用體驗等。第二,組織并參與館內的泛技術團隊分享會或學科館員會議,向館內同事介紹新技術應用,展開頭腦風暴集思廣益。第三,外出交流參會,從行業大咖的報告中汲取新思想了解新動態,從同行的實踐總結中學習新方法。第四,關注優秀的微博微信公眾號,跟蹤了解信息技術領域和圖書館行業的新動向,通過微信群內分享討論。第五,注重知識管理。從最早的內部論壇館內維基,到部門博客,再到今天使用的印象筆記企業版,部門成員的工作文檔、學習筆記得以存檔,形成部門知識管理倉庫。這既是團隊知識的傳承與分享,也將是對團隊發展歷史的記錄。

別具一格的考評激勵是團隊建設的重要一環。對技術部門的館員考評激勵機制跟其它崗位的圖書館員是不一樣的。技術部門工作內容繁雜,對技術部門崗位的評價不能簡單地以工作量作為唯一標準,需對不同崗位設定不同的業績指標,按照技術保障、服務提升、開拓創新等維度綜合評價。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團隊協作、分享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核要素。通過客觀公正的人員評價,可以幫助館員更清楚地認識個人價值,發現自身不足,明確下一步的發展發向。同時通過對考評優秀的館員實施獎勵,以達到鼓勵和激勵的作用。

4 結語與展望

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應順應時代浪潮,把握高等教育環境變化,支持學校發展戰略目標,無論是在早期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還是現在的“雙一流”建設,圖書館始終支持著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廈大圖書館信息化發展歷程有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有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自身特點。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廈大圖書館始終堅持自主開發和技術引進相結合,形成了一支具備良好技術能力的專業隊伍,也形成了一支由圖書館業務骨干組成的泛技術團隊,這就避免了很多信息化建設項目因“水土不服”而造成的失敗,保證了信息化建設成效。廈大圖書館信息化發展中的經驗總結,可看作是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經驗教訓值得大家參考。

在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基礎的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中,智慧圖書館正逐步從概念變為現實。圖書館經過早期的自動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發展,已經為智慧圖書館建立了科學的資源體系和服務體系,讓智慧圖書館成為了可能。云計算時代,高校圖書館技術部門的機遇與挑戰并存。IT基礎架構的云化,以SaaS方式提供的各種服務平臺,圖書館傳統業務外包的興起,都對圖書館信息技術部門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戰。當技術的門檻不再是信息技術部門的護城河,如果不能主動求變去適應環境變化,信息技術部門未來的地位將會日漸式微。當前高校圖書館正處在服務轉型期,科研數據管理、數字人文、創客空間、信息素養教育等新服務為信息技術部門提供了新的研究發展方向。信息技術部門的角色將從幕后走向臺前,融入圖書館的發展轉型之中,工作重心也將轉向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未來信息技術部門將以開放的心態,專業的視角,發展的理念,搭建起圖書館與各類組織和技術供應商之間的橋梁,挖掘用戶需求,實踐服務創新,聯合各界力量勇挑重擔,共同引領圖書館發展之路。

注釋

①COBOL語言: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是第一個廣泛使用的高級編程語言。COBOL是一種面向數據處理的、面向文件的、面向過程(POL)的高級編程語言。COBOL適合于具有循環處理周期的環境以及數據操縱量相當大的環境。COBOL主要應用于商業數據處理領域,對各種類型的數據進行收集、存儲、傳送、分類、排序、計算及打印報表、輸出圖像。

②CC-DOS系統:漢字磁盤操作系統,英語:Chinese Characters Disk Operation System,是電子工業部第六研究所(后中國計算機系統工程公司)研制的漢字系統。CC-DOS是中國大陸最早的漢字操作系統之一,也是1980年代較為流行的中文系統,更是眾多DOS中文系統的基礎。

③d-BASE-II:d-BASE系列關系型數據庫的第二代產品,由Ashton-Tate公司開發,適用性強,可通過編程創建維護數據庫、檢索數據、統計數據、打印報表等。因d-BASE-II是為八位微機設計使用的,每個數據庫文件支持的最大記錄數為65535,每條記錄最多支持32個字段,每個字段最大支持254個字符。

④BiblioFile光盤存貯了美國國會圖書館自1970年代以來的所有館藏西文文獻書目數據,可以提供MARC II格式的源數據,為西文文獻的采、分、編及卡片目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⑤北京圖書館:1998年更名為國家圖書館。

⑥息洋GCS編目系統:由北京息洋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開發,因當時文化部的中文圖書回溯項目成員館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采用GCS制作數據,帶動了全國幾乎所有大型圖書館共同使用。息洋GCS以標準化和實用性聞名全國,成為事實上最為普遍使用的編目軟件。

⑦流通系統:使用C語言開發的一套微機多用戶單功能軟件系統,采用ORACLE作為數據庫,主機為386微機,使用漢化XENIX系統,帶4臺漢字終端并連接條形碼閱讀器。

⑧TV Code卡:也稱為視霸卡,用于將來自攝像機、錄像機、視盤機等多種來源的視頻圖像引入到計算機中。它集采集、壓縮、回放于一體,提供多種視頻控制能力,是早期多媒體電腦常用配件。

猜你喜歡
圖書館信息化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中國衛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99精品影院|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不卡网| 免费a级毛片视频|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色综合天天操|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青青网在线国产|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永久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天堂成人在线|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级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国产91高清视频| 青青草久久伊人|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综合网站|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99ri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欧美啪啪一区|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正在播放|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999在线免费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乱人伦99久久|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日本日韩欧美|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一区二区影院| www.91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看片网| 无码福利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青青国产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色噜噜综合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亚洲精品图区|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