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宋修騫
自威海市級公務用車調度中心運行以來,威海交通場站管理有限公司按照公務用車改革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推進市直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改革”這條主線持續發力,在保障能力、服務水平和管理機制上不斷創新,形成了公務用車保障“威海模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資源管理集約化。整合全市公務用車資源,實現統籌管理,改變了以往車輛分散使用造成的資源浪費情況。綜合財務成本和服務能力等因素,優化配置車型,構建了以中巴車、商務車為主體,大巴車、轎車和吉普車數量適當的車型結構,目前中心擁有車輛168 輛,高效滿足用車單位需求。發揮平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整合租車資源,有效解決了不同時段車輛不足或閑置的問題。
運作模式創新化。嚴把“入口”,暢通“出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司勤人員,堅持高標準嚴底線,分9 批公開擇優招聘了90 名技術過硬、政治可靠的司勤人員。通過績效考核和思想政治考察,實行試用期評審及末位淘汰制度。暢通人員進出通道,打破“一考定終身”,實現優勝劣汰,保持隊伍整體素質。
管理收費規范化。實行統一標識管理,除涉及安全、保密等要求的專業用車外,其他車輛全部噴涂公務用車標識,全面接受社會監督。綜合管理和運行成本等因素,制定了公開合理的收費標準。同時,與用車單位逐單確認用車情況,實行按單結算,結算過程公開透明,利于財政監管。
平臺建設智能化。建設了“市直一張網”公務用車調度平臺,與市機關事務中心監管平臺聯網,公務用車納入市機關事務中心監管平臺統一管理、集中調度,將呼叫、調度、短信系統與車載GPS 定位系統融合,確保車輛的實時追蹤和軌跡管理,實現公務出行便捷高效、規范可控、管理透明。

列隊有序的司勤人員
服務保障精準化。建立服務標準體系,制定涵蓋司勤風貌、保密教育等內容的13 項工作標準,完善服務內控流程。建立應急保障機制,每天常備6 名司勤人員分布在3 處調度中心24 小時值守,在市應急管理局設置應急分支機構,為應急保障、緊急行政執法等突擊用車提供支持。建立安全標準體系,完善了涵蓋車輛管理、安全檢查等制度,夯實管理基礎。針對公務出行、大型會議和活動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一站式滿足用車單位差異化服務需求。
自2016 年以來,公務用車調度中心共服務市直黨政機關183 家、事業單位141 家,完成派車任務5.48 萬輛次,安全運行718 萬公里,實現了“零違規、零責任事故、零投訴”目標。收到部門表揚信39 封、派車單表揚310 次、電話表揚180 次,黨政機關滿意度達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