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雨 王海華
摘? 要:繼續教育從本質上講,是為社會成員提供教育活動。在這個人才強國的時代,繼續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概念也在不斷推陳出新。高校繼續教育的定義應從多方面出發,由自身的規律而引出它的發展思路。根據自身的教學方式,構建獨特的辦學模式。國家的政策鼓勵讓高校繼續教育注重教學性和市場性的平衡統一。就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來看,其應當加強與社會機制的合作以達到共贏。新時代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可以豐富繼續教育的手段,但在得到好處的同時,也要直面互聯網帶來的困擾。在制度和管理層面,來提供一個有利于繼續教育發展進步的大環境。
關鍵詞:高校繼續教育? 定位? 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129-02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要不斷升華自己、充實自己,否則會遭到社會的淘汰。當繼續教育還沒有為大眾認可之前,成人只能通過閱讀來提高自己,但這種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群體。高校繼續教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過向老師學習而增進自身知識水平和能力。社會發展需要更多高素質人才。但因教育的區域時間有所差異,一部分在不可抗力因素下知識欠缺的成年人,他們通過選擇高校繼續教育來豐富自己的通識知識和專業知識。高校繼續教育可以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教育活動,保障人們可以活到老學到老,使得從師求道不再是某個特定階段的特權。
1? 從多角度分析高校繼續教育的定義
1.1 從繼續教育的發展思路定位
繼續教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對于高校而言,開辦繼續教育首先要制定一個科學的、實際的發展思路并定位。要立足于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從現實與未來出發,走自身持續發展道路,用繼續教育的方式服務社會。根據其辦學方式、發展理念與辦學范圍,找到獨特的發展方向。
1.2 從辦學模式構建方面,定位繼續教育
辦學模式的構建,需考慮內外兩方面因素。于內,應調動師生積極性,立足該校特色;于外,要考慮學校外部發展環境。當前,我國高校實施的是繼續教育學院辦學模式。根據具體的辦學模式分析:學院治理模式層面,繼續教育學院的決策,要能體現出多數人的利益和想法;從教學管理上看,繼續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等,要顧及市場需求與自身專業、學科特色的平衡,保障學校教學優勢的有效發揮。人才培養上,堅持提高其創造性、創業性,注重學生的個性和綜合素質發展。在教育內容層面,設置多樣化的教育內容,滿足學生提高自身的需求,保證讓學生能夠按照自身的興趣、個性來選擇相關的課程與資源,幫助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從人才培養的不同方向的角度繼續細致分析,可以將繼續教育分為專業(職業) 能力導向的繼續教育、技術技能導向的繼續教育、學術(創新研究)導向的繼續教育、公民素質素養提升導向的繼續教育等。
1.3 從制度建設方面,定位繼續教育
在制度層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可知,國家鼓勵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提倡終身學習。繼續教育作為獨立的“教育類型”已得到法律的認可。但繼續教育要兼顧教育性和市場性的統一,這點是與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同的。但過度教育市場化,會喪失其公益性質。因繼續教育的特殊性,其在學校教學、行政體系中還是處于邊緣狀態。需要創建一個可保障繼續教育教育性和市場性統一的良好的發展環境,來改變這種現狀。一方面,要積極尋求學校內的專業學院、行政部門、教輔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繼續教育學院還要積極與校外的企業、行業或其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保證教師與學生能夠與校外的這些機構保持雙向的交流和互動。有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才能讓繼續教育平穩發展。
2? 高校完善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
2.1 加強與社會機制的合作,更好地服務社會
加強與地方政府和各類社會機制的合作共建,加強與之的聯系和交流,有利于互相支持,互惠互利。地方政府和社會機制的支持,為繼續教育建立管理體制、辦學機制,投入經費。繼續教育也要回報服務社會。加強市場調研,深入了解培訓市場的需求,面向市場建立相對開放的體制和相對靈活的運作機制,加強對繼續教育培訓項目的研究。設計有市場競爭力的項目和課程,全方位構建培訓體系,促進相關行業發展。以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
2.2 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繼續教育
中國成人高等教育的成功實踐將高等教育事業由精英教育推向大眾化教育新階段。構建層次多樣、方式靈活的辦學形式,努力實現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的創新。首先,由注重內容的學習發展為注重方法的學習。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8.0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7.7%。網絡的普及,豐富了教學的方式。“互聯網+”時代,網絡教育實現教與學的分離,受教育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因為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教育更加的自由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繼續教育的層次擴大,方式更加靈活。接受教育者可以自主地選擇課程的難易程度、授課老師、授課的時間等,學習不會與其正常的生產生活相沖突。網絡教育綜合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建設教育資源庫,用遠程教育的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在此基礎上配備相應的管理系統和支持服務系統,為學生提供線上線下的交流平臺,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滿足繼續教育的學生實現隨時學、隨處學的個性化需要。例如,國家開放大學建立了遠程教育云平臺,實現了“教、學、管、研、服”一體化;組織開發了3萬門“五分鐘課程”,極大方便了學員隨時隨地學習,增加了學員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因此,如何學會從海量信息中選擇和利用已有知識的能力顯得愈發重要。如果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任務就很難高效率完成,理解記憶的優勢就很難發揮,學習效果就會事倍功半。其次,各高校網絡課程資源存在重復建設現象,共建共享未完全實現;對非學歷教育重視不夠,理念、規模、體制與社會需求存在偏差;一些地區和人群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受到物質、師資及自身學習能力條件的限制。繼續教育如何規避互聯網技術的弊端,成為創新繼續教育的關鍵。
2.3 從制度和管理體系,改良繼續教育
國家的制度和法規體系、監管機制不僅不益于繼續教育的實踐發展,反而為其帶來消極色彩。繼續教育仍處于低谷期,辦學水平、地位還有待提升。繼續教育作為教育的創新項目,應建立相關的頂層設計來為其提供理論依據,為其將來的發展指明方向。健全法律制度,是保障繼續教育發展的強力支撐。目前發展繼續教育并未在所有高校中實施,為順應終身學習的理念,我們需要制定終身學習體系。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建設,不再只是管理學習成績。使學生在接受繼續教育的階段可以培養其剛毅、自強不屈、熱愛生活的品質,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另外,考慮到成人社會經驗豐富,要增強其學習的目的性,加大應用知識的學習,使其能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
3? 結語
該文探討了新時代繼續教育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人們在參加工作之后,切實地體驗了工作中遇到的技術知識問題。此時再通過繼續教育,可以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我們也可以解決理論知識匱乏的問題,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繼續教育是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強有力推手,有助于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在信息時代,繼續教育可以幫助每個公民跟上社會發展。未來,繼續教育將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弄清楚自己的定位,明確發展方向,制定有效的發展戰略。使得繼續教育可以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個人可以實現通過學習知識完善自己的愿望。
參考文獻
[1] 曾仲.探析新時期發展廣東成人高等教育的新思路[J].中國成人教育,2004(1):72-74.
[2] 劉暢.成人高等教育轉型的創新策略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6(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