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云 陳曉琳 劉佳
摘? 要:英語教學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學科,注重的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塊化教學模式,作為中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常規英語教學方法,有助于職業學生英語知識專項能力提升與中高職英語教學之間的銜接,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長遠發展。該文將從問題與策略兩個方面詳細分析,旨在促進、推動我國職業英語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 英語教學? 模塊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140-02
目前,我國職業英語教學中普遍采用模塊化教學模式作為英語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將系統化的英語教學劃分成多個模塊,逐項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更加注重英語的實用性與實踐性。
1? 中高職教育銜接的模塊化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差異性較大
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屬于職業教育中的兩個不同階段,高職屬于學制上的銜接,但高職不僅僅面向中職學生開放,一般高中學生同樣可以報選高職學校。這也就導致中高職英語銜接的過程中存在著一項特殊問題,就是學生的差異性巨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能采用折中的方法開展英語模塊教學[1]。中職升學的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跟不上課堂教學進度,而高中升學的學生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從而導致學生基礎模塊不牢靠,無法支持學生其他模塊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1.2 課程實踐性不足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不通過聽、說、讀、寫4項實踐內容,學生的專業能力始終停留在應試程度[2]。職業學生與高等學生在日后就業中,英語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工具,輔助專業工作的開展,如果掌握的英語能力不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效果,那么也直接判定了學生英語專業知識的學習的失敗。因此中高職英語專業模塊教學中,實踐教學的缺失與不足,對于學生的日后專業就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此外,中職教學以培養一線實踐性技能型人才為主,高職教學同樣以此為教學宗旨,并對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對中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性做出了同樣的要求。課程實踐性不足,已經嚴重阻礙了英語教學的開展。
1.3 內容社會性欠缺
就業是職業教育學生學習的首要目標,專業知識能否符合社會企業需求,也就成為了其中的關鍵。但從職業英語教學模塊中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其社會性這一點,采用的英語職業對話一板一眼,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用處不大,也無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尤其對于商務英語、國際旅游專業的學生而言,日常中的英語對話內容要講究簡單、凝練、有效,更要略帶幽默,傳統的職業教育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3]。
1.4 教材時效性滯后
職業英語教育選用的教材與一般高等教育的內容差異性不大,并不能夠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此外,職業學生面臨的企業英語專業知識需求不斷地更新變化,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有著時效性要求,但教材的選用與編寫不是朝夕之事,自然而然就導致教材的時效性滯后,這也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打破常規的教學思路,立足于課內,但著手于課外,通過從外部汲取更多的英語知識。
2? 中高職教育銜接的模塊化英語課堂教學路徑
2.1 分層教學,基礎模塊
基礎模塊是其他英語教學的基礎,如果不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就好比“高屋建瓴”,一切模塊教學都將流于表面形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無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為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層教學法解決學生能力差異較大這一現狀,例如,教師在講《Education》這一課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此課的基礎知識教學重點為“Learn English grammar”“Master English words”“Understand key phrases”。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理論強實踐弱、理論弱實踐強、理論弱實踐弱3個不同的層次。其次,教師根3種不同層次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課前提前為學生搭配發放A、B兩種不同類型的卷子(A為理論知識,B實踐知識),并結合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學習,平衡學生在課堂上的差異,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相對統一的教學內容。
2.2 實踐教學,專業模塊
中高職在教學宗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教學方法上都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中職與高職英語模塊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其融匯貫通,注重人才培養策略的一致性,減少學生升學過程中帶來的諸多不適,幫助學生迅速投入到學習狀態當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幫助學生實踐英語專業知識。因此英語教師在專業模塊教學中,應該注重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獲得專業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商務英語專業知識時,教師可設置“Reservation Room English Topic Dialogue”作為小組實踐的主要內容,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在英語實踐討論過程中加深對“Reservation”“Room service”等相關知識的認知,并將工作流程寫出,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4項能力。
2.3 結合就業,職業模塊
就業是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教學首要教學目標,對于中職升高職的學生而言,都有著強烈的就業愿景。因此英語教師在開展職業模塊教學時,應該結合社會就業內容,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做好相應的基礎。例如,教師在為旅游專業的學生進行授課時,英語教師應該創設“English Tour Guide Service for Foreigners”職業教育模塊活動,讓學生在課前利用互聯網資源收集為外國人如何進行導游的對話。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置“故宮導游”“長城導游”等多項內容,讓學生模擬職場工作環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同時,英語專業教師開設校內英語工作室,承接一些小型工作任務,如為自由外國散客導游等工作,真正地將職業教育落到實處。
2.4 與時俱進,拓展模塊
職業英語使用過程中注重的是時效性與現代性,如果在與外國人商務洽談的過程中,仍然使用“How about you!”“I'm fine.And you?”這樣的對話,將會給外國商務人員留下不良的印象,認為該公司不具備與時俱進的創新工作能力,無法把握市場機遇。由于教材內容滯后是客觀存在的現象,為此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聯網資源,從中搜尋最新的英語商務信息與與用于習慣。例如,馬云英語商務講話,提煉最新的英語商務詞匯,幫助學生更新英語知識內容。
3? 結語
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過程中主要包括教學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銜接,并契合基礎模塊、專業模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四大模塊教學內容,以學生為本,創設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職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將多種教學模式融匯貫通,以提升學生專業水平與實踐能力為宗旨,構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地增強職業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穆思融.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以高職英語課程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12):23-24,27.
[2] 劉小琛.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導入茶學思想的實踐[J].福建茶葉,2018,40(12):196.
[3] 吳蘭.高職與開放教育深度融合下英語虛擬教學探究[J].電大理工,2018(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