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開始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閱讀方式發生變化,大學生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充滿個性化特點。基于此,文章以學生閱讀需求與圖書館服務創新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當前大學生的閱讀需求,分別從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推送微服務等方面闡述圖書館閱讀服務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大學生;閱讀需求;圖書館;閱讀服務
一、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閱讀需求的主要形式
1.電子書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電子書被研發出來,書籍中內容可以傳輸到電腦中,再上傳到網絡平臺,人們從平臺中下載即可觀看。很多學生喜愛這種方式,他們會在手機中下載電子書閱讀軟件,通過軟件打開書籍進行觀看。電子書閱讀方式打破了傳統圖書館閱讀的時間與空間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書籍[1]。
2.博客
各類媒介中,博客最具有人性化特點,博客可以隨時創新內容。學生在博客平臺中進行學術交流與溝通,大量互動信息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傳播,這讓學生們感到了閱讀的滿足。學生利用博客可以自由表達觀點,讀者和讀者之間、讀者和圖書館服務人員之間可以通過交流構建交際關系網,方便管理者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實現圖書館閱讀服務的創新。
3.手機閱讀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推出了手機短信業務,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手機閱讀發展起來。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可以隨時上網瀏覽信息,也可以用手機登錄校園圖書館網站,查看文獻資料。手機閱讀可以讓學生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無論是觀看視頻還是下載電子書,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
4.網絡雜志
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網絡媒體,網絡雜志深受大學生的喜愛。網絡雜志中有文字內容、圖片內容以及視頻內容,數字媒體雜志進入高校數字化圖書館,有效的滿足了學生的閱讀需求。
二、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興趣滿足方面的問題
很多當代大學生的一個重要閱讀方式是在完成課程預習和復習的基礎上,到圖書館中閱讀自身感興趣的圖書,既提高了自身的文學修養,也補充了知識體系,所以對于很多學會生來說,學校的圖書館為其最重要的學習場所。但是在當前的很多圖書館運行中,圖書館從便于管理的角度出發,限制學生單次借閱圖書的數量,但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同時借閱多本書籍的原因在于通過完成對書本內容的橫向比較,找到適合自身思維體系的學習書籍,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當前圖書館的這類借閱形式,無法滿足學生在閱讀興趣方面的要求。另外,很多高校圖書館雖然對學生全部開放,但是對學生的管理和交流過少,圖書館廣泛忽視學生對圖書館提出的建議與意見,導致圖書館與學生的心理距離逐漸提高,必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
2.微服務質量方面的問題
在當前的大部分高校圖書館中,雖然已經建成了微信公眾號等官方媒體,但是該平臺基本不存在學生意見收集入口,導致學生的意見無法提交,另外該平臺與圖書館中的信息化系統只發揮一種作用,為讓學生通過預約進入圖書館中自習。但是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尤其是以韓國為首的留學生群體,存在故意擾亂圖書館自習環境的問題,當前的微服務不支持其余學生提交這類管理信息,這種服務內容與學生需求不契合的現象,最大限度降低了服務質量。
3.閱讀環境塑造方面的問題
在當前的很多圖書館中,管理人員的環境管理質量嚴重不足,尤其是對于圖書館中的開放式學習空間,也需要維持安靜的環境。但是在具體的調查中,發現當前很多學生反映管理人員不作為,同時以韓國留學生為首的學生群體,存在故意擾亂圖書館環境的現象,雖然很多學生向管理人員反映過這一問題,但是管理人員并未落實相應的管理措施,導致圖書館的學習和閱讀環境每況愈下。
三、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閱讀服務創新
1.開展讀者興趣度較高的閱讀推廣活動
創新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可以開展大學生讀者興趣度較高的圖書推廣活動,采用圖書館閱讀服務宣傳周、讀書節等活動形式,吸引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校長可以為學生推薦好書,圖書館可以舉辦專題圖書展覽,學校可以組織征文比賽或影視拍攝大賽,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于圖書館的創新活動中。通過文化沙龍活動,學校圖書館對學生進行閱讀推廣,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2.建立閱讀推廣推送微服務
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報刊和紙質書籍已經無法滿足大學生的數字化閱讀需求。圖書館閱讀服務需要緊跟數字化時代發展步伐,建立閱讀推廣與書籍推送的微服務,讓學生在輕松的閱讀氛圍中用心閱讀書籍。要求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人員深入分析學生閱讀信息的個性化需求,按照學生專業特色與科研發現,分析教學重點,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創新互動式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學校圖書館可以建立服務平臺,利用紙質圖書與數字資源,提高文獻檢索效率,滿足大學生讀者及時性與移動性的閱讀需求。學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創新服務形式,定期在公眾號內更新圖書推薦內容,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2]。
3.優化數字閱讀服務環境
為了提升圖書館閱讀服務質量,要求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緊跟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潮流,為讀者們選購精品化數字資源與文獻資源。圖書館可以收集與整理教室課堂資源,加強對其他學校圖書館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建立資源共享平臺,推出網絡公開課或者數字資源導航平臺。學生們通過網易公開課或者超星學術視頻提升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利用互聯網獲得更多的數字學習資源,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推動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進程。圖書館閱讀服務的創新可以從圖書館與讀者互動入手,滿足學生對互動形式的多元化需求,將微信討論組、朋友圈以及公眾平臺相結合,實現圖書館閱讀服務交流溝通的社會化,利用新媒體技術提升圖書館閱讀服務的影響力。
四、結語
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為高校圖書館創新了閱讀服務形式,為閱讀推廣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撐。學校圖書館需要建立閱讀推廣機制,使圖書館閱讀服務更加制度化、常態化,將圖書推廣工作真正落實,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資源的共享,吸引大學生讀者積極參與到各類圖書推薦活動中,提高學生對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的依賴性。
參考文獻:
[1]何芳.“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創新探究[J].蘭臺世界,2017(17):90-92.
[2]楊麗英.“互聯網+”時代大學生閱讀需求下的高校圖書館建設研究[J].理論觀察,2017(8):127-129.
作者簡介:郭錦祥(1980—),男,河北滄州人,館員,本科,研究方向: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