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能夠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舞者情緒的藝術。舞蹈的發展融入了許多社會化的元素,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元素不斷糅合,舞蹈也逐漸演變成一門多元化藝術。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舞蹈學生不僅要具有基本的舞蹈素養,還要擁有足夠的舞臺表現力,能夠表現出極大的舞蹈感染力。本文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舞臺表現力的意義和策略,以期提升高校舞蹈教學水平。
表現力是舞蹈演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舞蹈素養,它對舞蹈演員的藝術造詣影響頗為深遠。高校是舞蹈人才輩出的地方,在這里,舞者不僅要熟練掌握舞蹈技能和動作,還要具有較高的舞蹈表現力,這就對高校的培養模式有所要求。就目前的高校培養模式來看,高校教師基本都能夠發揮出對學生表現力的引導作用,促進舞蹈專業的發展。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意義
對于高校舞蹈教學來說,學生如何理解舞蹈真正的內涵和舞臺表現力以及如何表達出這些意蘊比動作本身更重要。因此,學生的舞臺表現力能夠更好地提高舞蹈的感染力。高校舞蹈教學提升學生舞臺表現力的意義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延伸舞蹈作品的內涵,舞蹈作品的內涵本來就足夠豐富,高校教師進行舞蹈教學時,將舞蹈內在的意蘊與舞者的情感表現糅合在一起,能夠豐富教學效果,并且提升學生在舞臺上的情感表達,使表演層次更豐富。舞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舞臺的表達,在表演的過程中,舞者需要通過表情,結合舞蹈表達出作品的內在含義。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舞臺表現力,提高學生對舞蹈作品的審美和內涵認知能力。
二是舞者需要完善自己的舞臺表現力,因為舞者的舞臺表現力不僅能夠表現出舞蹈動作和舞臺效果,還能夠表達出舞者對整個作品的理解和詮釋,能夠正確理解作品內涵的舞者表現出來的情感更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舞者對于作品的舞臺表達是通過自己的舞蹈動作、眼神、表情以及與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等方式進行的,舞者借助這些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使作品表現更加具有層次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舞者的舞臺表達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舞臺技巧。
三是學生的舞臺表現力能夠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基本舞蹈知識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提升學生的舞臺表現效果才是最終的教學目的,豐富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臺能力,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
二、培養學生舞蹈表現力的方法
表現力是舞蹈演員所應具備的基礎素質,其對于舞蹈演員的藝術造詣影響極為深遠。高校作為舞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舞蹈技術之外,還必須做好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從當前高校舞蹈教學表現力培養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教師都能夠發揮自己的積極引導作用,這對于學生的舞蹈專業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這里簡單介紹四種培養學生舞蹈表現力的方法。
(一)不斷加強基礎訓練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舞者必須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夠上臺表演。在舞蹈表現中,基本功十分重要。因此,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基礎功底,提高學生的基本功水平,確保他們具備扎實的舞蹈基礎。學生只有保證基礎訓練時長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舞蹈表現質的飛躍,因為只有對舞蹈動作和基礎訓練游刃有余,學生才會有對舞蹈表演的獨特感悟,從而糅合到舞臺表現力中。
(二)感知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感知能力在整段舞蹈表演中也是至關重要的,這里提到的感知能力是指對音樂和節奏的感知。整段舞臺表演中,音樂和舞蹈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一段好的音樂能夠為整段舞蹈表現錦上添花。因此,一名優秀的舞者必須具備良好的音樂感知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幫助學生了解一段舞蹈配樂的背景,學習如何傾聽音樂節奏,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舞臺表現力。總之,感知力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更是教師保證學生積極完成任務的必備能力。
(三)幫助學生積累舞臺經驗
舞臺經驗的積累在舞蹈學習中是非常關鍵的。每一位舞蹈初學者在上臺前都會有信心不足的表現,這是由于他們缺乏舞臺經驗,沒有足夠的控場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經驗。解決學生怯場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幫助學生多積累舞臺經驗,這就需要學校多為學生提供上臺機會,例如,舉行舞蹈比賽、匯報演出等,增加學生舞臺表演經驗。大量的舞臺表演實踐訓練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最佳方式,而綜合能力的養成也就意味著學生在舞臺上可以有更強的信心,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的表演對于學生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也是教師教學內容的重要一課。
(四)廣泛涉獵,提高藝術素養
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內涵歸根結底是一致的,因此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表現角度。例如,話劇注重情緒表達,演唱注重氛圍渲染,諸如此類,學生廣泛涉獵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夠提升自己的表達效果。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廣泛接觸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豐富自己的藝術表現力,學會用不同的表現模式表達內心的情感,并將這些藝術表現內容豐富到自己的舞蹈表演中,從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現力。
三、結語
高校舞蹈教學若想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勢必要加強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舞臺表現力,引導學生將真實情感注入舞臺作品中,表現出有靈魂的舞臺作品,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修養和藝術成就。學生的舞臺表現力是綜合素質之一,也是未來學生職業生涯能力的體現,因此教師要積極地投入學生學習表現力的培養,要讓學生有能力、有信心在舞臺上展現出自身的魅力。
(南昌理工學院音樂學院)
作者簡介:陳思(1993-),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講師,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