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曾智文
摘 要:在高職食品檢測專業中,“食品理化檢驗技術”屬于必修課程,當前伴隨新課改教學政策制度的不斷推進,該專業課程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提出更加新穎的創新教學模式,強調教、學、做一體化混合式教學模式。文章具體探討了“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在高職“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中的各個階段實踐應用。
關鍵詞:“食品理化檢驗技術”;“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
一、“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
1.“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
“三結合、學檢一體”正是面向當前的食品檢測專業,它涉及專業中的食品檢測、安全質量控制等行業動態內容,希望在專業教學中實現師生之間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滿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需求理念相結合、學校專業實踐與崗位工作實踐相結合,真正引領學生實現在課堂上做中學、學中做,并滿足師生、生生之間的全程互動要求。
從它的課程教學理念來說,它就希望實現以崗位能力分析為基本導向、行業需求與職業資格標準為基本依據、緊密圍繞結合理化檢驗技術展開教學理論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培養,形成一條教學主線。而希望通過教學培養促成全能人才教育機制,則是專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對于食品檢測專業而言,它的“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設計必須緊緊圍繞“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展開,確保師生互動高頻率、高效率、高整體性,如此才能確保高職院校培養出高質量的食品檢測專業人才。
2.“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食品檢測專業的“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快速構建起“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它應該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構建框架。
(1)明確技能培養理論實踐一體化核心思想。“三結合、學檢一體”的核心就是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發揮其學生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體性,同時發揮教學實踐教學方案應用的主導性。因為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是食品檢測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所以教師應該多從技能實踐培養層面保證理實一體化相互交融,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展開理論實踐交叉結合教學,特別是要體現技能訓練在學科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從“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基本應用與課時安排來看,它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項目數量多達50項以上,而整體的技能訓練時間則要占到整個專業課時總時間的65%以上,再配合理化檢驗技能綜合培訓教學,其實踐教學時間超過70%,所以說在該課程中強調技能培養核心是必要的,它能滿足“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理念基本要求。
(2)真實檢驗任務驅動。在課程中真實檢驗任務驅動教學進程是非常必要的,它也滿足了“工學一致”基本原則。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食品檢測學科教學都會基于真實的食品檢測任務驅動實踐教學過程,打造實踐教學體系。他們會精心選擇能夠代表食品常規檢測技術要求的技術內容作為教學內容,結合新方法教授將真實食品檢測任務成功引入到教學過程中,確保課程教學內容與崗位實操工作相互吻合,體現任務驅動背景下課程教學的工學高度統一性。
(3)回歸“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本質。高職食品檢測專業還要回歸“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本質,積極將教學中心移向學生,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我要學、我要做、我要學好、我要做好”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向上發展思維。所以,本文提出這一創新教學模式的本質就希望實現傳統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內容重新整合,與此同時轉變教師“指揮”教學觀念,發揮教師指導者、輔助者的教學作用,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溝通,提高學習的課堂學習主動性與學習興趣[1]。
二、“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1.“小組合作+輪流循環”開展實驗教學活動
某些高職院校在“食品理化檢測技術”課程教學中無法同時滿足一個班所有學生參與到一項實驗教學中,所以教師要思考如何有效整合現有教學資源,結合“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理念開展“小組合作+輪流循環”教學模式,嚴謹遵照學生數量與實驗器材數量確定學生分組數。舉例來說,如果有一個班級中有30人就可以分為3組展開輪流循環小組合作實驗課學習過程。在“蛋白質含量的測定”和“脂肪含量的測定”兩項實驗教學中,兩組可以先后進行兩項實驗教學內容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兩組學生創造相互學習交流機會,例如第一組學生就可與第二組學生交流未學過知識內容的相關要點,然后提前做好預習,以便于在課上更好與教師展開互動,保證更高教學效率。
2.“食品理化檢測技術”的全程化學習體驗
為了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教師要合理拉伸教學戰線,讓學生早在課程教學開始一周前就做好準備。例如教師會在教學前一周為學生給出實驗項目及知識點列表,同時幫助他們提前熟悉實驗室儀器設備內容,鼓勵學生自主查閱資料,撰寫階段性預習報告。在教學正式開始后,教師就會結合學生的預習報告邊教學邊點評,并在課上考察學生的試劑配制情況和樣品處理測定情況,看他們在預習階段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內容,然后為學生提出完整的實驗學習流程方案,讓學生按部就班的展開實驗。這其實就是鼓勵學生要從預習階段就全程參與到對食品的理化檢測過程當中,處處都體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理念[2]。
3.多媒體設備輔助“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
教師為了在校內食品檢測任務實施開展的真實性,應該合理借助多媒體平臺,結合食品理化檢測技術原理提高教學真實性與動態性。比如,利用微課教學講解課程知識內容,保證教學過程直觀且通俗易懂。舉個例子,在講解“砷斑法測定食品中砷含量”的試驗教學中,因為三氧化二砷有劇毒,所以在實驗室開展實驗教學可能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采用多媒體平臺的Flash動畫動態展示試驗全過程也能達到讓學生了解實驗原理及方法目的,同時又能保證學生安全。再者,針對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大型儀器的實驗教學也可采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教學模擬軟件展開仿真試驗后再進行真實的上機實驗,即能滿足“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要求,提高學生的實驗學習主觀能動性。
“三結合、學檢一體”教學模式是當前高職食品檢測專業中最先進的教學理念之一,它可滿足《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教學實踐要求,迎合新課改發展方向,真正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教、學、做”三位一體化互動教學過程,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素養有效優化很有益處。
參考文獻:
[1]鐘軍華.高職《食品理化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江西農業,2016(22):124.
[2]杜淑霞,莫慧平,徐麗.高職《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職業時空,2009(12):51-53.
基金項目:全國食品工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多維交互式教學融入高職食品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SH169)。
作者簡介:李翔(1986—),女,湖南衡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天然產物提取 。
通信作者:曾智文(1984—),男,湖南衡陽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有機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