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煒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對社會各領域產生了深刻的變革,有效推動了各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建設。高職教學過程中,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如何做好“互聯網+”高職教育是高職學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本文以高職體育教學為例,分析“互聯網+”高職體育的教學優勢,探索高職體育教學中實現“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模式的方式,推動高職體育教學的信息化發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 高職體育信息化?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04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070-02
1? “互聯網+”體育的發展背景
目前,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信息化技術作為優化傳統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媒介和載體,其作用越來越得到凸顯。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應緊跟時代步伐,努力推動教育信息化改革,改變落后、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適應新時代的體育教育發展,促進高職體育教育教學改革。
“互聯網+”概念提出以后,社會發生了新的變革。“互聯網+”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互聯網+”教學的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極大改變了教育環境,也影響著教學的改革創新。信息技術對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授課形式、教學平臺、教學評價產生深刻影響,不僅有助于改進教學質量,而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體育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項基礎性內容,對弘揚體育精神,樹立健康理念,輸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2? 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優勢
互聯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更好的提升高中體育的教學效果。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分離的局面,建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課堂,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具體來說,“互聯網+”的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2.1 有利于打破教學分離的教學局面
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場所、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學生只能按照體育課程安排和教師計劃開展體育學習工作,自主學習能力不足。以高職羽毛球教學為例,教師在學期開始之前就已經制定了教學計劃提交給學校,學校審核通過后為學生提供選修課,學生選擇了羽毛球的課程后開展學習工作,學習的場所主要是羽毛球運動館,學生學習的內容是按照教師安排進行的,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內容只能在課堂上完成,而在課下學生很少會應用這些知識,由此造成了“教與學”無法分離的情況。依托“互聯網+”的教學優勢,高職體育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教學分離,學生可以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通過網絡學習到體育課程的內容,在課下也可以進行學習,教師只需要將整體的教學資料上傳,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現在線學習,目前高職教學中大部分校園教學軟件中,教師上傳資料后可以通過后臺了解教學資料的瀏覽情況和下載情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由此拓展了教與學的空間。
2.2 有利于樹立以學生為主的高職體育課堂結構
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中,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示范教學,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評價,而且受限于高職教學的開放性,教師對學生的管教比較松,由此造成了學生在體育課堂積極性不高,學生主動性差等情況。依托“互聯網+”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從課堂教學中脫離出來,更好地將課堂交給學生,實現教師的轉變,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可以交給網絡實現,而且依托近些年高職推進智慧校園的發展,校園網、校園教學系統已經實現了全覆蓋,教師可以將教學資料上傳后,讓學生自主觀看校園網中的教學資料,或者直接采用投影方式讓學生一邊觀看投影,教師一邊進行講解,效果更加理想,而且還可以實現全程播放,學生在自主訓練時不需要詢問教師就可以得到規范動作的示范,可以重復觀看投影內容,從中掌握體育技巧。
2.3 有利于形成新的高職體育教學形式
從高職體育教學來看,依托“互聯網+”,教師可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良性互動,通過校園網絡、校園APP、各類教學軟件,將高校體育內容與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打造個性化的“O2O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實現教學的線上化,一方面,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學軟件組建新的班級,班級學生都有各專業的信息,教學背景等內容,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體育知識,建立流暢的溝通渠道,而且通過軟件的體育班級群,教師可以實現與學生的實時互動,不需要局限在課堂上就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另一方面,依托“互聯網+”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將教學資料上傳,通過后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清楚的看到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進度,從而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實現線上線下的關聯性。
3? 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實施策略
3.1 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課前教學實施策略
依托“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發展優勢,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體育教學的相關活動,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通過互聯網,在課前可以整理出相關的學習資料,以太極拳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的教學系統,如藍墨系統將太極拳的所有教學資料上傳到系統當中,學生通過藍墨系統可以提前觀看和學習太極拳的內容,而且在上傳教學資料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對資料進行分解,按照每節課的內容進行課件制作,每一個課件都有明確的名稱,如第一課是“太極拳樁功和步伐”,第二課是“太極拳手法、起始和左右摟膝高步”,以此類推,讓學生了解課程的內容,確保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系統、校園APP輕松獲取相關信息。此外教師可以在每個教學資料的下面和視頻資料的開始都說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了解課前學習的重點,讓學生可以在課下的任何時間段都可以按照體育鍛煉的要求進行學習和預習工作。
3.2 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高職體育課堂教學中,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安排做好教學示范動作,分解每一個動作讓學生進行學習,分解動作完成后學生自主進行練習,教師實施走動管理,對發現的學生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這種方式看似形成了教育的閉環,既有教師前期的教,也有中期的學生學,同時后期有教師的教導,但實際上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的管理幅度半徑比較大,在課堂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存在漏洞,如示范教學時無法有效覆蓋全體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存在偷懶的情況,走動管理指導無法滿足整體學生的學習需要。
依托“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發展優勢,形成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以高職體育健美操教學為例,其基本的步伐有“側點地、V字步和打點跳”等,依托互聯網的優勢,利用智慧校園建設的條件,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通過手機校園APP觀看這些基本的步伐,讓學生了解這些基本步伐的內容,自主進行實踐活動,這里的實踐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每組4~6個人,學生在小組內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不需要教師進行示范動作,解放了教師的工作。因此,教師可以將課堂的主要重心放在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問題上,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指導,在走動過程中,搜集每個小組的共性問題,對學生進行統一指導,讓學生盡快掌握基本的健美操步伐,提升教師的指導效果。依托“互聯網+”的方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改造課堂教學組成,進一步打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的將課堂線下的教學與課堂線上的教學打通,實現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互動。
3.3 高職體育信息化教學效果評測實施策略
依托“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發展優勢,構建高職特色的體育教學質量評測體系,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高職教師在課后的教學效果評估把“信息化平臺”“體育教學質量”“評測體系”有機結合切實圍繞學生的學習行為、學校效果進行評測,更好的體現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依托互聯網+的體育課后教學效果評測,可以擺脫傳統以教師為主的評測方案,建立以數據庫為基準,多維度、動態、全面、智能的互動。
4? 結語
“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主流思想,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注重“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思想,及時調整體育教學策略,真正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實施有水準的線上線下互動活動,真正提升“互聯網+高職體育”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提高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
參考文獻
[1] 董捷凱.高職體育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探究——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才智,2018(11):182-183.
[2] 卓倪.信息化教學軟件對優化高職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究——以氣排球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8(4):114-116.
[3] 王安福,關琰芳.“互聯網+”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68-69.
[4] 楊灝.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探究[J].天津科技,2018(2):20-21,27.
[5] 陳國德;高妍.現代信息技術與高職體育教學的整合及模式研究[J].才智,2018(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