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摘? 要: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生都在接受體育教育和體育鍛煉,使身體健康,身心愉快,終生受益。 本文以“小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為研究課題,以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了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等研究方式,結合了目前國內外小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相關研究成果,對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并從學生自身、體育教師、家庭及社會幾個方面對其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針對現狀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 終身體育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6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140-02
體育運動的開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健康意識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終身體育意識成為各國體育發展的一個熱點。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加強,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通過各種體育鍛煉來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這種伴隨人生一起發展的體育運動,是現在生活方式的一種重要標志,如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學校是進行終身體育運動和體育教育的最優場所之一,學生離開校園是否還能繼續進行體育鍛煉,取決于自身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針對存在的諸多問題給出建議性策略。
終身體育是對這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和國際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提出的概念,所謂終身體育就是指一個人一生中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的總和。在小學教育階段主要是通過多種體育游戲來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并在這一基礎上提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1? 小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研究結果與分析
1.1 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現狀
首先針對“小學生對全面健身的了解程度”這個問題進行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
由表1我們可以看出我校小學生對體育認識總體上還比較膚淺,不能準確理解體育鍛煉的價值,對體育知識掌握有限。目前全民健身計劃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廣泛推廣,但是大部分小學生對此全民計劃的內容和意義還不了解。
1.2 小學生體育意志的研究分析
體育意志就是學生能夠自覺參加體育鍛煉,并在體育運動中自覺克服活動中的阻礙、困難,繼而實現目的的心理狀態。以下是對四年級學生的調查中了解到的,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小學生每周運動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比例是最高占56.44%,而不參與體育鍛煉比例是最低占15.65%;在體育鍛煉中大部分的學生有一定的意識。
2? 影響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綜合因素
2.1 學生自身因素
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對自我鍛煉的意識模糊,模仿力強,對語言或者一些姿勢都喜歡模仿,在課上教師又是同學們的模仿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影響學生。小學高年段學生好奇心重,精力旺盛。對新鮮、刺激的事物非常的感興趣,特別是男生對驚險、新奇的動作,有時都不考慮自身的身體條件就開始做一些危險的動作,也常出現不等教師示范完或不聽完教師的講解和要求,就急著去模仿練習。
2.2 育教師因素
教師是構成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木要素,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對學生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干預學生的學,進而影響學習效果。 首先是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對學生體育鍛煉有一定的影響,教師要對所教的學科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能夠分辨清楚這門學科的復雜問題。有研究證明技術水平越高,教學態度越好,責任心越強,只有這樣的體育教師才能給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技術指導,讓學生真正從體育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教師應該十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掌握體育教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喚起學生對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與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2.3 家庭及社會因素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生長發育和心理素質發展的敏感期,這個期間如果家長和教師能有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對以后的健康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教育制度下,教學主要以文化課為主,這種理念下不能促進學生的體育習慣形成。家長及教師的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體育意識。
3? 小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途徑和對策
3.1 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
小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能的認識和理解主要是來自體育教師的引導,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體育意識的認識上有著很大影響。教師的個人素質、運動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接受體育時的心理,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必須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和運動技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講述最新體育新聞和一些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需求,提升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3.2 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發學生的體育熱情和興趣,才能不斷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激情。開放式教學的教學手段比較靈活,教學內容也比較豐富,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安排一系列的游戲,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加強對運動的學習和理解。比如在跳高訓練中,教師根據學生自身能力的高低制定不同的標準,遵循因材施教、個體差異性的原則,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又能達到了鍛煉身體的效果,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再次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領略體育的魅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
3.3 利用競賽和游戲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及時產生鼓勵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的興趣。”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較為迅速的時期,對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好勝心,身體素質也比較好,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安插一些競爭性和趣味性兼備的比賽及游戲能夠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以此有意識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動力。
3.4 開展體育選修課,滿足學生的多方面體育要求
學生的體育愛好存在差異,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體育項目比較多,因此學生對體育的熱愛不僅僅集中在某一個體育項目上。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設立體育節、體育選修課、健康教育課等,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從內心深處喜歡這個項目,鍛煉的樂趣也就有了,并且在鍛煉中能夠真正學到體育知識和鍛煉方法。
4? 結語
鍛煉身體不適“一勞永逸”,加強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刻不容緩。小學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學校應重視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實施開放式教學,利用競賽、游戲等方式不斷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開設體育校本科課程,滿足不同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需求,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滿足學生鍛煉的硬件設施, 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 艾尼瓦爾·司馬義.體育選項課是培養“終身體育”的重要途徑[J].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32-33.
[2] 林鋒.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策略與方法[J].湖北體育科技,2010(1):15-16.
[3] 鄭軍,余衛平.對中學體育教育如何貫徹終身體育思想初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