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市場,需要思考傳統成本管理是否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制造業領域的產品成本方法,其中,標準成本法不僅能有效降低產品的成本,還能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該方法已成為企業成本管理中應用最廣泛的核算方式。基于此,本文闡述了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并初步探索了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的改進策略,以便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標準成本法,這是指一種利用技術測定等科學方法預先設置標準成本的成本計算方法,也是一種加強成本控制和衡量經濟績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機制。引入標準成本法可以有效地協助企業改進成本管理模式,實現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經營部門的統計、核算等管理業務,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一、當前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第一,成本管理相關信息不明確。部分企業忽視了有關成本責任信息的提供與確定,當企業管理員在工作過程中發現成本不可控時,很難及時找到相應的負責人,這也不利于企業實現良好的管理控制目標,此外,以綜合標準值指標為標準成本法的考核指標,沒有對核算目標進行詳細劃分,難以進行分解落實目標,容易導致成本無法控制的問題產生。
第二,成本管理的范圍是有限的。我國部分企業在應用標準成本法進行成本管理時,過分關注產品投入產出等成本核算方面,樹立了“以成本論成本”的錯誤觀念,忽視了整個管理過程的總體成本,而且相關數據信息高度集中化,缺乏透明度,難以發揮成本控制的效果。
第三,標準成本方法應用不當。例如,標準形式設置是單一的,價值指標的比例很大;評估、考核各部門的實際資金使用情況,以此來衡量他們的績效,導致各部門不合理的追求有利差異成本,進而不當降低成本、減少必要性開支、缺乏成本效益原則的應用等,這些舉措不利于企業資源的整合運用。
二、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應用中的改進策略
(一)改進應用思路與方法,實現事前成本管理
首先,企業領導管理者應結合企業戰略目標,以科學化的視角樹立標準成本法的管理理念,重視其在企業發展與成本管理中的關鍵性作用,堅持生產管理、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理念。其次,要重視會計人員對標準成本法的認知與應用,加大繼續教育工作力度,應定期組織開展會計人員的高素質專業化培訓,強化他們的成本意識和知識。最關鍵的環節是解決產品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的分配,明確標準成本費用的劃分,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將成本費用落實到各項目工作的流程中,標準成本的設置應盡可能符合實際工作要求,充分考慮作業性質和成本效益原則。
(二)建設合理的標準成本,實現事中成本管理
企業應用標準成本法旨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成本管理效果。首先要明確標準成本法,并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然后在企業實際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目標進行成本差異分析與計算,為企業在一定范圍內控制成本資金提供基礎條件,注重各生產項目的實施,最終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落地。在開展產品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差異分析的流程中,需要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實施改進措施,其中,成本差異計算應按照“資源-作業-產品”的價值流,確定每項作業的成本及實際成本將消耗的資源,并分別納入各項作業中,然后為相應的產品分配合理的作業成本,并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在獲取各項作業的實際成本與作業整體的實際成本之后,應將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比較,從作業量和作業效率兩個方面來分析成本差異,最后通過資源動因分析,探索成本改進方法,實現標準成本。
(三)健全完善績效體系,實現事后成本管理
通過對各部門的作業任務分配,標準成本可以準確地適用于每個操作流程。通過具體到員工個人的標準成本開展績效評估考核,能夠充分提升員工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進而強化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意識,積極主動參與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避免生產成本浪費。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各部門判斷差異原因的合理性進行績效考核,不得單方面追求有利差異,其他職能部門需要注重成本支出的合理性,不得減少必要性成本支出。定期評估和審查成本費用的落實情況,實行激勵機制,對積極的成本控制行為給予合理化的獎勵,還應嚴格懲罰不正確的成本控制行為,可以看出,健全的績效考核體系有利于實施高效的成本控制。
三、結語
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特別是隨著“制造中國2025”行動綱領的提出,面對制造業形勢嚴峻的較大考驗,企業需要正視當前成本管理現狀,深入分析問題及其原因,結合實際運營情況和未來發展目標,積極學習成功經驗,采取以標準成本法為基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實現企業成本管理,逐步推進標準成本建設,進而有效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無錫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