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國
摘要:高中化學教學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做出了積極的轉變,新時代的教學形式更貼近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符合其認知標準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同時還要求高中化學教師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嚴格按照新課改的教學指導思想,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改進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院校對教師教學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即使現階段高中化學教材相較于老教材難度有所下降,但是對教師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方面的要求絲毫沒有松懈,反而提出更高的挑戰(zhàn)。意味著高中化學教師需在工作之外的時間還要對自身知識儲備進行不斷的擴充,結合實際學生學習需求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探索出更加符合新課標內容、更符合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教學之道,并靈活應用于實際課堂教學中,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能力,從而真正地實現新課改教學理念。
1.做好銜接初高中教學的工作
高中階段的學生剛剛通過中考的緊張選拔,踏入陌生的高中校園,以前所熟悉的人和事物都被分開,自己掌握的知識也從零開始;對于化學教師來說,新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參差不齊,使得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不能使學生很好的接收化學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先對新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在交流過程中分析總結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并做到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相對應的教學方案。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開展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到高中學生處于特殊階段,剛剛進入高中校園的學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不夠成熟,基于此,教師要放慢教學課程進度,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教學中感受學習帶來的樂趣,便于學生更快更好的適應高中課堂生活[1]。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相比較,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存有很大差異,初中化學教師更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其思維模式不能適用于高中化學學習。其次,初中階段教學時間相對充足,課程安排不是很緊張,化學教師有較多時間來教授學生化學知識,而高中階段教學題材加大了難度,課程安排緊湊,教師工作任務也越來越重,使教師教學工作效率也隨之降低,因此,教師需尊重學生的特殊情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工作做好鋪墊。
2.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高中化學教學方法
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教師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忘記了教師在教學中,是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的位置,而新課改內容中要求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基于此,教師需改變自身教學觀念,對高中化學教學方式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創(chuàng)造,實現多元化教學課堂,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以下是幾種高中化學教學常用的方法:其一,興趣教學法[2]。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這種興趣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自己親自動手進行科學實驗,體會實驗教學帶來的樂趣和自信心,在學生完成實驗后,激發(fā)學習熱情,對化學學習充滿了求知欲,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并且教師還能將所有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爭學習的教學模式誘導學生良性競爭,營造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感受化學的魅力。其二,探究式教學法。新課改的核心內容是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需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在不斷的學習中強化主體意識養(yǎng)成自主探究習慣,能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主動要求動手去做、去學習、去實踐,從而提高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其三,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高中化學課程中的大大小小的實驗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在學校實驗教室里進行,由此,化學教師需靈活應用多媒體軟件位學生播放相關實驗視頻,將難懂的抽象的知識理論簡易化,更方便學生理解,并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多樣化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高中化學教學評價的多樣化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是教育部門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作出的徹底性全面性的改革。改革方案的提出使得傳統(tǒng)教學方法難以為繼,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基于此,教師需創(chuàng)新教學,結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拓出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高中化學知識的海洋中,將教學工作提升到最高效率,此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高中化學教學評價體系[3]。教學評價體系實際上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獎懲措施,但不是傳統(tǒng)高中教學模式中將學生的中期末成績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檢驗的唯一標準,而是對不同程度的學習制定適當的標準,不要把成績較低的學生“一棍子打死”,教師應加大對學生平時學習表現的重視力度,注重學生平時在學習中的表現,例如,學生在進行實驗前的實驗方案設計是否合理,實驗前準備是否充足,實驗過程中表現如何,團隊的合作是否完美等,善于發(fā)現學生好的一面。這種化學教學評價體系能使高中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和教學實驗中,貫徹落實到新課改內容要求,使評價結果更加合理化、人性化、科學化,為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能力提供良好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再軍.淺析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 (5):112-112.
[2]楊松.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求知導刊,2015 (8):89-90.
[3]張亞林.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 (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