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奧爾夫聲勢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升音樂教學效果。文章以奧爾夫“聲勢”教學法在小學地段音樂課堂的運用為研究對象,對此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聲勢教學;小學;音樂課堂
1音樂游戲,提升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小學音樂教學中,若想展示聲勢教學方法的優勢,提升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音樂課程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高音樂教學質量。運用奧爾夫聲勢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肢體動作與音樂、游戲結合在一起,構建動態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音樂魅力,體會音樂節奏帶來的快樂,以此提升教學質量[1]。游戲活動中,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游戲,發現音樂旋律,以此提升音樂教學效果,促使學生音樂感知力形成。
以《幸福拍手歌》為例,為學生播放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音樂擺動身體,一邊拍手,一邊跟唱,學會這首歌。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讓學生分別負責不同的音樂旋律,當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呀,看那大家都一起拍拍手”為一組學生,唱到這段時,一組學生負責拍手。當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跺跺腳呀,看那大家都一起跺跺腳”,第二組學生負責跺腳,當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肩呀”時,第三組學生則拍拍彼此的肩膀。通過三個小組之間的合作,完成對這一音樂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彼此的合作下感受到這一音樂旋律的輕松快樂,以此提高學習效果。
2肢體與音樂結合,提升教學質量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肢體動作的利用,將學生的肢體動作與音樂充分結合,引導學生運用不同肢體動作創作出各種聲音,輔助學生記憶、理解音樂,以此提升音樂學習效果。該方法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夯實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創造能力與音樂學習能力提升。小學低年級有很多類型的音樂,歡快的、嚴肅的、低沉的等等,不同的類型的音樂需要不同身體節奏[2]。課堂上,根據音樂的類型,引導學生做出適合的肢體動作,呈現出對應的肢體聲音,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
以《小毛驢爬山坡》為例,課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小節奏木棒進行演唱練習,一邊跟唱,一邊用小木棒敲出與音樂相關的旋律,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歌唱,音樂的旋律輕松的呈現出來,讓學生提前了解這首歌的音樂節奏,并且根據音樂的旋律敲打手中的小節奏棒,通過肢體與身體的配合,將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以此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舞動自身的身體,展示自己對音樂節奏的理解,以此提升音樂學習質量,促使學生更好學習音樂知識。
3利用雙手,提升音樂教學有效性
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雙手感受音樂知識,通過雙手的拍打,配合音樂旋律的變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知識,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學生音樂素養形成。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音樂,參與音樂學習,并在實踐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3]。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雙手的運用,創建獨特的音樂課堂,使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中形成積極的情感,養成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以《小鼓和大鼓》為例,這首音樂作品的旋律非常簡單,主要由幾句話組成“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小鼓嗵嗵嗵。擂起了大鼓,敲起小鼓咚咚嗵嗵嗵! 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小鼓嗵嗵嗵擂起了大鼓敲起小鼓咚咚嗵嗵嗵!”。課堂上,當唱到“擂起了大鼓咚咚”時,則全體同學用手掌怕打課桌兩下;唱到“敲起小鼓嗵嗵嗵”時,班級女生則用雙手拍打課桌三下,唱到其他內容時,則雙手跟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輕輕拍打。通過學生雙手的運用,使音樂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聲勢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充分活躍在課堂上,并在學習中不斷的提升自身音樂素養與能力,為學生藝術素養形打下基礎。
4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聲勢教學方法的運用,提升學生音樂學習有效性,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該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充分活躍在課堂上,并在學習中不斷的提升自身音樂素養與能力,為學生藝術素養形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倩嫻. 奧爾夫“聲勢”教學法在小學低段音樂課堂的運用實踐[J].北方音樂,2020(12):208-209.
[2]陳瀟. 巧用奧爾夫教學法,構建高效小學音樂課堂[J].北方音樂,2020(06):192+198.
[3]袁玉勇.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實踐運用[J].名師在線,2019(10):88-89.
作者簡介:施赟(1987.10-),女,江西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