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
摘要: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的體能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這樣才能夠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期,通過適當的體能訓練可以保證身體協調性得到全面的增強,讓身心發育健全。文章通過對初中體育課堂開展體能練習的策略進行分析,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師體育課堂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教學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由于學生處于青春期,所以身體的各項機能指標得到了全面的增長。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優質的體能訓練手段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讓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重要性,為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擁有強健的體魄,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也要在適當的體育練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各種體育活動的認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1體能練習在體育課堂中的設計策略
在開展體能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最主要的就是對常規的體育課堂教學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避免急躁冒進。只有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課,才能夠保證體能練習的有效補償。其次,在體能練習的過程中,內容更應該與教材進行相互搭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化練習的質量和效果,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增加學生對于體能訓練的了解,讓學生真正獲得收益。體育教師更應該認真鉆研教材,熟悉并掌握各種常見的運動,并且對技術要求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生理運動規律以及運動量進行判斷。在體能練習的過程中,并不意味著訓練強度越大訓練量越大越有效,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起到補償的作用。
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運動技術為根本,如果脫離了運動技術,整節課全部采用補償性練習的方式,那就很容易導致課堂教學目標與計劃偏離。所以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能補償訓練時,必須合理進行課堂設計,形成系統的教學規劃。教學活動既能夠體現教學的質量和內容,又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
2具體開展體能練習的策略
在開展體能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全體學生,充分因材施教。例如我在上學期的體育課中,通過設置釣魚游戲,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在第一組學生運動的時候,第二組和第三組的學生觀看,然后依次輪換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避免在游戲中出現意外,而且也能夠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身體素質和體能基礎進行觀察與了解,讓整個課堂的游戲活動得到全面的掌控。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能練習教學時,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只有保證大多數學生進步,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必須保證針對不同的體育項目,采取不同的體能訓練措施。例如在講解籃球運動時,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能,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必須針對籃球進行專項練習。通過反復起跳來增強雙腿的爆發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掌握程度。另外,還可以利用球砸籃板保證學生能夠觸摸到籃板,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彈跳能力,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在籃球體能訓練時,教師切忌急躁冒進,必須根據學生身體實際情況來開展專項練習,在學生體能達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實施快攻反擊的練習。通過在全場開展快速運球跑訓練或者Z字形快速運球跑訓練,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防守反擊,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差異、運動基礎差異等各個方面的區別進行判斷與分析,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區別對待,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訓練足球體能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訓練學生的大腿力量。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大腿與地面平行做鴨步狀行走,以30米為一組,每五組休息一次的方式進行。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大腿力量,而在小腿力量訓練時,則可以采用踮腳跳的方式,盡可能不用大腿力量增強學生的肢體平衡性。在足球體能練習過程中,學生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每周開展三四次大力量練習的頻率,在訓練時必須保證安全,避免出現意外傷害等情況。速度訓練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或80次……要求學生在做準備活動后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
3加強體能練習的課堂評價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能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常規的體育教學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踏實上好每一節課,保證體能訓練的有效性,切勿脫離運動技術之根本,全部采用補償性練習的方式,這樣很容易導致教學目標與計劃偏離。在開展補償性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保證因材施教,并且針對不同的項目采用不同的訓練措施,在保證大多數學生整體進步的前提下,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士雙.初中體育課堂學生體能訓練策略分析[J].神州,2020(1):216-216.
[2]田海濤. 初中體育課堂學生體能訓練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