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面設計中的留白,表達了前所未有的意境。把中國畫中的留白引入了平面設計中就更加的別具一格。本文研究了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具體闡述了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應用的意義,并從意義出發,討論了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原則,并且介紹了幾種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策略。以期能夠進一步提高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效果,給人們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關鍵詞:留白藝術;平面設計;應用
一、引言
平面設計中的留白,是指:顧名思義在相應的作品中留下空白的地方。在中國畫中,留白藝術是一種對于空間的氣氛營造,表達了前所未有的意境。把中國畫中的留白引入了平面設計中就更加的別具一格,也就是說,在平面設計的作品中,不去加入文字、圖形,相反,是用留白的方式,這樣雖然使得留白的地方出于整個空間的次要位置,但是卻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表達,他們與空間中實體的表達形態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能夠拉開實體之間的空間距離感,增加畫面的空間立體感,對于主題的突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的幾種原因,平面設計中往往引入留白的藝術手段來增強整體的效果,形成非常劇烈的視覺感覺沖擊和視覺焦點,增加了作品的意境美。與此同時,也是的主題更加的鮮明突出,使得要傳達的內容信息清晰明確,也可以使得作品更加的具有現代感覺。
二、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應用的意義
留白藝術能夠使得作品中的格調、情趣得到提升,留白藝術并不等價于“虛幻”,而是實體和虛的共同結合體,兩種一起配合,以留白的“虛”來更加突出的體現實體的“實”。從而共同提高作品的格調美。平面設計中,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傳達信息,那么為了能夠迅速地抓住觀看者的注意力,如果只是依靠表述,往往是單調、普通乏味的,此時,若是將留白與圖形文字還有色彩等元素配合起來,就可以達到所謂“虛實相生”的效果來傳達信息,從而更加積極地喚起觀看者的心理感受。
留白藝術同時也能夠增強平面設計作品中的意蘊,意蘊是具有審美意義的、對作品的深層次的感情理解。而在傳統的繪畫中,營造意蘊的首要手段就是靠留白,看似沒有物質,實際上又更加清晰地傳達了想要表達表現的內容信息,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性,從而使得畫面展現了意蘊美感,這種傳統的留白手法與平面設計的相結合,能夠為設計師帶來更好的靈感,從而帶來更多的視覺享受。
三、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在平面設計中應用留白藝術要注意和諧的原則、和諧,可以說,是藝術追求的完美境界,各種藝術原色大搭配配置,能夠給觀賞者以審美體驗。和諧的美沒有固定的規律或者約定俗成的套路。留白藝術的和諧魅力,也就是,既要給觀賞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資源、又要給觀看者留下需要補充的空間,從而達到殘缺和補足之間的一種和諧。
要注意保證平面設計中所要傳達信息和主體的這一作用,要引導觀賞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留白的設計中,要注意留白與作品的整體風格、元素風格的統一性,注重元素與內容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好留白藝術手段的表現價值,引導觀賞者能夠進行合理的想象。
四、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要優化在平面設計中留白設計的布局,把握好整體,處理好留白位置與其他元素之間的關系,例如對比、比例等關系等,點線面等要素要互相配合。
要優化設計方法,因為留白藝術的設計關鍵點在于合理地運用顏色、圖形等元素,因此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各類設計元素的尺寸、形狀、位置等,從而確保平面設計中畫面整體的穩定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要創新構圖的形式,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主要體現與獨特的構圖中,因此應該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從而創新思路進行構圖設計,使用多種的藝術手段,將留白放置于不同的空間位置,用創新思維引導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進一步的拓展平面設計中的審美感覺,豐富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和信息。
要構建意境美,注重“虛實結合”來設計,從而達到“無形”勝過“有形,是觀賞者產生豐富的藝術聯想,以畫外之音給人們帶來更多信息的傳達和審美的享受。”
五、結論
平面設計中的留白表達了作品前所未有的意境。這種將中國畫中的留白引入平面設計中就使得作品更加的別具一格。本文研究了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具體從兩個方面闡述了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應用的意義,并從意義出發,討論了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兩個應用原則,并且介紹了四種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策略,具體表現為:要優化在平面設計中留白設計的布局、要優化設計方法、要創新構圖的形式、要構建意境美。以期進一步提高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效果,給人們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王強.淺析留白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明日風尚,2019(19):5-6.
[2]石澗.淺談留白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J].牡丹,2018(29):41-43.
[3]孫媛.分析現代平面設計中的留白藝術[J].明日風尚,2018(14):32.
[4]閆艷.現代平面設計中的留白藝術[J].明日風尚,2018(10):40.
[5]宋朝陽.現代平面設計中的留白藝術[J].包裝工程,2016,37(22):221-224.
作者簡介:劉欣宇,齊齊哈爾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