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在藝術考察的時候,參觀了敦煌莫高窟,被里面惟妙惟肖、恢宏壯觀的壁畫所吸引,感覺十分朦朧神秘,非常震撼,回到學校后想做一系列有關敦煌壁畫的創作,把我的所感所想都表達出來。在選取了具有敦煌代表性的色彩,如粉綠、白色、灰藍色之后,運用撒顆粒的手法,來營造一種縹緲、朦朧的感覺,描繪印象中的敦煌,回顧敦煌壁畫的大美無言。古代敦煌壁畫的工匠們運用無窮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創造出不計其數的人物形象以及動人的故事,精工細琢的彩繪,高超的表現手法,出色的藝術境界,將我國繪畫藝術的表現手法充分發揮應用到了極致。在本次畢業設計的創作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繪畫經驗,分析和體會敦煌壁畫中的色彩和藝術特征,從而感受它所代表的民族文化魅力。
關鍵詞:漆畫;意境;虛實;色調;典雅
一、引言
敦煌石窟藝術是我國的國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它的規模宏大,有著悠久的歷史,石窟內有有許許多多壁畫和佛像,技藝非常的高超、保存的完好,是舉世罕見的藝術寶藏。在敦煌壁畫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民族文化與宗教文化的交融,敦煌壁畫的各種結構方式以及表現風格,都離不開古代各個時期的文化藝術修養,離不開古代不同時期社會生活的熏陶,它記錄了各個時期文化藝術的發展演變,同時,敦煌壁畫對于現代藝術的發展,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敦煌藝術對于現代藝術來說是很有學習研究的價值的。
二、畫面的意境情調
敦煌壁畫以佛教神靈的形象為主要描畫的對象,在色彩運用方面,以朱砂、青綠、土紅、赭石、石黃等顏色為主,但是由于年代的久遠,這些壁畫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顏色已經有所淡化,有的墻面已經部分脫落。然而這并沒有影響到它的美感,反而為它增加了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時間的敘說性,使畫面呈現出一種朦朧縹緲的魅力。對于那些因為時間流逝而淡化的顏色和脫落的墻面,從審美角度來說可以看作是一種流動的點綴的筆觸。它使整個畫面更具有豐富性和偶然性。這些壁畫的每一個局部都可以看作是一幅精美的作品,即使歲月流逝,敦煌壁畫傳達出的意境依舊使觀者撼動,意境的表現,同時是在漆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內涵和審美追求,意境是一種直觀感覺的東西,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中,觸動人的心靈的審美感受。[1]在進行漆畫創作的過程中,意境在作品中體現的抽象精神必須依托作者主觀情感的流露,再運用漆材料和漆藝技法將創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呈現給觀者,產生共鳴。我在漆畫創作的實踐過程中,一直在追求這種意境。塞尚曾經說過一句話:“藝術的內容,基本上是存在于我們眼睛的思維里。”這里所說的“眼睛思維”,類似于人的一種直覺、體會、感悟,這是在創作中所要表達的根本所在。在我所創作的《敦煌遺韻》中,選取了敦煌代表色之一青綠色來表達自己印象中的敦煌,運用撒顆粒的手法,營造一種縹緲、朦朧的感覺。 在導師的建議下運用了撒顆粒的技法,在畫面中加入一些白色的像霧一樣的蛋殼顆粒,貫穿整個畫面,增加了畫面意境色彩的表現,好像在隱若現,轉瞬即逝的迷霧中。在畫稿子的時候我把記憶中敦煌壁畫上掉落的墻皮作為貫穿畫面的一部分,用色粉筆作為媒介,暈染營造畫面意境。
(草圖如上)運用漆藝獨有的美麗,做出神秘的肌理感,把我心目中美麗而神秘的敦煌形象表達出來。撒顆粒的技法,經過罩漆磨顯,會出現沙沙的肌理,符合我要追求的畫面效果,既能體現記憶中敦煌的歲月痕跡,又能恰巧營造敦煌壁畫朦朧的意境美。
三、虛實處理,造型的抽象概括
漆畫的意境表達也重視朦朧中虛實的關系。“虛”是欣賞者通過作品中的直觀形象引發共鳴,產生聯想,所得到的間接藝術形象。“實”指繪畫作品中直接可感知的事物形象。[2]審美所帶來的愉悅性不僅僅是對美的直觀表現,還在于表現過程中對美的主觀再創造。因此畫面意境的表現與虛實的關系,在于它既是直接客觀表現的,又是間接主觀抽象的,既是明確的形式語言,又是不明確的色塊構成關系,既是形象的具體再現,又是想象的空間表達。繪畫的起源來自人類對事物的原始認識,邊緣顯示造型的最初手段。米爾納說:“輪廓使物體各就其位”,這也是邊緣線最直接的作用。[3]在敦煌壁畫中,所有的形象都是以線條刻畫的形式出現。沒有光影明暗,沒有前后關系,只有靠邊緣線來描繪畫面 。我在進行創作的時候,通過反復罩漆染色,把邊緣線融入近乎神秘的意境之中。邊緣線追求精準而微妙,時而模糊,時而清晰可循,若隱若現。在邊緣線的處理上運用明暗使畫中靠近暗部的邊緣線幾乎被暗部的深色所淹沒,營造一種厚重而又模糊的神秘感。同時加強亮部衣物的邊緣線,使畫面具有虛實對比。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對造型和虛實關系進行了完善。忽略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更加注重內在精神世界的刻畫。通過服飾、頭飾、衣巾的輪廓和位置旁敲側擊,暗示出人物的形態。
四、色調的典雅
唐代的敦煌壁畫在整個歷史悠久的敦煌壁畫體系中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時期。唐代壁畫的人物都是以比較大面積的粉綠色為主色調,配以白色,灰藍色起到顯示明度較高的清爽效果,并以少量的土黃與之對比,色調和諧、典雅。[4]冷暖的運用是敦煌壁畫比較有特色的色彩技法,在畢業創作過程中我選取比較樸素典雅的綠色和簡潔的灰白色為主要色彩,人物后的背景采用草圖中色粉的質感,淡雅的青綠與顆粒狀的白色相互交融,營造耐人尋味的畫面氛圍。一幅繪畫作品,不管是什么色調,由多少種顏色組成,以及它的色彩純度、明度如何,色彩的冷暖關系在作品每一個細節的描繪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明暗與冷暖一樣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幅畫有了冷暖,有了明暗,就會變得豐富,有看頭。在創作《敦煌遺韻》中對色調的選取與畫面的顏色搭配是決定畫面是否能傳達出敦煌氣韻的關鍵,因此在草圖繪制與罩漆時嘗試了很多組顏色搭配,這對今后我的繪畫表達的色調把控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是十分寶貴的創作經驗。
五、結語
一件繪畫作品,情感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繪畫的種類和材料越來越豐富,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畫種也會營造出不同的審美感受。由于每個人的經歷、喜好的不同,所以所呈現的畫面也表達出不同的藝術境界。漆畫是一個全新的畫種,獨特的材料語言與繪畫性相結合,給人的感覺神秘而又美麗。
由于之前參觀了敦煌莫高窟,被里面惟妙惟肖、恢宏壯觀的壁畫所吸引,感覺十分朦朧神秘,非常震撼,傳統藝術給我們的啟示是無止境的,在這條藝術之路上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在未來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
致謝
大學四年的時間里,在老師、同學、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雖然有過挫折,有過辛苦,但是卻也收獲滿囊。
首先,我要感謝學校,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專業的平臺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也要感謝系里所有的老師,感謝他們在這四年來對我的悉心教導。
其次,我要衷心地感謝我的導師對我的指導和教誨。導師學識淵博、思維開闊、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耐心細致的言傳身教給我很大啟示。感謝同窗好友們對我的幫助,我們一起度過了四年美好而難忘的大學時光,我非常珍視與他們的友誼。在畢業創作的過程中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力和幫助,在于他們的交流中拓展了我的視野和思路,使我能更好地完成這次畢業創作。
參考文獻:
[1]蒲震元.中國藝術意境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馬倫·米爾納論不能作畫[M].倫敦:橫逆曼教育出版社,1950.
[3]劉飛.敦煌壁畫的色彩藝術分析[J].社科縱橫,2008(06):108-109.
[4]李朋才.油畫意境表現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