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通
摘要: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機構,其展覽和陳列代表了自身的管理服務水平,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包括了人類的重要文化遺產以及重要的藝術展品,其中包含了多樣性的展示題材,隨著社會的變革很多參觀者在精神文化建設需求上有了更多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群眾,博物館需要不斷提高陳列展覽的豐富性和實效性。本文針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意在探索其提高服務效能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展覽;豐富性;實效性;探究
陳列展覽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通過設計,將所要展示的內容以藝術的形式呈現出來,并要符合相關的主題內容,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面對大眾進行文化信息傳播,同時也要確保自身內容的完整性和客觀性。這樣的特點也要求博物館陳列展覽需要具有豐富性和實效性,同時也要更大限度地吸引參觀者的目光,讓參觀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接收觀眾的信息反饋,做好自我的創新優化以及調整。
一、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豐富性與實效性特點分析
(一)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豐富性要求
博物館所展覽的內容豐富、物品多樣,因此需要在設計制作以及展覽服務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通過展覽陳設的方案體現出其服務內涵及文化價值。在人們的傳統印象當中,博物館所收集的物品都是靜態化的實物,但是如果只是以靜態展示古跡或藝術品則顯得索然無味,無法更好的弘揚傳統文化,體現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很多博物館在陳設展覽的設計方面,往往受制于空間限制,只是將展品進行簡單的羅列和疊加,沒有從形式上進行內容引導,存在著千篇一律的問題,注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豐富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博物館的觀賞價值,同時對于觀眾具有更強的吸引力[1]。
(二)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實效性要求
博物館的文物典藏保護及研究成果是陳設展覽效果的重要體現,因此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時效性需確保參觀人員能夠有效接收到主題內容所傳達的文化信息,這也要求陳列展覽需要有針對性地站在參觀者的角度進行設計,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及服務效能,不僅要在展覽文物的形式上多種多樣,同時也要凸顯文物背后的自身歷史價值和背景故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有時對于陳勝展覽的設計僅憑自身想象,沒有結合觀眾的信息反饋,存在著較為盲目的展覽方式,以及內容表達不清晰、主題線索不明朗等問題。隨著社會的多與演化發展,展覽都應注重自身的創新性,而博物館需要不斷的自我創新,才能吸引大眾的眼球,以實效性的創新方式讓觀眾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
二、當前博物館陳列展覽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自我宣傳不足,觀眾獲取信息渠道少
當前很多博物館在陳設展覽活動的前期存在自我宣傳不足的問題,同時廣大觀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較少,不能很好的了解博物館的變化以及陳設展覽的主題內容,因此導致博物館的知名度不高問題出現。很多參觀者去過部分博物館,對于博物館的陳設展覽內容感覺千篇一律,因此當博物館進行創新設計后,并沒有深入了解就認為內容形式單一重復,而沒有必要在花費時間參觀,這是博物館自身沒有更好地利用宣傳工具進行自我宣傳,同時很多博物館在宣傳過程中應仍采用傳統手段,例如張貼海報、發布廣告,但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只有利用更加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才能讓更多觀眾了解博物館的變化,并應該運用多元化的宣傳手段將陳列展覽效果展示給群眾,才能達到宣傳的目的[2]。
(二)缺乏科學新穎的設計,沒能突出自身的典藏特色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展覽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同時展覽內容也逐漸豐富,因此觀眾的口味變得更加“刁鉆”,而部分博物館缺乏科學新穎的設計,沒能突出自身的典藏特色,尤其對一些珍貴的器物,缺乏針對性的宣傳展示和科學分類,其中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精美物件,僅僅放在其他物品旁邊,但是對于參觀者而言,可能就會選擇忽略。科學合理的陳列展覽設計應突出不同藏品的特色內容,讓參觀者有流連忘返的感覺,同時也要將不同器物進行主題內容分類,要杜絕“簡單堆砌”的粗暴展覽方式。
(三)展覽內容過于簡單,信息傳遞過于單調
很多博物館采用較為傳統的陳設展覽方式,即將實物放在展柜當中,旁邊配有解說文版,而且解說文版的內容描述相對簡單,對于普通的參觀者而言,他們無法從簡單的文字中了解其背后的歷史淵源和藏品本身蘊含的文化底蘊,因此很多參觀都流于表面,更像是走馬觀花的逛市場。展覽內容過于簡單,信息傳遞過于單調是當前很多博物館的通病,普通群眾在參觀時往往走一段路程就會逐漸失去興趣,感覺展覽內容缺乏新意,只是在閱讀文字,因此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3]。
(四)展覽形式陳舊,不能抓住大眾眼球
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應與其服務設施相配套,陳舊的展覽方式無法抓住大眾眼球,參觀者往往對陳列物品進行簡單查看,但是對于其中的精妙細節卻不能自行發覺。如果沒有更好的服務,則不能讓參觀者深入體會陳列產品的內在特色,也無法產生情感上的代入感,僅僅會將目光短暫的停留,而不愿意深刻體會或簡單的文字閱讀。博物館的服務效能在此時應發揮巨大的作用,在更多程度上為觀眾進行講解服務,將其欣賞的目光時間盡可能延長,幫助參觀者了解陳列展品的文化內涵,才能更好地提高參觀體驗感。
三、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豐富性與實效性的路徑分析
(一)增加陳列展覽豐富性的策略
要想更好的增強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豐富性,首先需要針對不同參觀者群體進行分析,擺脫展覽空間的局限性,建議將博物館成員展覽劃分為不同區,針對相關的研究學者可以進行專題化的講座;針對中小學生群體則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展覽內容進行教學拓展,如手工、彩繪、書法等活動,以此調動學生的參觀積極性;而對于中青年群體者,可以通過埋設主線內容引導的方式,將歷史背景與展覽物品相結合,在更大程度上拓展歷史知識維度。另外博物館也可以通過傳統節日舉辦展覽活動,活動過程中可以以知識競賽知識搶答的方式將陳設展覽進行故事化、情節化處理,運用敘事的方式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4]。
(二)增加陳列展覽時效性的策略
增強博物館展覽實效性的工作,應注重服務質量、服務效能、服務維度的提升。首先,博物館應通過多方渠道對旁觀者的興趣愛好進行信息收集,在結合觀眾興趣點的基礎上進行陳設展覽的實效性調整,充分凸顯展覽主題內容,并與當前的社會發展相結合,注重對于數字化博物館的建設開發,通過虛擬現實、3D展示等科技手段,為觀眾安排一場視覺盛宴,同時將相關的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進行視覺化展示,以此激發觀眾的感官體驗。其次也可以通過空間布設將展品與投影、光照等技術手段進行結合,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烘托所要宣傳的主題內容,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最后,在服務時效性方面還應該注重觀眾的信息反饋,通過建立相關的交流平臺,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以及視頻等平臺進行留言以更多的獲取信息,遵照觀眾的意愿進行陳設展覽的調整和優化,以此提升服務定位,明確自身的服務理念,增強博物館陳設展覽的時效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作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傳播場所,肩負著文化繼承和知識傳播的重任,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是提升觀眾審美水平的重要途徑,對于知識的散播也有很大的幫助。當前博物館的陳設展覽要想有更高的提升及發展,需要針對豐富性和時效性進行深入研究,正視存在的問題,提高自我宣傳的同時對陳設展覽進行科學性、新穎性的設計,突出自身的典藏特點,加大展覽形式的科技性,更好地抓住大眾眼球。
參考文獻:
[1]何孟君.現代博物館展館陳列空間設計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2):130-131.
[2]張晟熙.博物館展覽陳設細部設計要素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7(3):37-41.
[3]汪喆.發揮博物館展覽價值教育功能的實踐與思考[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3):120-122.
[4]朱進.淺談博物館陳列藝術與觀眾欣賞[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0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