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臺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通常被稱作“案頭工作”階段,它是舞臺設計構思的形象化體現過程。能否順利地依據文本創造出一個具有獨特藝術表現力的設計方案,與設計者在這個階段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有些設計者,由于缺乏對舞臺設計任務和方法的了解,縱然有一定的美術基礎,但往往面對劇本卻束手無策。最后只能根據文本的舞臺指示或是導演規定的舞臺調度,將其翻版為舞臺設計圖。或者更有甚者,找來一些現成的形象資料套用在這個設計上,在對其進行修改調整之后將其變為自己的設計方案。可以想象,這種拙劣的工作方法是不可能產生獨具魅力的舞臺造型形象的。
關鍵詞:舞臺設計;劇本;方案
和其他造型藝術一樣,舞臺設計一旦投入創作,就應該投入全部的情感,保持創作的沖動,從劇本中,從生活中,從切視覺藝術中甚至藝術之外的學科中沒取養料,獲得靈感,最終將創作意圖用具體的、準確的形象表達出來。它是設計者的思維、才能、素養、知識、藝術想象力和表現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現的階段。一般來說,這過程通常包括劇本的閱讀與分析、收集素材、構思、設計圖和模型等幾方面內容。
一、閱讀劇本
閱讀剔本是舞臺設計創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閱讀劇本一般要經歷初讀和精讀等幾個階段,閱讀需要達到的目標是接近于了解別本的主題、題材與風格等,敏銳地獲知劇中有哪些人,發生了一些什么事,從而通過這些人物和事態洞察出劇本的深層意蘊。
一位成熟的設計師,往往會重視劇本的初讀,因為這個過程會使創作者對劇作建立起一種最原始的印象,它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激起設計者強烈的創作沖動。所以,我們應認真對待這“舞臺設計的第一步”,初讀時要放下手上的一切事務,拋棄所有的閑心雜念,保持興奮的神經、飽滿的熱情,一氣呵成地讀完整個劇本。
對劇本的熟悉不是讀過一兩遍 就能真正做到的,經過初讀,設計者對劇本有了一些形象感受之后,就要進入精讀階段了。這個過程并不是一次完成,有時需要仔細閱讀很多遍。閱讀過程中要把握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心理狀態和劇作深層的內涵等。這時可以結合一些草圖,把一些想象到的視覺形象畫出來。對于舞臺設計者來說,在劇本閱讀過程中有時能夠看到劇作家對人物的性格、動作以及場所的特征都有細膩的描寫,這些都會給舞臺設計帶來啟示。
舞臺設計對劇本的閱讀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最終達到充分理解的本的過程。通常情況下,孤立地看一個作品對之很難有全面面準確的認識。因此設計者不僅要多次反復地閱讀制本,同時還要有多方面的國建精科加以補充。才會對制本有更深層的認識 要做到充分理解劇本,除了要對前本進行反復的閱讀。摘摩,還要善于發現和搜索劇本之外的素材,作為閱讀劇本的輔助材料。如大量閱讀劇作家的其他作品、傳記、文學評論以及同代人的作品,從總體背景E認識自己將要設計的劇目。同時,明本所涉及的史學,社會學心理學、醫學和民俗等方面的知識也應了解和掌握。比如對劇作思想的掌握,有時僅從劇本身人手,就可能難以理解,而如果進步閱讀關于劇作家本人以及劇本創作的時代背景等,就會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劇本的主題了。
二、分析劇本
在反復地閱讀劇本之后,就進入到深入地分析理解劇本的階段。事實上,在實際工作中,閱讀劇本的過程經常是與劇本分析的過程交織在一起的。 設計者開始閱讀劇本就應當進入一種創作狀態,要善于飽含視像,使劇本的文學形象通過腦中活躍的形象思維活動逐步明晰起來。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喜好、心理狀態、地域特色、行動意圖等都可能隱藏在劇本的字里行間,設計者要善于破譯這些隱藏在文字中的“密碼”。
需要注意的是,舞臺設計對劇本的分析不應停留在對劇本進行純文學性的剖析,而應該一邊閱讀,一邊構思,一邊分析劇本,一邊勾畫情節示意圖,從而在不斷地與劇本的對話中形成舞臺視覺形象,逐步完善對未來演出實際視覺效果的設想。一般來說,分析劇本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事件中戲劇動作的分析
舞臺設計在劇本分析時首先要能被事件中的情節所感染,同時需要仔細揣摩劇中人物在事件沖突中產生的行動。人物行動將構成未來舞臺上演員活動的路線、支點和區域。對事件中的戲劇動作進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劇中人物之間以及他們與舞臺的空間關系。
(二)對戲劇動作特定歷史環境的分析
它包括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對特定歷史環境中人物關系的分析,通過對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他們的社會關系的深入了解,從而把握事件中具有時代感和地域特色的地點環境。另外,劇作本身在客觀上也會受寫作者所處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對劇本創作年代的認識能夠了解作者的寫作動機和當時的社會背景、藝術思潮。通常情況下,舞臺設計需要結合大量的素材和形象資料來加強對戲劇動作特定歷史環境的分析。
總之,劇本是舞臺設計的基礎,設計者投入一臺戲的創作不可避免地要從反復閱讀劇本開始。無數成功的舞臺設計案例證明,一個好的設計方案往往來源于舞臺設計對于劇本內在精神獨特的理解和認識,因此,設計者應在創作的準備階段深入研讀劇本,并對其有全面的感受和認識。
作者簡介:王濤,寧夏固原市西吉縣什字鄉政府文化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