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冀
一個“穩”字,讓一些人覺得2019年的經濟要慢了,要遇冷了。固有的瞻前顧后、因循守舊,甚至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又潛滋暗長,表現為激情不高,自信心不強,創新力不足,沒有從中國經濟和陜西經濟的宏觀和整體上很好把握,沒有從深層次領悟“穩”字后面蘊藏的高質量發展的“快”,穩中求進,進就是一種“快”的節奏。這恰恰反映出一些人思想解放仍然存在盲點、堵點和痛點。因此,不要以為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洗禮,思想已經夠解放了。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的偉大復興,作為行動的先驅,思想解放永遠在路上。
高度決定影響力。沒有認識水平的高度,就會缺乏開闊的視野,開闊的胸襟。這個認識水平就是思想解放的程度,程度越高,看問題的角度就會新,處理問題的能力就會強,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行。因此,思想解放永遠在路上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在不久前召開的兩會上,陜西省省長劉國中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陜西仍面臨不少問題,全省經濟結構不優,新動能培育緩慢,經濟外向度依然偏低;民營經濟發展滯后,營商環境仍需優化;群眾收入水平不高,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污染防治工作亟需加強,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等等。此言一出,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有人說,陜西經濟在2018年取得了驕人成績,生產總值達到創紀錄的2.4萬億元,地方財政收入走上2260億元新高,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270元和11190元,均保持了8%以上的增速,可省長卻站在更高層次發現并指出了陜西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就是認識自我的一種思想高度。改革開放走到今天,我們應該清醒看到,陜西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表象在發展水平上,根本問題還是在思想觀念上。習慣思維、落后意識、保守思想、模糊認識、錯誤觀念等等依然影響著我們前行的腳步,對此,一定要有清醒認識,一定要在推進思想解放的過程中加以克服和摒除。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解放思想依然是我們不斷前進的一大法寶,是我們勇往直前敢攀高峰的精神動力。
創新決定生產力。今天,社會富裕了,大家的日子好過了,國力和每個人的能力大大增強了,政策、觀念束縛早已不再是障礙,但正是一些最現實或者物質的因素,讓不少人失去挑戰的激情和做自己的勇氣,更重要的是缺乏創新的沖動和靈感。一個“穩”字,讓一些人陷入滿足現狀的怪圈,陷入追求心靈平衡的窠臼。要走出這個怪圈,沖破這個窠臼,就必須勇于創新、大膽創新,走出低層次重復的束縛,尋找市場的制高點,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在追求思想解放的進程中,只有把創新牢牢拿在手上,才能激發構思和靈感,才能激發情緒和才能,才能創造出與眾不同,才能在流淌的大江大河中浪遏飛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對西部,尤其是對陜西來說,這是一個很高很實的要求,它也許會讓一個企業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也許會讓一個企業浴火重生,也許會讓一個企業跌入低谷。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讓企業與傳統落后的生產方式告別,就是倒逼企業在不斷創新中發展壯大,用我們獨有的核心技術步行天下。
敢闖敢干創奇跡。說起敢闖敢干,有年齡的人一定記得這是鄧小平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南方談話的關鍵詞。時光荏苒,偉人已去,話猶在耳。看看今天,敢闖敢干依然應該是我們不能舍棄的初心。思想解放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思想解放貴在實事求是,貴在積極踐行。當前,我們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就像我們經常說的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從體制層面講,好改的問題已經改過了,留著的是一些硬骨頭;從經濟角度講,該干的事情做得不錯了,眼下的路今后的路,要靠創新引領。這就要求我們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更高的智慧,敢闖急流險灘,敢干前人沒有干的事情,敢于挑戰一切皆有可能。你說你思想已經很解放了,但行動卻畏手畏腳,瞻前顧后,夜郎自大,井底之蛙,能說思想解放嗎?思想解放就是實事求是言行一致,敢想、敢干、敢闖、敢試,才是思想解放的一種新境界。此時此刻,我們對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那些敢冒天下先,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的開拓者、探索者,充滿敬意,也對后來者、挑戰者寄予厚望。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信步走來。一年之際在于春。在這個萬木吐綠的美好季節,讓我們思想更解放,把自己的意志、靈感、行動融化在充滿希望的春天里。
在追求思想解放的進程中,只有把創新牢牢拿在手上,才能激發構思和靈感,才能激發情緒和才能,才能創造出與眾不同,才能在流淌的大江大河中浪遏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