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皓青



【摘要】世界已經進入了供應鏈時代,供應鏈服務行業也在中國逐漸發展。但供應鏈服務行業在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不完善的新興行業,在其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下,也產生了一些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問題與風險。文章選取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分析對象,基于供應鏈服務企業業務面臨的風險,從財務的角度,對怡亞通供應鏈業務的風險及存在的問題做出整體分析,并給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供應鏈服務;風險;財務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4
隨著第三方物流高速發展以及相關政策傾斜,近年市場涌現的新興行業——供應鏈服務業得到了長足進步,發展勢頭強勁。現代企業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加強供應鏈管理,這既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之一,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據統計,2015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相關的總支出約14 130億美元,物流及供應鏈成本占GDP的比重為15%左右,市場潛力很大。因此,供應鏈服務前景一片廣闊,但同其他領域的新興企業一樣,供應鏈服務企業在擁有全新機遇的同時,又面臨新的問題與挑戰。
一、供應鏈服務企業業務特點及風險
(一)供應鏈服務企業業務特點
供應鏈服務是指供應鏈服務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供應鏈規劃與運籌、流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融資支持等服務,通過協同客戶的需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勞動效率的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它為原材料供應商、物流供應商、產品分銷商、資金供應商、生產制造企業等供應鏈中所有參與方提供資源對接平臺。目前,供應鏈服務從建立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一體化服務平臺逐漸向供應鏈績效優化、生態圈互利共贏模式的網絡化延伸拓展。同時供應鏈服務企業的盈利模式,從業務的本質上來看,根據是否參與貨物的買賣,分為資金周轉類和勞務服務類。供應鏈服務企業越來越多傾向于參與貨物的買賣,因為參與貨物買賣的過程中能夠帶來大量的現金流,通過貨物為載體,從而賺取價差、利差和匯差。
(二)基于財務視角的供應鏈服務業務風險
1.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主要指的是資金回收不及時繼而產生的資金占用風險,以及資金付出與資金回收不匹配,從而引發資金的流動性風險。
資金占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供應鏈服務企業通常在向下游客戶銷售后提供一定賬期以緩解下游資金緊張問題,銷售貨款未及時支付,計入應收賬款科目,應收賬款金額的變化及周轉情況受下游企業經營及付款意愿影響,可能面臨回收及壞賬問題;同時由于存在賒銷模式提前釋放貨權以及部分業務中供應商直接將貨物發運至客戶等情況,一般情況下供應鏈服務企業庫存較低,但由于上游訂單和下游訂單執行存在時間差,存貨增加而導致倉儲成本增加、產品揀選時間延長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從而引發資金的占用風險。
資金的流動性風險主要體現在,供應鏈服務企業同時需要向其上游供應商支付貨款取得商品,若其有較好的議價能力,由于信用期延長而暫時計入應付賬款科目。應付賬款金額的變化及周轉情況受到供應鏈服務企業與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強弱的影響,應收款和應付款周轉的差距越大,說明企業資金的流出與資金的回收在時間上不匹配,從而引發資金流動性問題。
2.投資風險
許多供應鏈服務企業在運轉暫時穩定時選擇投入大量資金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生態體系,用于擴展業務,加大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供應鏈生態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精力,有些企業急于擴張,導致本來就緊張的資金循環變得更為岌岌可危,那么供應鏈生態平臺的建設則可能導致投資失敗,引發投資風險。
3.財務風險
供應鏈服務企業對資金需求量較大,許多企業采用“以借還貸”的方式來維系供應鏈各環節的正常運轉,通過加杠桿形式維持供應鏈業務的發展,導致債務規模增大,因此供應鏈服務企業大多資產負債率較高,大多保持在70%以上的高位,一旦資金鏈斷裂,則可能由于無法及時償還債務引發財務風險。
二、怡亞通案例分析
(一)公司簡介
深圳市怡亞通商貿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4年正式更名為“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1月13日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供應鏈企業(股票代碼:002183)。怡亞通公司擁有500余家分支機構,員工超3萬人,其服務網絡遍布中國320個主要城市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主要國家,業務領域覆蓋快消品、IT、通訊、醫療、化工、家電、生鮮等行業,服務全國200萬家終端門店,為寶潔、聯合利華、GE、飛利浦等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及2 000多家知名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
(二)公司治理結構
1.股東結構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怡亞通的前三大股東為: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50%)、深圳市怡亞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7.85%)、云南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56%)。
2018年12月27日,深圳市怡亞通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放棄1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將其轉讓給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此,深圳市國資委成為怡亞通的實際控制人,怡亞通由民營企業轉變為國家資金控股的企業。
2.董事會及經理層結構
公開資料顯示,怡亞通的董事長與總經理均為周國輝一人,決策權較為集中。決策權集中的優點在于提高了決策效率,而缺點則是容易決策武斷,從而導致決策實施之前各方討論不充分或者脫離實際。
(三)商業模式分析
怡亞通供應鏈服務最大的兩個載體是廣度服務平臺和深度服務平臺。
廣度服務平臺從產品設計開發、原料采購和生產方面入手,深度服務平臺是從分銷、營銷、終端零售和消費者多維度進行融合。在這些環節當中,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全程服務。廣度供應鏈是一種粗放型的供應鏈服務模式,以向客戶收取服務費的形式為主。怡亞通在2009年開始轉入深度供應鏈,也就是在全國380個主要城市構建自己的分銷、營銷渠道,深度380分銷平臺業務是公司從供應商采購貨物后,將貨物銷售給大賣場、中型超市、藥店、母嬰店、批發商等終端門店;平臺業務收益直接體現為貨物的買賣差價。
(四)基于財務視角的供應鏈服務業務風險分析
1.資金占用風險
(1)應收賬款分析
如表1所示,怡亞通2012年的應收賬款為1 952 607 168元,2017年增長到了12 846 728 824元,且占總資產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從2012年的18.66%增長到2016年的28.26%,增長了9.6%。2014年有所下降,隨后又逐年增加且增幅明顯。到2017年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僅下降了1.08%。總體的趨勢是怡亞通的應收賬款逐年增長且占總資產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2016—2017年深度380分銷平臺應收賬款占總體應收賬款的比重均超過65%。
怡亞通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從2015—2017年逐年下降(見表2),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應收賬款周轉率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遠低于飛馬國際、瑞茂通和象嶼股份。
相比同行業公司而言,怡亞通的壞賬計提比例第1~3年較低,僅為0.1%,3年以上計提比例則為100%(見表3)。怡亞通銷售的商品中快消品占據近50%,IT設備近30%,這兩種商品都具有典型的周轉周期短、時效性強等特征,即其應收賬款超過90%的賬齡都為一年以內,怡亞通賬期較短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的比例卻較小,必將導致其壞賬準備提取金額較低。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怡亞通相比同行業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應收賬款周轉率低,表明其對深度供應鏈業務涉及的眾多終端商,通過增加賒銷額度和賬期延長來擴大業務,賒銷使怡亞通大額資金被占用,產生資金流動性風險,同時一年以內應收款壞賬計提比例較低,在會計處理上較為激進,從財務信息的角度增加資金流動性風險。
(2)存貨分析
怡亞通2012年的存貨為951 497 403元,2017年增長到10 049 236 630元。從表4可以看出,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12—2017年增長了12.17%。增長幅度比應收賬款更大。
從表5可知,2015—2017年怡亞通的存貨周轉率相比同行業公司都較低,遠低于行業平均周轉率,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怡亞通存貨變現周期長,導致存貨大量占用資金,不利于資金的流動,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產生資金占用風險。
2.資金流動性風險
(1)應付賬款分析
如表6所示,對比供應鏈行業的數據來看,怡亞通的應付賬款周轉率相比瑞茂通和象嶼股份較高,也高于行業平均應付款周轉率,說明該公司一年內平均支付給供應商的應付賬款的次數較多、應付賬款賬期較短。
(2)應收款和應付款的綜合分析
綜合應收款(包含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和應付款(包含應付賬款與應付票據)的分析(圖2),可以看出怡亞通的應收款周轉率從2012—2017年均低于應付款周轉率,且在2014—2015年呈現較大的差距(見圖1),而相比之下,象嶼集團的應收款周轉率均高于應付款周轉率(見圖2),說明怡亞通在開展供應鏈服務業務過程中,對于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資金會不斷地先付給上游供應商;但對于銷售給終端商的產品,卻不能及時收回貨款,導致資金積壓在不能及時收回來的應收賬款上。其中怡亞通的“深度380分銷平臺”幫助上游整合下游的運作模式,是先行購買上游供應商的產品,然后分銷給下游客戶,實現直采、直供。其上游客戶多為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怡亞通沒有具備強大的議價能力,主要以現款提貨方式為主,賬期較短;而在向下游分銷時,需要保有一定量的安全庫存,同時給他們提供較長的賬期,從而占用的資金量比較大。即從業務產生到最終結賬,從供應商到客戶,怡亞通需要自己墊付資金一段時間。而應收應付款賬期的長短以及收回賬款的程度,都對怡亞通的資金產生影響及風險。
3.投資風險
從表7可以看出,供應鏈服務行業多數企業皆存在投資活動總流出的現金多于總流入的情況,這與該行業許多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生態體系,用于擴展業務有關。近三年怡亞通一直未降低投資的力度,每年在投資方面依然投入巨大,投資項目的完工時間一再后延,說明怡亞通投資的質量并不高,投資回收緩慢。
4.財務風險
從表8可知,怡亞通2015—2016年融資活動現金流量均為正數,同時從融資結構表格中可以看到,其股權融資現金流入連年減少,債權融資現金流入持續為正數,且變化不大,說明其融資主要靠債權方式。
從表9和表10可知,怡亞通的債權融資,又高度依賴短期負債,“短貸長投”風險高,如果融資渠道收緊、資金鏈不能及時接續償還債務,必將產生財務風險。
三、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1.怡亞通在供應鏈服務業務中,應收賬款和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大,應收賬款周轉率較低、賬款較大、賬期較長、壞賬準備計提不足,存貨周轉率較低,且呈現下降的趨勢;應收款周轉率低于應付款周轉率,表明公司具有資金占用和流動性風險。
2.怡亞通的投資力度較大,但投資產生的現金流依舊不足,表明公司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
3.怡亞通的資產負債率較高,股權融資力度不大,且債權融資中短期負債比例較高,結合資金流動性風險,說明公司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
(二)建議
怡亞通公司于2018年5月引入國家資金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進行股權融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其資金風險和財務風險。但其在供應鏈服務業務中仍然應該控制相關風險。
1.增強應收款的管理。對不同的客戶做好資信調查,恰當地調整客戶的信用額度,使企業既能最大程度地獲取利潤,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和損失;對應收款做好賬齡分析,加緊催收逾期的應收款;除了應用應收款的寬松政策提升終端商的吸引力以外,怡亞通應打造更多自己的優勢點,改善使用資金輸出和賬期延長來吸引客戶的局面。
2.降低庫存積壓的風險。要保有適量庫存,科學管理庫存以防折損和積壓;保有高質量庫存,這需要企業隨時關注市場動態,根據需求不斷調整庫存的規模。合理規劃物流網絡,提高配送效率。
3.謹慎投資的策略。投資活動不能影響公司的主要經營活動,要隨時根據自己的經營狀況、資金流、債務等條件調整自己的投資規模,必要時減少投資,防止盲目投資給公司運營帶來危機。
主要參考文獻:
[1]洪江源.象嶼股份——立足供應鏈,服務產業鏈[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5(24):60
[2]潘文英.論短貸長投的財務風險[J].時代經貿,2018(08):12-14.
[3]張睿.淺談銀行在供應鏈行業的業務發展思路[J].經貿實踐,2016(02):118-119.
[4]李歡,鄭杲娉,李丹.大客戶能夠提升上市公司業績嗎 ——基于我國供應鏈客戶關系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8(04):58-65.
[5]王兆麟.淺談存貨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以×公司為例[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2):149.
[6]王童.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12):94-95.
[7]曾建華.怡亞通供應鏈股份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8]洪曉琪.供應鏈行業營運資金管理的分析[D].廣東財經大學.2016年
[9]高東雷.怡亞通公司供應鏈戰略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10]陳靜.怡亞通:傳統商業流通模式顛覆者[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12月29日
[11]李越.讓投資者拿著放大鏡走進怡亞通[N].現代物流報.2017年05月31日
[12]劉陽.怡亞通的380共贏鏈[J].首席財務官,2017年,03期.
[13]葉茜勤.互聯網背景下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及風險控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8.
[14]李靜宇.怡亞通的供應鏈商業生態圈——專訪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輝[J].中國儲運,2018(04):23-25+22.
[15]HeJiang,WeiXiong,Yonghui Cao.Risk of the Maritime Supply Chain System Based on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J].Polish Maritime Research,2017,24(s1).
[16]李昀倩.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7.
[17]VaggelisGiannikas,DuncanMcFarlane,James Strachan. Towards the deployment of customer orientation:A case study in third-party logistics[J].Computers in Industry,2019,104.
[18]魏際剛.中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趨勢[J/OL].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1-8[2018-12-30].https://doi.org/10.16797/j.cnki.11-5224/ c.20181228.001.
[19]張靖宇,陳果.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0):63-64.
[20]崔明深.企業現金流風險預警及防范探析[J].中國商論,2018(3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