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美娟
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人們的藝術審美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合唱藝術,作為一種參與性強的歌唱形式,得到了越來越多專業人士和歌唱愛好者的喜愛,由此對合唱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高職高專院校常常開設合唱指揮專業課程,旨在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水平強的合唱指揮人才,而對于合唱指揮教學的創新則是當下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創新教學形式
根據對當代高職高專院校音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了解和分析,合唱指揮課程已經成為該類型專業的必修課程,部分院校甚至將其設置為核心課程,可見合唱指揮在專業教育領域中的重要地位。合唱指揮是塑造學生藝術素養和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具有較高的專業性。然而,傳統模式下的合唱指揮教學與當代的實際需要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進行調整,且必須在新課程背景下整合新的教學內容,促進音樂指揮教學質量的提升,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合唱隊伍。
1創新教學形式。完善教學方法
首先是線上線下鏈接互助式教學模式的采用。要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創新合唱指揮教學模式,選取一些優質的合唱歌曲,來給學生展示中國或者外國一些有名的合唱團的表演,也可以特意播放一些指揮的表演,并且在觀看過程中要給學生細細地講解其中的內容。與此同時,在進行互聯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欣賞和鑒賞一些合唱作品,讓學生提升自己的合唱興趣,提升學生對于合唱活動的理解和認識以及感悟能力,從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學生學習合唱的主動性,提升學生學習合唱的熱情。創新的教學方式是在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學習了解國內外經典的合唱作品,如《俄羅斯我的故鄉》、《紅星歌》、《意大利隨想曲》、《雪花》等作品,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一些交響樂、歌舞表演或其他風格體裁的音樂作品。通過創新教學形式來引導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讓學生感受音樂創造的藝術魅力和作品帶來的力量。在鑒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和思路出發,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藝術風格,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感染,感受合唱與指揮的魅力。
2豐富合唱指揮教學的內容
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訓練曲目是構建合唱指揮教學內容的關鍵。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學工具和教學依據,對于豐富教學內容也有著不可被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對于傳統合唱指揮教材進行創新和改革,在了解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發展需要和職業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能夠確保教材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合唱指揮教材應該契合實際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情況,讓古典合唱音樂作品和現代因素進行結合,使其更加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
例如,在一些特定的節日,如國慶節經常表演《團結就是力量》、《我和我的祖國》這類愛國主義合唱歌曲。教師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豐富合唱指揮的教學內容,找到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音樂素材,在每年國慶文藝表演活動里選擇一些流行類合唱歌曲,如《又見梨花開》、((明天會更好》等。對于合唱模式教師也可以依照學生的需要通過男女合唱的形式,如《老男孩》、《最初的夢想》、《勇氣》的男女群體形式的對唱,可以表演出不一樣的音樂風格,在這個過程中,指揮范圍也會更廣闊,也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情感。
3提升合唱指揮教學教師隊伍的素養
為了提升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的教學能力,需要從教師著手進行創新和完善。學校需加大對合唱教學的資金投入,購置合唱指揮的專業設施設備,為培養學生營建良好的基礎設施。教學條件的改善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通過協作完成,這樣才能促進合唱指揮教學的質量提升。此外,學校應給予教師充足的培訓學習機會,邀請專業性的合唱指揮專家,利用講座、研討等形式來傳遞最新的合唱理念和技能;也可以設置相應的教師考察體系,督促教師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還可以廣泛吸納專業性人才,為院校構建高素養、高水平的合唱指揮教師隊伍,為更好地開展合唱指揮教學,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而努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合唱指揮教學已經成為高職高專院校必須要開設的課程。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肯定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創新合唱指揮教學形式、豐富合唱指揮教學內容來更好地幫助學生們了解合唱指揮的理論知識,提升合唱指揮能力,快速地發展自身的綜合素養,從而有助于促進合唱指揮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合唱指揮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全新化的教學手段來落實和完善,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