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鍵
摘要:在幼兒的課堂教育過程中,考慮到幼兒的天性,必須要通過游戲化的課程設計模式才可以更好吸引幼兒的興趣,主動參與對各類知識和相關道德觀念的學習過程。基于對游戲精神指導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設計理念的分析,本文將探討具體的設計方法,從而讓最終配置的游戲化課程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教育水平。
關鍵詞:游戲精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在游戲精神的引導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根據相關內容和相關知識對幼兒進行全面的教育,在具體教育過程中要及時檢查相應的跟蹤機制和優化機制,當發現幼兒對某游戲的興趣處于持續下降態勢,則需要對該游戲進一步的優化和協調,唯有如此,才可以讓幼兒保持游戲興趣,并在這一過程中接收各類知識。
1基于游戲精神引導下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設計理念
1.1完善化理念
完善化理念是指,能夠在開發和設計的游戲過程中,涵蓋游戲的初期設計過程、時間過程以及游戲的后續跟蹤和優化過程,所有的建設步驟和建設內容,都需要具備極高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完善性,才可以使最終建構形成的課程游戲化體系更好地吸引幼兒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廣泛投入,并最終獲得更好的參與結果。此外,也要通過合理添加教育方法和各項資源,使得幼兒的參與過程不至于索然無味。
1.2合理化理念
合理化理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于幼兒生理方面的教育合理化,另一方面則是對于幼兒心理方面的教育合理化。對于生理方面的教育合理化,由于在各個游戲的使用過程中,實際上都需要幼兒投入一定的體力活動,因此,如果設計的游戲超出了幼兒的運動負荷承受上限,或者無法使幼兒達到鍛煉效果時,都會對幼兒的身體發育造成不利影響。而對于心理層面的建設,要求教師能夠全面了解幼兒的心理狀態以及道德水平。實際上,幼兒階段通常情況下并不具備全面良好的道德水準,因此,教師必須要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在教育過程中合理滲透與穿插相關的教育。
2基于游戲精神引導下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設計方法
2.1初始設計方法
游戲的設計過程,要根據活動的目標和幼兒的興趣進行科學的選擇,比如教師希望幼兒能夠學會日常生活中的分享,其主要采用的資源為繪本,該繪本的故事是“兩只小鳥在下雨時躲在了草坪的蘑菇傘下面,但是由于不懂得位置分享,導致兩只小鳥不斷向中間擠,最終蘑菇傘斷裂”,當此時,教師設計的游戲是,在向幼兒介紹這一繪本故事之后,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舞臺劇,設計內容包括兩只小鳥的對話、動作、行為后果等,引導幼兒在這一過程中發展他們的道德觀念。
2.2實踐設計方法
實踐設計方法,可以分為教師的設計方式和幼兒自主設計方式兩種,上文中提及的方法實際上是屬于幼兒自主設計的方式,而對于教師的設計方案,則需要根據教學活動的目標和內容設定,在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逐漸具備分享意識,為進一步增強,教師設計的實踐項目可以是讓幼兒參與到集體性活動,比如丟手絹、幼兒足球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然會發現一些幼兒不夠主動參與這類游戲,這可能是由于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問題,此時教師要鼓勵其他的幼兒帶領不主動參與游戲的幼兒參與活動,幼兒選用的語言以及具體的激勵方式由幼兒自主分析,此時就形成了教師設計和幼兒設計的協同增進體系。
2.3跟蹤設計方法
跟蹤設計方法主要是由教師參與,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了解各個幼兒當前對于相關人文觀念和知識體系的掌握情況,比如在實踐中,發現某幼兒屬于
“老好人”‘眭格,其他的幼兒無論提出何種需求都會盡全力滿足,此時,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即要讓該幼兒了解到,對于任何自身真實的想法以及其他人員提出的不合理內容要學會拒絕,并且無需產生道德和心理上的負擔,同時也要向其他的幼兒說明,如果要尋求幫助,必須要考慮被求助者是否能夠真正提供幫助,或者是自身所提出的要求和需求是否具有不合理問題,如果存在,則不可主動開口向其他人員尋求幫助。教師應引導幼兒要根據自身的能力分析是否可以自主完成,只有在無法完成之時,才可真正尋求幫助,但幫助過程并不意味著自身無需投入任何勞動,而是要能夠和幫助的提供者共同探討各類信息,以達成具體目標。
3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踐過程,教師需要遵循的理念包括完善化理念與合理性理念,借由幼兒的心理、生理特征分析來設計適合幼兒發展的活動。具體采用的方法包括初始設計方法、實踐設計方法和跟蹤設計方法,并結合幼兒成長的情況優化游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