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要求的提出,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發展,逐漸走向生態宜居、產業互動、優勢產業帶頭為特征特色小鎮發展戰略。特色小鎮發展以市場、政府與地域特色為基礎,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切實打造以地域性范圍為中心的“智慧型”特色小鎮發展體系。本文從特色小鎮與特色產業角度,以及分析發展特色小鎮關鍵大數據技術,探討分析適合生態經濟發展的生態、生活、生產“三生”融合的貴州特色小鎮。大數據背景下發展特色小鎮,需要數據挖掘、數據集成等技術,這足以說明“智慧型”特色小鎮與大數據技術呈現出相輔相成的關系。
關鍵詞:大數據;貴州;特色小鎮;關鍵技術
特色小鎮是推進新型城鎮化轉型發展的落腳點,同時也是推進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推動力。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優勢性,切實發展特色小鎮,是完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通過多樣化產業類型,在一定發展周期內,全面帶動區域經濟活力,打造地域性特色小鎮。在特色小鎮內,發展特色經濟鏈,將其作為貴州地域架構及發展的有力抓手。現階段,貴州特色小鎮發展正在全面進行中,著力打造具有世界品質、中國氣質、貴州特質的國際天文小鎮。圍繞“天文主題、產業主導、旅游補充”的特色小鎮發展理念,通過引進科普旅游、科普文化、商業服務等產業形式,全面推動文化、商業、科技和旅游相融合的經濟發展步伐,切實形成產城一體化發展規模,進而實現經濟環境、自然與人的和諧發展生態經濟圈。
一、對特色小鎮與特色產業的認識
圍繞特色產業發展特色小鎮,以特色產品或特色資源作為發展農業技術或現代化工業的基礎,通過市場運行機制,圍繞特色產業形成區域開發區,形成區別于傳統地域性經濟產業體系,這是國內相關學者對特色產業內涵的概括。特色產業核心為促進地域性經濟發展的特色產品,進而形成產業鏈。目前,特色小鎮沒有形成明確概念說明,從貴州地域性特色小鎮角度來看,特色小鎮圍繞某種產業,依托于旅游功能、文化內涵、商業服務等空間載體形式。特色小鎮并不是行政區劃的基本單元,其主要是一種產業化的發展載體;其也不是產業園區,而是圍繞旅游、金融、經濟、生態等產業作為區域性經濟發展基礎,構建生態化產業系統,進而形成經濟產業鏈。特色小鎮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生成輻射作用,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創新載體形式與新動力。從特色小鎮發展整體性而言,特色小鎮依據地域性環境與特色產業,以特色傳統文化為平臺,完善地域性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給予相當活力的體制機制。
二、大數據背景下貴州特色小鎮發展的關鍵技術
(一)大數據特色小鎮運營發展模式
大數據特色小鎮的發展規模與形式差異性較大,建設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其也參考智慧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模式落實此項生態經濟發展計劃。大數據特色小鎮發展極其運用工作,需要構建以FAST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園依托天文科普體驗區、天文文化活動區、天文養生度假區和天文游樂服務區等功能載體的特色小鎮,即為平塘天文小鎮。與國內知名、有實力企業參與到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優勢互補。建議從FAST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園的戰略定位為“一個門戶、兩個中心、三個基地”角度出發,著重開展相互制約的25個重點項目。此次貴州特色小鎮發展,引入社會力量,規避項目建設的不利影響因素。由專門運營商加入到大數據特色小鎮建設與維護運營中,建設運營商主要包括項目投資主體、政府、技術支持以及專業人士等。
(二)發展大數據特色小鎮關鍵技術
集成數據,將來自不同格式、特點與來源數據或物理上進行統一,實現數據共享。通常系統構造方式有中間件模型、數據倉庫、聯邦式等,建議選取中間件模型的關鍵數據集成方式。中間件模式既為通過全局性數據模型實現各項資源的集成與流通。中間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數據挖掘過程中,按照技術需求與云服務自動匹配適合的資源需求,進而實現高效率任務調度與資源分配。挖掘云數據終端中間層,通過云高層服務,涉及到數據服務、算法服務、效用服務與目錄服務等,進而構建上層客戶端的組件結構,便于用戶直接交互,共享資源。也可通過可視化界面監督管理任務的執行將誒共,便于項目建設或特色小鎮發展的任務執行情況。
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背景下發展貴州特色小鎮,從基礎設施建設角度來說,全面建設發展地域性經濟項目,通過項目集群帶動作用,全面提升貴州地域性產業發揮水平,助推鄉村振興建設發展。從產業結構建設角度來說,發展特色小鎮,帶動地域性經濟建設發展,以25個項目建設為主導產業基礎,有的放矢的展開地域性資源集聚效應,拉動貴州經濟快速增長,形成地域生態經濟發展理念。大數據技術是特色小鎮發展的未來趨勢,通過大數據思維可以更加精準的提升智慧服務管理水平。因此,借助于大數據技術,把控好特色小鎮發展任務的執行情況,為鄉村振興建設發展,為中國城鎮化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成海燕. 特色小鎮發展機制探討——基于中國國情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 學術論壇,2018,41(01):122-127.
[2]楊正懷,萬秀紅. 全域旅游背景下貴州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共建模式探索[J]. 納稅,2018,12(23):162-163.
[3]王安琪. “一帶一路”背景下貴州省發展路徑研究[J]. 經貿實踐,2018(15):62-63.
[4]陳建江. 智慧小鎮:“小數據+體驗+特”才是方向[J]. 智能建筑,2018(02):51-54.
作者簡介:
周智雅(1990.04-);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貴州貴陽市;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金融產品知識與營銷教育。